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穿刺,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IBT),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使病椎原有高度大部分得以恢复,部分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和力学强度[1].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创脊椎外科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球囊扩张,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使手术者能在低压力下注入黏稠度较高的骨水泥,恢复椎体高度,纠正病椎的后凸畸形,即刻稳定病椎,有效解决由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脊柱转移瘤、多发性脊柱骨髓瘤等椎体病变所致的剧烈疼痛[1].  相似文献   

3.
脊柱病变椎体病灶切除后必须重建脊柱的稳定性[1~3],目前治疗脊柱病变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很多,如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板植骨加系统内固定治疗,病灶切除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人工椎体置换或钛网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灌注由高到低多重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后凸伴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16例17椎OVCF,术前CT及X线片证实椎体前方伴侧方压缩,脊柱呈后凸伴侧凸畸形,选择椎体压缩明显的凹侧行单侧入路穿刺后凸成形术,扩张球囊复位伤椎的前方和侧方压缩,灌注由高到低梯度粘度骨水泥强化椎体。记录透视曝光次数和手术时间;比较术前、术后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侧凸畸形Cobb's角、伤椎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手术前后骨折相关疼痛,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日常活动。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25~43 min,平均29.6 min;透视次数13~21次,平均18.6次;术后脊柱后凸及侧凸畸形Cobb's角、伤椎前部、中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与ODI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症状性骨水泥渗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OVCF后凸侧凸畸形是选择性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良好适应证,能够精准复位固定伤椎,多粘度骨水泥强化伤椎可减少渗漏,手术简便有效,放射曝光少。   相似文献   

5.
正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十年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里程碑式技术,是首选的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同[1]。其中PKP在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和防止骨水泥渗漏方面有优势。研究显示,PKP术后术椎高度可发生再次丢失,导致腰痛复发、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加重。相比其他术式,PKP术式的伤椎高度丢失发生率更高,导致患者疼痛复发,甚至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治疗较为棘手[2]。椎体高度再丢失的发生率从14.3%~26%不等[3-4]。部分学者将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应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4例,对比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X线侧位片上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相邻上下两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值)及脊柱后凸Cobb角;记录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变。结果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1.8年。术后3 d伤椎前缘压缩为93.4%,与术前的4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Cobbs角为5.2°,与术前的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3例有1~3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以恢复伤椎高度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自行设计的经后路椎体横断截骨矫正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后路正中切口 ,咬除骨折椎一侧或双侧横突 ,切除一侧椎弓根。凿除骨折椎后凸部分椎体 ,直视下从椎体腰部横行切断 ,用R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 ,临床应用 2 0例。结果 :术后椎体畸形完全矫正 ,脊神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该手术难度不大 ,损伤小 ,椎体、脊柱畸形矫正满意 ,脊柱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不受到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作自行的经后路椎体横断截骨矫正工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正中切品,咬除骨折椎一例或双侧横突,切除一侧椎弓根。凿除骨折椎后凸部分椎体,直视下从椎体腰部横行切断,用R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临床应用20例。结果:术后椎体畸形完全矫正,脊神经 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该手术难度不大,损伤小,椎体、脊柱畸形矫正满意,脊柱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不受到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入库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伤椎椎体内植入库骨、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8例(A组),采用髂骨取骨、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B组),进行随访、总结、分析疗效。结果 5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1个月,平均18.1个月。二组均无术后感染、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B组1例患者术后9个月出现椎弓根螺钉(AF)断裂。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R%),二组对比术前、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柱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预防伤椎椎体高度丢失、避免自体取骨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脊柱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多段V形椎板截骨或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多段V形椎板截骨加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23例。结果术前驼背平均54.2°,术后平均矫正31.6°,矫正率58.3%,随访9~30个月,平均17个月,无明显Cobb角丢失,术中无一例脊髓血管损伤,效果满意。结论正确的截骨方法及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应用为矫正成功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对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康复进程(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椎间隙高度、Cobb角)。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周Cobb角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引流时间及下床活动,改善脊椎畸形,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脊柱植骨融合术一直是在治疗脊柱疾病中广为应用的重要手段,自十九世纪早期发明Hibbs脊柱植骨融合术以来,人们不断进取,研究发明了经后路横突间植骨、后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前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以及360°融合术等各种各样的植骨融合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其中,经后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融合技术之一。PLIF技术最早出现自上世纪中叶,Cloward[1]通过将后路切除的椎板修成楔形骨块植于腰椎椎间,以此来恢复椎间高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快速推广,此后该方法即被称为PL…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可导致各种脊柱畸形,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凸、先天性后凸畸形或侧后凸畸形.Putti于1910年首次描述了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凸按照Meo分型方法可分为椎体形成缺陷(Ⅰ型),分节缺陷(Ⅱ型)和混合型(Ⅲ型)三类.前两型是脊柱侧凸畸形的基本类型.Ⅰ型包括:半椎体和楔形椎体;Ⅱ型包括:椎体融合、不对称的骨桥以及严重骨桥合并半椎体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凸中椎体异常大约80%属于Ⅰ型和Ⅱ型,剩余20%不能进行明确分型.其中半椎体是先天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类型(占46%),起初发展缓慢,青春期可达到进展高峰.  相似文献   

14.
目 的 通过对脊柱结核患者自身及健康人群骨密度的比较,探究脊柱结核与全身及病椎邻近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 法 选取48例脊柱结核患者和48例健康人,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样本脊柱正位(L1-L4)、双侧髋部骨密度;双螺旋CT对脊柱结核患者病变椎体(病椎)及其邻近的椎体(邻椎及远位椎体)进行骨密度测定,对照组也检测相应节段椎体骨密度,结果进行组间及椎体间比较。 结 果 (1)全身骨密度测定: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腰椎正位(L1-L4)、双侧髋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对两组局部骨密度测定:实验组病椎骨密度明显低于其邻近椎体及对照组同节段椎体,(P<0.05);且实验组邻近椎体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同节段椎体,(P<0.05);(4)样本中病椎自身骨密度降低的程度(百分数)高于邻近椎体及远位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百分数),(P<0.05);而邻近椎体骨小梁骨密度降低程度(百分数)又高于远位椎体骨相应参数,(P<0.05); 结 论 (1)脊柱结核可以导致全身骨密度降低,这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有一定关系;(2)脊柱结核可以导致病椎及其邻近椎体骨密度减低,且邻近椎体(未被侵袭)骨密度降低程度高于远位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可以总结出离病椎越远的椎体,骨密度降低程度越低,即骨密度变化越小、受影响越弱;而且部分病变椎体病灶周围可出现骨硬化、死骨形成而导致局部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脊柱结核的病例数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而脊柱结核中99%为椎体结核,椎体结核常累及2个节段以上,病灶清除后易发生脊柱不稳,严重者导致脊髓晚发截瘫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方法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经过手术治疗脊柱结核618例,其中行椎间同期植骨233例占37.7%,病变部位颈椎3例,胸椎64例,胸腰段24例,腰椎142例,病变涉及2节段192例(82.4%)3节段41例(17.6%)采用病灶彻底清除同期椎间植骨,平均3.4年随访,优良率96.5%。结论(1)病灶彻底清除同期椎间植骨即可以部分恢复脊柱的既刻稳定性,又可以达到防止结核复发的目的,同时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减少晚期腰背痛的发生;(2)前路植骨的优点在于病灶清除和前路植骨1次完成,同时植骨受到椎体压力的作用有利于融合,本组融合率达96.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钛网植骨椎体融合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例,窦道形成1例,乳糜漏1例,随诊平均1.5年,复发1例,截瘫均恢复到E级,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矫正28°;植骨愈合时间(3 ~6)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植骨愈合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椎体撬拨胎儿骨植骨成形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术后形成"空心椎引起的钉松动、断钉及伤椎再塌陷、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方法: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8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用神经根探子撬拨压缩下陷的伤椎上终板和前中柱,使之复位,经伤椎通过椎弓根胎儿骨植骨成形。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全部获得骨折愈合(100%)。脊柱后凸cobb角度术前平均22.5度(n =18)矫正至术后平均4.7度(n=18)。随访角度5.3度;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由术前平均46%恢复至术后97%,随访是94%;伤椎椎管内矢状径术前7.5mm,术后16.9mm,随访矢状径16.7mm,无明显狭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弯曲。结论:椎体撬拨胎儿骨植骨成形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安全性高,经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恢复了伤椎的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凸畸形,降低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8.
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行椎体重建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术对脊柱功能的重建。 方法 :以中空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行椎体置换术 2 4例。其中肿瘤 13例 ,外伤 9例 ,颈椎畸形 2例。观察指标分为椎节高度重建指标、脊柱曲度重建指标、人工椎体放置位置观察、人工椎体与正常椎体面积比测定等 ,并在随访中观察患者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 :人工椎体置换后椎节前部及中部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 ,但椎节后部高度无明显变化 ,平均高度较术前增加 3mm ;椎间角较术前明显恢复 ;随访中无一例人工椎体脱出。人工椎体置换术后 12个月 ,大部分形成骨性融合。 结论 :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置换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脊柱高度及生理曲度 ,并可获得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采取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于2009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椎板和小关节突截骨术, n=35)与实验组(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n=35),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及Cobb角、残余尿量、强烈尿意、初始尿意的膀胱容量分别为(3.28±0.45)d、(76.52±9.12)min、(17.91±2.24)mL、(2.01±0.82)分、(36.15±4.27)mL及6.15±0.69)°、(63.75±7.23)mL、(456.6±51.8)mL、(241.5±28.6)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优良率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椎间隙高度(12.65±2.83)m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后凸畸形采取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短缩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利于纠正后凸畸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10例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脊柱畸形进行了临床研究。在各种类型中,先天性椎体畸形60(55%),椎骨附件畸形16例(15%),肋骨畸形28例(25%),混合畸形6例(5%)。在60例单纯椎体畸形中46例(59个半椎体)是先天性半椎体,14例是先天性融合椎,经临床随访观察发现,完全分解的同侧双半椎体,不全融合型的融合堆和先天性肋骨畸形的进展较快。本文同时讨论了各种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病因、分类、诊断、畸形进展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