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复苏与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复苏是指脑受缺血缺氧后,减轻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措施。脑保护则是指在发生脑损害前采取的保护性方法,两者概念有所不同。脑保护和脑复苏一直是麻醉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尽可能阻断病程于发生脑功能全面衰竭之前。低温能降低脑血流量和氧耗量、缩小脑体积和降低颅内压、稳定细胞膜和维持离子内环境稳定、抑制或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降低脑细胞代谢,宜及早实施降温。同时还应维持有效的血压、有效的止痉、针对脑细胞内、外水肿的不同病因标本兼治,不仅要脱水利尿减少脑内含水量,还要设法改善脑细胞本身的功能。脑保护原则:降低脑代谢和脑氧消耗;阻滞钙通道.减轻钙离子超载引起的细胞损伤;阻滞兴奋性氨基酸的破坏作用;阻滞游离脂肪酸的形成;应用氧自由基清除药或预防氧自由基产生的药物,改善脑缺血后的脑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3.
脑温改变分为脑高温和脑低温两种类型,两者对脑损伤后脑代谢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并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脑损伤后患者出现高热,脑部温度升高,脑代谢加剧,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组织缺氧,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多并且在脑内储留,这些酸性代谢物质会加重脑损伤。脑损伤后如果给予亚低温治疗,脑温降低,脑代谢减缓,脑内耗能减少,脑压随之降低,从而保护受损伤的脑细胞,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重症神经是重症医学的重要分支,包含了重度颅脑损伤、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性神经系统重症疾病和休克、严重脓毒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非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两部分内涵,是近年来重症领域研究热点与难点。重症神经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复杂,脑与心脏、肺脏、肾脏、胃肠道、肝脏、胰腺、肾上腺等多个器官存在交互作用,疾病状态下常常相互影响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受损。理解脑与脑外器官交互作用将有助于理解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和决策治疗;基于脑与脑外器官交互作用理解基础上的监测与治疗是走向重症神经患者精准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拟活血益脑汤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谨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挫伤脑血流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本研究检测颅脑外伤后脑血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法国GK公司生产的四通道八分度经颅多普勒(TCD),于伤后2、8、12、24、72h连续检测其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血管在不同时间的血流峰值(PACA、PMCA)、平均值(VmMCA、VmACA)及脉动指数(PI).结果伤后4 h内脑血流加速,表现为脑血管痉挛;8~24h血流速度持续升高;伤后72 h脑血流速度较伤后24h减慢;伤后对侧脑血流速度变化与伤侧相同,但变化相对较小;伤后PI逐渐升高,12、24、72 h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伤后72h内脑挫伤区供血血管血流量明显下降,伤后24 h下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除外伤性者可分为两类 :高血压性脑出血、非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 70 %~ 80 % ,病灶大多在丘脑及基底节区。淀粉样脑血管病 (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在本世纪初被提出 ,但与脑出血的关系直到 70年代才被重视 ,CAA约占脑出血发病原因的 5 %~10 % ,目前已成为原发性非外伤性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1 ] 。CAA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 :6 0~ 6 9岁为5 %~ 10 % ;70~ 79岁约 2 5 % ;80~ 89岁约 4 0 % ,男女发病无差异。CAA的临床特点是多个脑叶 (皮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麻醉兔和狗秀电磁流量计测定通络活脑提取液对脑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络活脑提取液能显著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同时降低心肌张力--时间指数,并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但动动物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脑压板(retractor)可以在术中更好的暴露病灶,因而脑牵拉是不可避免的.对脑过度或不适当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死、脑出血等脑损害.传统的脑牵拉伤诊断手段为电极记录(EEG)、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SEP)、脑血流量(rCGF)等.这些方法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脑动静脉畸形致脑内血肿的CT影像分析尹建国①李慎茂李坤成本文分析了我院1984-1994年收治的121例经脑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CT片表现,并与血管造影所见进行了对照观察。1资料与方法本组行CT扫描的脑AVM共121例。男74...  相似文献   

11.
老年痴呆患者的脑功能与脑涨落图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长 ,老年性痴呆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6 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 3%— 5 % ,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 ,位居第三[1] 。由于该病病程迁延 ,呈进行性加重 ,并有严重的记忆力减退 ,性格变化 ,情感倒错 ,甚至产生错觉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 ,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 ,研究对该病的无创伤检测脑功能的方法 ,及时评价脑功能 ,为痴呆患者提供早期诊断手段 ,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CCMD - 2 )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2 ] ,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潍坊…  相似文献   

12.
脑磁图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通过无创伤性的方法探测大脑生物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变化,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可以与 MRI结合形成磁源性影像( MSI),对脑重要功能区及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用以指导临床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及指导伽玛刀治疗,以最大范围地切除病变并保留脑的重要功能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以对轻度脑损伤患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功能损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老龄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脑内白细胞的活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刘之荣  李露斯 《现代康复》2000,4(10):1496-1497
目的探讨白细胞的活动在慢性脑灌注不足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40只老龄大鼠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免疫组化法单抗OX1抗白细胞共同抗原标记白细胞,实验研究为持久性2VO1~4月。结果持久性2VO后皮层、海马和白质处均有显的白细胞活动。1~4月,皮第马和白质处白细胞的活动均明显减少,而脑损害却加重。结论白细胞的活动涉及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脑损害的病理过程,但白细胞的活动在大鼠慢性脑注不足脑损害  相似文献   

14.
脑寄生虫病表现多样 ,临床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 ,多发性脑出血、散发性脑炎样表现而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 4例脑寄生虫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女 ,16岁 ,学生。因头晕恶心呕吐 1周以“头晕待查”收入院。头晕与头位明显有关 ,不能向右侧卧位。既往无食不洁食物史 ,病史中无发热 ,四肢无力等症。体查 :神志清 ,双眼见水平粗大眼震 ,指鼻试验及跟 -膝 -胫试验正常 ,昂白氏征睁闭目均不能。头颅MRI示第四脑室正中孔处 0 5~ 1cm大小囊肿 ,四脑室以上脑室均扩大 ,经脱水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予肺吸虫免疫试验呈强阳性。考虑…  相似文献   

15.
16.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缺陷.一向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个棘手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自1890年美国生理学家Thomson将猫大脑皮质组织移植到成年狗的皮(?)中进行首次脑移植以来,人们对脑移植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目前在我国,脑移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脑性瘫痪(脑瘫)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对脑瘫神经病理检查指出,脑瘫颅脑组织1/3可见肉眼异常,表现为脑组织的瘢痕、软化、硬化、萎缩,脑体积变小,脑回变窄,脑沟变宽,囊变,脑积水等。2/3病例可见显微镜下变化。CT检查可反映小儿大脑组织结构损伤的有无程度和部位。脑电图检查可了解脑瘫儿是否合并症状性癫痫和智力低下等。  相似文献   

18.
对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和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选取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全脑放疗,比较两组是临床疗效。两组在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vs 41.86%,P0.05)。相较于单纯全脑放疗,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疗效更显著,可显著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数字化实时脑功能监测仪及临床指标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对重度脑损害昏迷患者脑功能保护的作用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急诊中心急性重度脑损害、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7~ 20分、发病24h内就诊且存活2周以上的患者共364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川芎嗪干预组186例和对照组178例,两组间除应用川芎嗪外其他治疗均相同.利用数字化脑状态监测仪(cerebral state monitor,CSM)获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d、7d及14 d时的量化脑功能指标: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同时记录临床指标(Glasgow-Pittsburgh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各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证实,在治疗后的第3、7和14天内川芎嗪干预组比对照组的脑功能指标(CSI)及临床指标(Glasgow-Pittsburgh评分)随时间变化更快、改善幅度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早期应用川芎嗪能够保护重度脑损害昏迷患者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20.
脑磁图对脑功能动态活动的定位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吉林  吴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34-1335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通过无创伤性的方法探测大脑生物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变化,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可以与MRI结合形成磁源性影像(MSI),对脑重要功能区及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用以指导临床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及指导伽玛刀治疗,以最大范围地切除病变并保留脑的重要功能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以对轻度脑损伤患者、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功能损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