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讨论七氟烷麻醉的效果和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时候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随机选择在医院中进行手术的年老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各72例的采取异氟烷吸入麻醉的对照组和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治疗组两组。分别测量麻醉前后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从插管后和手术开始的两点血压出现显著的差异(P<0.05)。拔管后2 h治疗组意识开始恢复,对照组则3 h后意识才恢复,这也就意味着治疗组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认知功能恢复较快,是老年患者手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研究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以及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6 h认知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研究组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6 h认知功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于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患者清醒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6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烷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吸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 S100β水平。结果丙泊酚组应答后1h、3h、6hMMSE 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答后24h 的 MMSE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泊酚组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会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造成可逆性影响,导致患者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丙泊酚较七氟烷而言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更快,因此,在老年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时建议使用丙泊酚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32):4540-4542
目的:比较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拟行麻醉的老年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序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用药及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地氟烷吸入麻醉。于麻醉前,插管后2、10 min,手术开始后2、30 min以及手术完成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同时记录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插管后10 min时的心率明显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低血压、高血压、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氟烷用于老年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7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术中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吸人麻醉,C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行持续镇痛。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1、3、6、24h)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h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患者的MMSE评分于术后3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组为6h,C组为24h。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老年患者手术应用不同全麻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异氟烷组、七氟烷组及全凭静脉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手术前后MMSE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术后睁眼时间).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与麻醉时间、输血与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凭静脉组拔管时间[(10.11±1.90)min]显著低于异氟烷组[(21.13±2.60) min]与七氟烷组[(18.55±3.50) min];全凭静脉组睁眼时间[(15.07±4.21) min]亦显著低于异氟烷组[(31.20±3.90)min]与七氟烷组[(28.15±10.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都适于临床老年手术麻醉,都能够在手术后短时期恢复患者认知功能,但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拔管与睁眼时间比吸入麻醉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差异。结果在麻醉后24 h,七氟烷组的MMS评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七氟烷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5)。两组均未见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下降,但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麻醉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时(T1)、拔管前(T2)和拔管后30min(T3)时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0时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以及T3时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按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法,用静脉泵入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维持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能力和手术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均引起认知能力的降低,而观察组术后认知能力恢复更快;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选择全凭静脉麻醉较安全可行,术后认知能力恢复快,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为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评价患者苏醒质量,于麻醉前及拔管后1 h、3 h、6 h、24 h,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SOMCT)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苏醒质量得分变化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时间×分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时、拔管15 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及拔管后1 h、3 h时SOM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3 h、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拔管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可能导致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下降,但该症状能够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11.
龚松  何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5,(7):1055-1056,107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各50例,P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S组给予七氟醚维持麻醉。结果拔管后5 min,P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组拔管后5 min的血压与拔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管后的吞咽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在老年手术患者维持麻醉中应用较为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行心脏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脏病患儿54例,对所有患儿行心脏手术术前麻醉,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情况、从进入手术室到完成深静脉穿刺时间、麻醉前与气管插管前后及采集桡动脉血进行分析血压及心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磷酸激酶(CK)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均插管成功,对照组与观察组体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诱导麻醉期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前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TnI、CKMB及CK麻醉后表现为不同程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以保护心脏手术患儿心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喉罩吸入七氟烷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下实施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置入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取出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性影响较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 h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评分和对照组麻醉后24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共9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无论是麻醉前、麻醉后、手术0.5 h前以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脉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7 h、24 h以及72 h认知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骨科患者尽心手术前,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更适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潘巍 《北方药学》2013,(12):33-33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烷低流量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前、气腹10min、苏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至9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较异氟烷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中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1和术后d3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在老年手术麻醉中均可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但二者均可影响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七氟醚影响较小,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喉手术治疗患儿,按数字抽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则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术后能够快速苏醒,定向力恢复速度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及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气腹及手术结束时MAP和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进行麻醉后其吸入七氟烷浓度及麻醉药用量、恢复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可有效的减少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可促进患者术后及早恢复清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33):4649-4651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接受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阿曲库铵0.5 mg/kg+瑞芬太尼1μg/kg麻醉诱导后;观察组患者吸入七氟烷;对照组患者输注丙泊酚。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气腹后10 min(T4)、气腹结束前(T5)、拔管结束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6时SBP、HR,T4~6时DBP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T1~5时BIS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0.5 h及拔管后1 h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拔管后3 h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拔管后0.5 h及拔管后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及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但七氟烷可控性更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