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紫癜性肾炎(HSPN)是指由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血尿,且迁延难愈,反复发作。HSPN多发生于儿童,但成人并非少见。我们以孟如教授经验方“过敏煎”加减对30例临床确诊为HSPN血尿为主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小儿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我们采用肝素钠、雷公藤为主治疗SHPN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以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及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临床表现为血尿及蛋白尿。多发于儿童,成年人亦不鲜见,本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等及相应对症处理治疗,其毒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治疗HSPN报道较多,中医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上具有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观察蒙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阐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总结蒙医、西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春芳  夏艳  刘景城 《光明中医》2011,26(6):1143-1144
目的观察益肾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 424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2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颗粒口服,对照组单纯西医正规治疗,观察时间为24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减少血尿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HSPN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药及单独西药治疗1个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血、尿常规、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用SPPSS15.0软件做数据统计处理.结论: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79%;P<0.01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束永兵 《吉林中医药》2009,29(5):393-39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凉血化瘀益肾汤结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47例HS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凉血化瘀汤,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白蛋白(ACB)、血清肌酐(Scr)及24h尿白蛋白定量,血B:微球蛋白、尿红细胞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々台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6.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较单用传统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斑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将小儿HSPN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消斑汤,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尿&微球蛋白。结果:两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斑汤治疗HSPN,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紫癜肾康汤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实质受累的一种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近年来我国HSPN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也无统一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案,部分病例预后较差,单纯西药疗效不甚理想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紫癜肾康汤治疗小儿HSP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是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HSPN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从单纯的尿常规异常至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甚至肾功能衰竭.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瘀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丹  任现志 《中医药信息》2010,27(6):102-10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为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但现有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难以彰显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疗效评价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其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以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该病常侵犯肾脏,形成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尿常规改变诊断肾损害发生率在62%,但若以尿激酶改变分析则达100%。HSPN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尿及蛋白尿,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亦不鲜见,本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一般以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等及相应对症处理治疗,其毒副作用大,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治疗HSPN报道较多,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紫癜性肾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与西咪替丁合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28例患者给以复方丹参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3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紫癜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芍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芍汤。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肾功能、尿红细胞、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和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组在减轻血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HSPN。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以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及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呈急进性肾炎或迁延为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其远期预后完全取决于肾脏受累的轻重。本病属中医学“水肿”、“尿血”、“肌衄”、“发斑”、“紫斑”等辨治范畴。中医药在辨证治疗紫癜性肾炎上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HSPN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以全身性血管损害及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为主。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多发于儿童,成年人也可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2006-01-2008-01,我们采用中药治疗HSPN3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芍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HS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芍汤。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肾功能、尿红细胞、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和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组在减轻血尿、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和高凝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芍汤能有效治疗HSPN。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HSP)损及肾脏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简称为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血尿、蛋白尿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难以速愈、反复发作的病理特点。该病属祖国医学“肌衄”、“发斑”、“紫癜风”等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在控制紫癜、蛋白尿及血尿,改善患者过敏体质等方面疗效可靠。现就近10年来应用中医药理法方药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仅表现为皮肤紫癜,易反复,现行的治疗方法不能取得持久而满意的疗效。我院2004年3月-2006年9月中西医结合应用穿琥宁、维生素c等治疗41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