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医疗卫生领域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背景及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简要介绍了英国医学知识服务2007~2010年计划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与策略,以期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文章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的部分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实践进行了重点介绍,主要包括一站式医学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国际卫生政策研究数据整合研究的探索、卫生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及卫生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等,为建设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知识服务与决策支持平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院》2010,(8):68-68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与美国"推进医疗政策,改善医疗卫生(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Leadership)"组织共同举办的"公共卫生政策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7月15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医疗卫生系统官员、管理者和学者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相关产品调研、理论分析,结合医疗卫生机构科教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医疗卫生机构对信息技术辅助工具的需求情况,并据此设计卫生科教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模型通过业务模块、统计查询模块、系统维护模块、安全中心模块、参数模块5大模块的建立,对医疗卫生机构科研管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论文管理和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管理等知识体系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以提高工效和实现组织知识共享,激励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4.
医疗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然人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依据卫生法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此,可以将医疗卫生法律关系分为平等性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不平等性的行政法律关系。应该说,医疗卫生法律关系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民事法律关系与医疗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但决不仅限于这两种法律关系;并且,卫生民事法律关系也并非完全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不平等性也不能全面、准确涵盖各个层面的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因而,上述观点有失全面,需要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新医改步入深水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愈来愈受到关注。国际经验如何结合中国国情?“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和维护?医疗保险如何更高效地提供服务和保障?医药卫生领域中深层次的矛盾如何解决?日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与美国“推进医疗政策,改善医疗卫生”组织共同举办的“公共卫生政策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医疗卫生系统的官员、管理者和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公共卫生政策与医改有序推进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加强法律意识科学管理病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海玲 《中国病案》2003,4(3):26-27
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出台后在医疗卫生系统引起了较大反响,因为条例的许多规定就要求医务工作者要更加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而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不仅对临床医师也对病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企业医疗卫生信息的微机化管理沈树春上海冶金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01103)关键词信息,卫生,计算机/管理医疗卫生信息管理(MIM)是国家实施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制定医疗卫生行政法规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和评价国家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8.
护理法律纠纷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举证责任倒置的新规定,给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冲击。作为工作在医疗卫生第一线的广大护理人员,如果缺乏法律观念,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因此,面对新的法律形势,每一位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从容应对新的医疗法规。1护理工作中容易导致法律纠纷的原因1.1社会环境因素及患者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患…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面临尴尬境地,就医条件差、诊疗水平低、法律保障机制空白、患者信任度缺失则进一步导致了社区医疗服务涉法纠纷多发。为此,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建设、构建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和提高相关人员法律意识等解纷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基层医疗单位,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体系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保障。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侧重点、变化趋势,发现诊断政策体系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方法 选取2009-03-17至2020-08-30的35份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政策客体、应急管理生命周期3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35份政策文本经编码后共获得99个参考点。单维度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需求型政策工具、政府与政府部门、响应阶段分别在3个维度中占比最多(53.5%、44.4%、74.7%)。二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对政府部门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供给型政策工具,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街道或乡村使用较多的为需求型政策工具;预防及准备阶段人力、物资供给型政策较少,响应及恢复阶段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多;政府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个客体贯穿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而医疗工作者、社区街道或乡村等客体存在某阶段未涉及的情况。三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在预防阶段及恢复阶段,各类政策工具整体使用次数较少,仅对政府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了少量的需求型或环境型政策工具;准备阶段,对于不同政策客体均为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响应阶段,对各客体使用的各类政策工具均显著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频率最高。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政策工具分布差异化显著,重需求型而轻供给型与环境型;政策客体分布不均衡,聚焦政府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忽视协同机构的参与;政策未能全面覆盖应急管理生命周期,重事发响应而忽视事前预防及事后恢复。因此,在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特点,优化政策工具配比,均衡政策客体分布,强化预防和恢复阶段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电子病历的使用涉及到医疗、法律和网络等方面的知识,与纸质病案相比要求更高,所以国家在规范纸质病历书写的基础上,针对电子病历书写出又台了专门的法规,其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然而部分医务人员在电子病历书写过程中,对相关法律规范认识不足或法律知识缺乏,不免出现违法情况,侵犯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对电子病历临床使用中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提高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减少或避免电子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医疗投诉原因,总结经验,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某医院2011和2012年纠纷的发生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由于医患之间的知识差异,沟通不畅;医疗管理存在缺陷,就诊流程不完善;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病案管理存在安全问题等原因造成.结论 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病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可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医疗法治的进步和法律规则的变化,对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疗文书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法律意义,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需要依法规范医疗文书。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与老年患者沟通的现状和对医疗法规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医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医患沟通的技巧、医疗法规知识匮乏的情况,同时医患沟通不足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首要原因。应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开设相关医疗法律课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医学生法律教育、法治意识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四所安徽省本科医学院校共计42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计发放42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医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正确率仅为39.55%(159/402),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件者占50.49%(205/406);其对基本法律法规的主要学习途径是"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67.73%)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71.43%);"希望更多地了解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这一问题中,"行政法类"占比最高(55.91%)。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生受贿刑罚" "处方与非处方"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解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均明显高于非临床医学专业(P<0.01),高年级医学生对以上方面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P <0.01);而不同专业、年级医学生对"执业医师资格"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59.11%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层未能更好地重视此项工作;超过一半的医学生认为在课程中仅学到很少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足以处理医患矛盾;而85.72%的在校医学生都认为在本科学习期间学习一些法律知识是极其重要的。结论:在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医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多方协调来提高医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6.
电子病案与法律责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病案是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医院管理信息化向临床管理信息化转变的重要保证,广大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应明确电子病案的重要地位及其潜在的法律责任,随着电子病案政策、法规、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病案必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加强病案保密制度与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病案中包含了公民大量的个人隐私。本文强调加强病案保密管理、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举了医疗机构存在的泄露患者隐私的表现,提出了加强病案保密管理的制度建设、完善病案管理立法、加强病案管理人员专业和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和法律责任;完善政府对公民隐私权立法等五方面加强病案保密管理、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民营医疗机构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涛  田侃 《医学与社会》2009,22(12):50-51,65
台湾地区民营医院发展迅速,随着医疗法的修正,民营医疗机构管理的各项制度日趋完善。医疗社团法人的设立使得台湾地区的民营医疗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且还解决了私立医院继续经营、继承、以及合伙等诸多法律问题。台湾地区相对完善的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对完善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休养员疗养进行记录的电子病案进行网上检查和归档后的随机抽查发现存在过分依赖复制、粘贴和拷贝,书写不及时、时间不准确,打印归档不及时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漠,质控力度不够。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责任意识,完善病案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法规意识,完善电子病案监控功能,才能提高电子病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rriers to abor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viability, cost and insurance coverage, waiting periods and parental consent laws, restrictions on medical abortion, provider unavailability, harassment, targeted regulation of abortion providers laws, refusal clauses, anti choice laws, and the fetal legal rights movement. Federally subsidized 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 which has not been shown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unintended pregnancy (and may increase it), has expanded and access to a full range of contraceptive options has been limited. The policies of the current and past administrations have strengthened barriers to abor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Preserving women's right to choose will require improved public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egislative and legal efforts, and advocacy by physicians and othe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