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窥镜在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在 2 0世纪初人们就致力于探索内窥镜技术在血管外科应用的实验和临床实践研究 ,但真正应用则是得益于6 0年代以来光导纤维、光学成像技术及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 ,并于 80年代才逐步推广应用。内窥镜血管外科 (endo scopicvascularsurgery)的兴起被认为是血管外科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现将内窥镜技术在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一、内窥镜下肢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内窥镜下肢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ubfascialendoscopicperforatingveinsurg…  相似文献   

2.
人工血管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工血管的诞生,是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临床应用已十分广泛,有关研究也一直方兴未艾。按材质而言,人工血管分为合成血管、生物血管、表面改性人工血管和支架型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论坛暨第七届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研讨会,于2009年5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采取学术专题辩论和开放式病例讨论的形式,围绕目前血管外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议学术交流气氛浓厚,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腔内治疗材料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微创治疗适应证逐渐扩大,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禁区逐渐缩小.例如杂交治疗以及带分支的腔内移植物出现,已经能够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胸主动脉和升主动脉病变.从TASC Ⅱ分级和ACC/AHA指南的改变,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趋势[1-2].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是目前医学领域迅猛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也是血管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开放手术在不同程度上正被血管腔内技术所取代,血管腔内治疗成为反映血管外科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从最初简单的扩张术到现在复杂的腔内支架移植物,血管腔内治疗技术随着材料和方法的改进,疗效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血管外科是临床外科中最年轻的学科之一,虽然用血管壁全层缝合法重建血流通路见于19世纪末,但我国血管外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近十多年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Hybrid)手术.  相似文献   

7.
血管外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微创手术方面,血管腔内治疗取得了可喜的发展.1912年,Carrel等[1]第1次报道了血管腔内治疗的动物试验;1964年Dotter等[2]第1次实施了股腘动脉血管成形术;10余年后,Gruentzig等[3]设计了球囊扩张导管,同时伴随着影像医学、材料学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近10年来,血管腔内治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在很多疾病治疗方面已经取代了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前,血管疾病,比如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血管疾病中动脉硬化的外科治疗开始于1952年,当时Voorhees等用合成纤维替代患病血管[2],这导致了Dacron(PET)和Telfon(Eptee)移植物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但是搭桥手术后6个月栓塞率在40%以上.为了提高移植物的通畅率,最近采用了蛋白质包被以模拟血液/生物材料相互作用[3,4]合成移植物的内腔,种植各种细胞类型以形成一个活性血管相容性的环境[5,6].尽管报导中的这些方法可减少栓塞和细胞增生,但是仍不能提供血管反应或者正常血管所具有的生物化学因子分泌功能,而且钝化的血管移植物仍然面临细菌聚集和移植物感染的风险.合成血管移植物仍然可以产生低水平的异体反应和慢性炎症[7].  相似文献   

9.
腔内血管学     
近年来“腔内”和“微创”是外科领域的两个“热门”词,这两个词代表了现代外科最重要的进展,也代表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外科发展的方向。这两个词在血管外科的表现尤为突出。血管外科正在进行着以腔内血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腔内血管技术是在X线透视技术、血管穿刺技术、造影剂发明和血管内导丝导管等关键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40多年的迅速发展,血管外科以外科为基础,不断融入新技术,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取得了较大进步.血管外科之所以快速发展,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随着社会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二: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学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材料学如人工血管的出现和不断的改进、各种血管移植术尤其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了飞速提高;其三: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迅猛发展和不断应用于血管疾病的基础实验研究,对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现介绍动脉疾病、静脉疾病、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以及支架和人造血管的实验研究和新技术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湖南省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2012年9月20日~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学组委员及来自国内外血管外科领域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12.
腔内血管外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主动脉疾病手术治疗的微创化。用最小的创伤治疗高危、复杂的主动脉疾病,是未来主动脉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腔内血管外科器械的进步和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诸多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禁忌的疾患成为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未来20年将是腔内微创治疗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9):539-539
兹定于 2 0 0 4年 11月 15日~ 18日在上海召开国际血管外科及腔内血管外科研讨会。同时 ,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责承全军血管外科专业学组举办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承办。并同时举办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 1)征文内容 :凡有关血管外科诊断、治疗和研究的稿件均可投稿 ;( 2 )热点专题 :腔内血管学 ,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 ,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疾病 ,血管…  相似文献   

14.
血管外科疾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随着对血管外科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药物治疗的进展,各类血管外科疾病药物也取得了较大发展。血管外科医生应熟悉和掌握各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动静脉活性药物的临床最新进展及相关的临床试验和适应证,为血管外科疾病病人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相关基础学科对血管外科疾病本质的认识、现代影像学技术和腔内治疗等,将血管外科专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各级医院均在开展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开放手术是血管外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适合腔内治疗的血管外科疾病、腔内治疗辅助方法及其失败后治疗、血管移植物感染、开放性血管外伤、累及血管的各种肿瘤、器官移植中血管重建和并发症、外科医源性血管损伤等,仍然需要开放手术。笔者列举了血管外科开放手术在支持外科和内科血管相关疾病治疗和学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开放手术仍然是血管外科医师必备的素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是保障各种复杂疑难血管外科疾病获得及时有效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血管外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微创手术方面,血管腔内治疗取得了可喜的发展。1912年,Carrel等第1次报道了血管腔内治疗的动物试验;1964年Dotter等第1次实施了股胴动脉血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学习和工作经历:.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1984年-至今: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96年、1998年:两次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血管外科。现任职务及社会兼职: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的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到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目前强调以血管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笔者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面对糖尿病足的血管外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病变,病情复杂多样,治疗难度大,且术后容易复发。2006年3月—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4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