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毕 《医药与保健》2012,20(2):16-16
下肢血管栓塞也会要命 王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工作繁忙。在一次长时间出差坐车后,他突然出现小腿肿胀,走路困难,并且很快发展为整条腿都肿了。他马上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必须立即住院进行溶栓治疗,否则就可能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2-01收治的13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Sakamoto影像学分型,Ⅰ型夹层2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型1例;11例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已随访3~46个月(平均27.3个月),无明显腹部症状复发;CTA随访(8例)结果显示,SMA夹层稳定或不同程度改善,假腔内血栓减少,夹层远端动脉开放。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改行腔内支架植入术,其中1例用弹簧圈栓塞假腔,已分别随访7个月和19个月,无腹部症状复发。结论:CT增强或CTA对于SISMAD的诊断具有重要帮助。保守治疗SISMAD有效,一旦无效或病情进展,根据病情改行腔内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varicose vein surgery,VVS)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7例V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425例VVS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组),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762例VVS患者未用低分子肝素(非LMWH组).结果 皮下瘀斑,创口瘀血,下肢肿胀和/或疼痛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以诱发DVT;非LMWH组发生DVT 8例,LMWH组发生DVT 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MWH组,LMWH应用5d后的有关凝血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VVS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诱发DVT;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VVS后DVT,且临床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超过3cm或超过正常直径的50%即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75%的患者并无临床症状〔1〕,破裂是其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破裂后的死亡率高达80%~90%〔2〕。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肠缺血时的D-乳酸等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结扎的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病的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4、6小时从股静脉采血,测定D-乳酸,乳酸脱氢酶(LDH)和血红蛋白(Hb)的活性及其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 D-乳酸的活性随肠缺血的时间延长,缺血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与术前相比P〈0.05; Hb在术后2小时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随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结论 D-乳酸可作为急性肠缺血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以下三大因素有关:1.静脉内膜损伤;2.血流瘀滞;3,血液凝固性增高。近来,先天性的凝血异常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40岁以下患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不能发现潜在病因或其他疾病时,应考虑先天性因素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脾动脉瘤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 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B超)初步诊断;4例经CT动脉造影(CTA),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1例经磁共振造影(MRA)确诊;无1例依靠临床症状而确诊。单纯脾动脉瘤切除术1例,脾动脉瘤加脾脏切除术1例,脾动脉瘤切除加动脉重建术1例,动脉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术1例,脾动脉瘤栓塞术2例,脾动脉瘤栓塞术加脾切除术1例。随访2个月至3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脾动脉瘤依赖临床表现难以诊断,B超有筛选价值,CTA,MRA,DSA均有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应尽早选择腔内介入栓塞治疗或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小凯  谢芬  胡国富  金毕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57-1158
蓝趾综合征是以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趾端缺血性疾病[1].前列地尔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主要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促使细胞内cAMP浓度增加,激活依赖cAMP的一系列蛋白激酶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流灌注[1],具有血管扩张作用.本文对蓝趾综合征患者用前列地尔治疗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 ,SISMAD)是指不合并主动脉夹层,而单独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 是一种较少见的血管外科疾病[1] .由于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一般无特异性, 早期诊断困难.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有关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加,但关于该病的治疗至今仍无一致的意见.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武汉协和医院2008 ~2010 年收治的6 例SISMAD 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并回顾了相关文献,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