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miR-613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613是否通过下调Wn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收集临床前列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20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iR-613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在细胞实验中,通过转染miR-613 mimic和miR-NC至离体培养的PC-3、DU-145细胞中,随后,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Matrigel侵袭实验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情况,采用荧光素酶分析方法评估Wnt信号通路活性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包括Cyclin D1和c-Myc),WB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量。结果:相比配对癌旁组织,miR-61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P<0.0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相比于miR-NC组,转染miR-613 mimic后,PC-3、DU-14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PC-3、DU-145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0.01);miR-613的过表达显著降低Wnt信号通路活性、β-catenin蛋白表达及Wnt信号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论:miR-613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为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O-ASA(一氧化氮阿斯匹林)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稳定传代的MCF-7细胞系。MTT法测定NO-ASA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对Wnt/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NO-ASA能强烈抑制细胞生长和β-catenin/TCF转录活性;NO-ASA降低了Wnt/β-catenin下游区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细胞总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论:NO-ASA通过减少β-catenin表达及抑制β-catenin/TCF依赖转录活性,强烈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导致其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降低。这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针对性的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O-ASA(一氧化氮阿斯匹林)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稳定传代的MCF-7细胞系.MT法测定NO-ASA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Wnt/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NO-ASA能强烈抑制细胞生长和β-catenin/TCF转录活性;NO-ASA降低了Wnt/β-catenin下游区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总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论:NO-ASA通过减少β-catenin表达及抑制β-catenin/TCF依赖转录活性,强烈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导致其靶基因一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降低.这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针对性的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抗肿瘤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分析槲皮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报告基因方法研究槲皮素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的影响,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槲皮素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下游关键因子Cyclin D1和Survivin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40~160)×10-6mol/L的槲皮素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P<0.01,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10~160)×10-6mol/L的槲皮素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TCF-4报告基因TOPflash活性,P<0.05,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显著下调β-catenin/TCF下游靶基因CyclinD1和Survivin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槲皮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根碱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初步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血根碱对肺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血根碱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RT-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血根碱对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和核心蛋白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血根碱(1~10 μmol/L)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的活力(P<0.05);低浓度1 μmol/L作用48 h后,A549和H19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血根碱(1、2.5、5 μmol/L)可显著下调Wnt/β-catenin通路中核心分子β-catenin及上游磷酸化GSK3β、DVL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下游靶基因TCF/LEF,CyclinD1的mRNA水平(P<0.05),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血根碱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起到抑制人肺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辛伐他汀对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复苏并培养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株,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2 μmol/L、10 μmol/L、50 μmol/L)进行干预。辛伐他汀对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对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流式检测;对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mTOR(Ser2448)、p-Akt(Ser47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以及YAP、p-YAP、TAZ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通过过表达TAZ考察TAZ在辛伐他汀抗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辛伐他汀抑制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分子水平,辛伐他汀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p-mTOR(Ser2448)和p-Akt(Ser473)的表达;辛伐他汀浓度依赖性地诱导22Rv1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在分子水平浓度依赖性地促进了Caspase-3、Caspase-9和PARP的剪切;辛伐他汀浓度依赖性地上调p-YAP的表达,抑制TAZ的表达,过表达TAZ减弱了辛伐他汀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和增殖抑制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YAP/TAZ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S检测姜黄素对HCT116细胞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blot、Real-time q 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CT116细胞Wnt相关基因(β-catenin、TCF4)及EMT相关基因(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性,在12h、24h和48h的IC50分别是61.98±2.68μmol/L,19.64±1.29μmol/L和17.84±1.25μmol/L。姜黄素能下调HCT116细胞内β-catenin和TCF4的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性上调E-cadherin及下调Vimentin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Wnt信号通路活化剂能上调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内的β-catenin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8.
Zhu HX  Zhang G  Wang YH  Zhou CQ  Bai JF  Xu NZ 《癌症》2004,23(7):737-741
背景与目的:Wnt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导致的细胞增殖加快和凋亡抵抗,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Wnt信号传导通路在结肠癌细胞中拮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urvivin的启动子区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系统,与pRL-SV40共转染HCT116细胞,利用双荧光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区活性;以非甾类抗炎药物indomethacin刺激HCT116细胞,细胞P1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状态;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Smvivin作为β-catenin的靶基因受到Wnt通路的调节;lndomethacin通过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在转录水平抑制survivin的表达;Survivin过表达可以部分逆转Indomethacin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结论:β-catenin/TCF4-survivin通路作为拮抗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在结肠癌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己糖激酶2(HK2)对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G418压力筛选获取HK2稳定表达的HeLa细胞系;细胞计数法、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K2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HK2对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β-catenin、Cyclin D1、MMP7和Slug蛋白的表达;TOP/FOP实验检测HK2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观察在HK2过表达HeLa细胞中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HK2稳定表达的HeLa细胞系;过表达HK2可以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周期从G_0/G_1期向S期转换、增强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活性,上调Cyclin D1、MMP7和Slug的表达;XAV-939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HK2过表达HeLa细胞中的活性后,可以抑制HK2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HK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上调Cyclin D1、MMP7和Slug蛋白表达促进HeL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ncRNA ZFPM2-AS1的表达;将阴性对照siRNA和lncRNA ZFPM2-AS1 siRNA转染至膀胱癌T24细胞中,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lncRNA ZFPM2-AS1的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相比,T24、J82、56373种膀胱癌细胞株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沉默对照组相比,沉默ZFPM2-AS1组T24细胞中lncRNA ZFPM2-AS1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c-Myc和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p-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 ZFPM2-AS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ZFPM2-AS1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光甘草定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1、2.5、5、10和20 μmol/L光甘草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出光甘草定的半抑制浓度。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分别以0、2.5和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后,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0 μmol/L)组相比,1、2.5、5、10和20 μmol/L 光甘草定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光甘草定对Hela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4.56 μmol/L。与对照(0 μmol/L)组相比,2.5和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组中侵袭细胞数和细胞在S期与G2/M期的百分比以及细胞中Wnt1、β-catenin、CyclinD1、MMP-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在G0/G1期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且5 μmol/L光甘草定处理组细胞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光甘草定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0、1.0、10.0、20.0、50.0μmol/L Sch B处理Skov3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浓度处理24、48、72和96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FITC/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处理48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处理48h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浓度处理48h后细胞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连接素(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蛋白水平,同时于各浓度处理48h后检测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结果 Sch B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P<0.05),作用48h后可呈剂量依赖方式升高早、晚期凋亡率及细胞质/胞核GSK-3β活性(P<0.05);除1.0μmol/L外,其余浓度作用48h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0μmol/L,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水平均低于0μmol/L(P<0.05),且10.0、20.0、50.0μmol/L Sch B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 B可以抑制Skov3细胞株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以及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抑制肺癌细胞血管拟态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拟态生成及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0、2.5、5、10、20和4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形成血管拟态能力,RT-PCR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选取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XAV939,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姜黄素组和XAV939组血管生成基因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17.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含药组血管拟态形成数目减少,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V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47;与XAV939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癌细胞的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实现的,这将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Wnt/β-catenin通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致癌的关键是β-catenin蛋白降解障碍使其在胞内积聚及核易位,并激活下游肿瘤相关性靶基因的转录,不稳定编码区结合蛋白(CRD-BP)是其靶基因之一.在正常细胞中β-catenin降解依赖于β-转导重复相容蛋白(β-Trcp),而在异常细胞中CRD-BP的表达可调控β-Trcp的稳定性.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β-catenin及CRD-BP的高表达、CRD-BP上调β-Trcp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hRNA靶向沉默E盒结合锌指蛋白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ZEB2)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shRNA-ZEB2慢病毒和shRNA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肺癌细胞,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果。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激活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沉默ZEB2的肺癌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激活型Caspase-3、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结果:shRNA-ZEB2慢病毒可以明显沉默肺癌细胞中ZEB2的表达和转录,shRNA阴性对照慢病毒对肺癌细胞中ZEB2的表达没有影响。沉默ZEB2后的肺癌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激活型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蛋白水平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下调沉默ZEB2的肺癌细胞株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同时可以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中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结论:shRNA靶向沉默ZEB2表达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肺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47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251,将miR-1471模拟物或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细胞中,记为miR-1471组和阴性对照(NC组),同时设置对照组。qRT-PCR检测转染效果。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移黏附基因(metadherin, MTDH)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NC组比较,miR-1471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5),划痕间距明显较大,细胞中MTDH、Wnt1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1471能抑制人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TDH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对乳腺癌SUM159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分析维生素D对乳腺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 分别检测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Oct-4、Nanog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c-Myc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 μmol/L、5 μmol/L、10 μmol/L和20 μmol/L维生素D均可显著抑制乳腺癌SUM159细胞的活力(P<0.01)。无血清悬浮培养可有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维生素D可使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的成球数量减少,且细胞成球大小较对照组小。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PCR检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干预后,乳腺癌干细胞CSCSUM159中CD133、CD44和Nanog的蛋白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GSK-3β、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及β-catenin、c-Myc和cyclin-D1 mRNA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 维生素D可抑制乳腺癌干细胞活性,可能与其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RPM8和TRPA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是否表达,以及薄荷醇是否通过作用于TRPM8通道来影响DU145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Nested RT-PCR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从不同水平(mRNA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直观观察层面检测TRPM8和TRPA1在DU145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a2+成像实验观察薄荷醇能否诱导DU145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梯度浓度的薄荷醇对DU14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Nested RT-PCR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证明,在DU145细胞中检测到TRPM8表达,而未检测到TRPA1表达.Ca2+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在37℃环境下细胞荧光非常弱,加入薄荷醇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薄荷醇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25、50、75、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P﹤0.05).经BCTC预处理20 min,薄荷醇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被部分恢复(P﹤0.05).结论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有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TRPM8通道蛋白表达,而可同被薄荷醇激活的TRPA1却未被检测到表达.薄荷醇可激活DU145细胞中的TRPM8通道诱导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TNND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为胰腺癌精准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信分析验证CTNND1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qPCR进一步验证。Transwell、划痕实验和细胞增殖试验用于研究CTNND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CTNND1对人胰腺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胰腺癌细胞中敲低CTNND1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加入LiCl(Wnt/β-catenin特异性激活剂)能部分恢复CTNND1敲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裸鼠皮下成瘤显示,敲低CTNND1抑制了肿瘤裸鼠皮下成瘤。结论:敲低CTNND1能从体内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皮下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杜彦艳  刘鑫  单保恩 《癌症》2009,28(5):456-460
背景与目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类肿瘤尤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cortex periplocae,CPP)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MTT法检测CPP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PP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总蛋白、细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β-catenin表达变化,电泳迁移率改变法分析CPP作用后SW480细胞核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CPP作用后细胞中β-catenin、survivin、c—myc和cyclin D1mRNA的表达。结果:CPP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0.5μg/mLCPP可将SW480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CPP作用后SW480细胞总蛋白、胞浆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的B—catenin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核中TCF复合物与其特异性DNA结合序列结合能力受到抑制,其下游靶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β-catenin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PP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