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药物联合局部热疗和单一局部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疼痛评分≥14分的患者76例,年龄18~48岁,平均(29.2±3.8)岁,病程3.5~180个月,平均(8.0±1.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联合局部热疗组)和对照组(单一局部热疗组),每组38例。联合治疗为体外短波电容场热疗系统前列腺热疗仪隔日1次,60min/次,共7次,加每晚睡前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4mg,前列安栓肛塞1枚,共2周;对照组仅进行前列腺热疗仪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评分,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在治疗组为(23.9±3.8)分和(5.2±3.1)分(P<0.01),在对照组为(24.5±4.3)分和(11.6±3.4)分(P<0.01);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两组分别为(16.5±1.9)分和(3.1±2.2)分(P<0.001),(15.9±1.7)分和(8.2±2.0)分(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改善均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中初发患者比采用过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药物联合局部热疗或单一局部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局部热疗,且初发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患者均采用HG-200体外高频热疗机,频率约为13.56MHz,通过高频震荡电磁场作用于人体,产生内热及高频电磁场效应。对患者热疗前的充分准备,热疗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和热疗后的护理非常重要。结果19例病人3~5次热疗后青紫消退,疼痛基本缓解。14例病人7~9次热疗后其症状基本消失。1例病人损伤破损溃烂至骨膜,经换药+热疗35次后伤口愈合较佳。1例病人1次热疗后放弃治疗。结论通过对体外高频热疗治疗35例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认为体外高频热疗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方法简单方便,病人乐于接受,护理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冷水循环型微波(microwave,MW)热疗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FORSEAMTC-3冷水循环型微波肿瘤热疗仪治疗肝癌126例,通过血清AFP水平,影像学检查,随访等指标观察疗效。结果22例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MW治疗后AFP均恢复至或接近正常值,治疗前AFP平均为(102.2±23.5)ng/ml,热疗后为(25.6±3.7)ng/ml(t=2,1,P〈0.05)。MW治疗区在增强CT扫描各期均无强化,以门静脉(portalvein,PV)期最明显,而周边可见很薄的环形强化,治疗的坏死范围大于治疗前病灶范围。单点穿刺可获得5.5cm×4.5cm的有效热疗区;2点穿刺可获得7.5cm×5.5cm的有效热疗区;3点穿刺可获得9.5cm×9cm的有效热疗区。1年前经MW治疗的肝癌患者57例,其1年生存率为89,5%(51/57)。MW治疗肝癌并发症少,多为发热、肝功能异常、胸水等,偶见肝脓肿,无1例手术死亡。结论MW热疗可以作为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热疗治疗)、IPC联合热疗组(行IPC联合40℃热疗治疗),每组10只。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1、5、10 min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定左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1)血液平均流速、血液峰值流速以及每分钟血流量:3组治疗后1、5、10 mi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2)血管内径:3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治疗后1 min 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治疗后5、10 min 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IPC和热疗单独应用相比,IPC联合热疗可明显改变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可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结果本组病例72例,临床治愈16例,占22%;显效18例,占25%;好转38例,占53%,全部病例治疗有效。结论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疗效高,患者无痛苦及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肿瘤磁感应热疗技术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感应热疗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热疗是因为磁感应热疗技术的根本思路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大范围和中低加温治疗的局面,以提高其特异性和治疗温度为目标的靶向高效治疗方法,是肿瘤热疗发展的方向。本方法能够将热能集中到肿瘤部位,使正常组织免受损伤,具有安全性好、升温时间短、热分布均匀和微创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肿瘤热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以低毒副作用、高治愈率为主要特征的纳米医学治疗手段。局部热疗,尤其是结合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手段,对治疗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内的恶性肿瘤有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热剂量控制、靶向治疗区域筛选以及区分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等。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已用于头颈部癌症的局部热疗,结合分子影像学手段靶向示踪癌细胞并通过局部热疗进行同步追踪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主要对纳米复合材料结合分子影像技术靶向示踪及其在OSCC热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治疗CPPS患者321例,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治愈163例,占50.78%;显效112例,占34.89%;有效27例,占8.41%;无效19例,占5.91%。结论:高频热疗联合吲哚美辛是一种治疗CPPS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Thermex-Ⅱ型前列腺频热疗仪治疗伴尿潴留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95例,热疗后随访3个月,主观症状改善73例(76.8%),客观指标改善67例(70.5%),症状评分平均由热疗前的17.10±2.13分降至热疗后的7.10±0.12分,生活质量指数平均由热疗前的6.80±0.72降至热疗后的2.20±0.02,并就射频疗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认为射频热疗简便无痛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体外电场热疗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照观察体外电场热疗及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1组治疗组和2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外电场热疗和药物治疗;对照1组单纯体外电场热疗,对照2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前后NIH-CSIP评分、前列腺液常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更为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85%,单纯体外电场热疗组总有效率70%,单纯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治疗组疗效最佳.结论 体外电场热疗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利于前列腺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药物的局部吸收,减轻炎症,消除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深部恶性肿瘤局部热疗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内生场热疗仪进行热疗、热化疗、热放疗相结合治疗150例(1528人次)胸、腹、盆腔恶性肿瘤病人。结果病人疼痛缓解率为84.6%,卡氏评分改善86.9%,体重增加24.6%,仅1例皮肤灼伤.3例腹壁脂肪较厚的病人出现脂肪硬结。提示做好热疗过程的护理,可减少热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肿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全身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身热疗技术的发展,使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再次引起关注。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辅助手段,全身热疗在临床应用中多与化疗或放疗联合使用。本文综述了全身热疗治疗肿瘤的机制,全身热疗与化疗或与放疗联用时产生协同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热疗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作为非手术疗法一直受到重视。前列腺热疗仪已由直肠微波热疗仪发展到经尿道热疗仪(有微波和射频两种)。Thermex-Ⅱ前列腺热疗仪是Technorex公司成功地发展利用经尿道射频热疗技术生产的最先进的经尿道射频热疗仪。 Thermex-Ⅱ用独特的射频微型电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5型腺病毒腔内灌注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确诊恶性胸水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应用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灌注药物治疗胸水,治疗组第1天胸腔内注射奈达铂50mg,第3天灌注重组人5型腺病毒1.5ml,灌注结束后,采用HG-2000型高频热疗机行胸腔热疗41℃~42℃,60min,灌注第1、3、5天共完成热疗3次;对照组胸腔内第1天灌注奈达铂50mg,第1、3、5天共完成热疗3次,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胸水近期控制有效率为72.0%,完全缓解率为40.0%,对照组有效率为44.0%,完全缓解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恶性胸水患者胸腔内灌注重组人5型腺病毒和奈达铂联合高频热疗能有效控制恶性胸水,副反应较小,较单纯灌注奈达铂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瘤PCNA和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肿瘤生长至1.5~2cm直径时,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热化疗。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VEGF蛋白表达,光镜观察肿瘤增殖状况。结果热疗、化疗、热化疗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缩小、瘤重减轻,PCNA和VEGF蛋白表达减低(P<0.01),且热化疗较单纯热疗和化疗减低更明显(P<0.01)。结论①热疗、化疗、热化疗能抑制肿瘤生长,且热化疗有协同作用;②热化疗一方面抑制PCNA合成与表达,抑制肿瘤增殖;另一方面抑制VEGF合成与分泌,抑制肿瘤血管再生,达到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骨骼肌损伤(Skeletal muscle injury, SMI)作为人类运动训练当中最常见的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负担。而微波热疗广泛用于各种临床和运动康复环境中,对骨骼肌损伤具有明显的的治疗效果,但微波热疗对骨骼损伤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表明,微波热疗与骨骼肌中热休克蛋白的表达、骨骼肌生长发育时的分子机制以及骨骼肌损伤发生后的氧化应激反应相关,但微波热疗缺乏量化标准。本文针对微波治疗骨骼肌损伤的蛋白、细胞以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实施微波热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胸内循环灌注热化疗与体外高频热疗机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3年4月共收治10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54例采用胸腔镜辅助下胸内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体外高频热疗机灌注化疗。两组灌注抗癌药均为顺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胸水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毒性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恶性胸水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00%VS 81.25%,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亦高于对照组(96.30 VS 72.92%,P<0.01)。而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毒性不良反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内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效果较体外高频热疗机化疗效果更优越,具有热化疗疗效确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高的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结合高频热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我院住院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6例,两组均给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频热疗.结果:治疗组明显有效72例,有效26例,改善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17%;对照组明显有效52例,有效28例,改善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5.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高频热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放疗、化疗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几年热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热疗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治疗作用,而且热疔与放化疗联合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热疗联合传统疗法可以提高大肠癌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本文就热疗的机制及国内热疗联合各种放化方法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肿瘤深部热疗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热疗前及热疗过程中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68例行热疗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治疗前72 h及治疗中增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治疗2个周期后恐惧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肿瘤患者对热疗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