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与普通X线曲面断层片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诊断、治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205侧,347个位点)下颌后牙游离端缺失患者在种植术前进行CBCT和曲面断层影像学检查,利用两种检查方法分别进行术前诊断和设计,计算各自的可植入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347个缺牙位点的测量分析,曲面断层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可接受种植的位点235个,可植入率为67.72%。CBCT图像检查显示,后牙区牙槽骨量≥12mm,可以接受种植的位点287个,可植入率为82.71%。结论:CBCT与曲面断层片相比,可以更准确评估术前下颌后牙区的牙槽骨骨量,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牙科专用锥形束CT(CBCT)与全颌曲面断层片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69侧)下颌后牙区种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CBCT影像学检查,得到下颌骨多层位影像,将其与全颌曲面断层影像进行比较,判断其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阳性检出率,CBCT与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为30.43%和15.94%,P=O.04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的检出率,CBCT和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为3.45%和9.20%,P=O.1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与全颌曲面断层片相比,可以更准确评估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牙槽骨骨量,并在术后的检查中能更准确地反应种植体骨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对拟种植区域的骨密度进行定量测量分析,探讨其在种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牙科锥形束CT机,扫描43例拟种植患者缺牙区,利用examvision软件重建扫描图像,测量53个预种植位点骨密度。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差异。结果:下颌前牙区的平均骨密度值最大,为(922.71±182.41)HU;其次为上前牙区(692.37±71.55)HU、下颌后牙区(542.17±197.40)HU;上颌后牙区骨密度值最小,为(323.57±108.92)HU。缺牙区域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预种植区域中,下前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大,上颌后牙区平均骨密度值最小。锥形束CT提供了种植区骨质的情况,对术前种植部位选择,植入和手术方案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张侃 《口腔医学》2015,35(11):961-963
[摘要] 目的 了解计算机种植导板在斜向种植手术的应用情况。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月之间,通过常规上下颌骨CT扫描,经计算机辅助制作软件建模,对13例上颌骨骨量不足种植病例,进行一定角度下斜向植入种植体而不需要进行上颌窦提升手术。共植入21颗种植体,均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出个体化种植模板,并应用于该种植手术中。结果 在计算机种植导板的帮助下进行了斜向植牙,种植体植入术前设计位置实现了种植体的精确植入,能够在修复时与对颌牙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结论 该文利用计算机种植导板在进行上颌骨斜向植牙而非提升手术,可以很好的完成骨量不足区域的种植手术的定位及导向功能,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运用于口腔种植的成像要点及第三方软件Simplant软件的手术模拟功能的实现方式。方法:对经临床筛选的5例下颌后牙种植患者使用CBCT成像,测量种植区牙槽嵴颊舌向牙槽嵴宽度(H1)、牙槽嵴顶至下颌神经管上壁的高度(H2),并对种植部位下颌神经管颊舌向位置进行评估。使用Simplant软件对口腔种植的种植体、基台、种植修复体、种植体承受的侧向应力、种植体周围骨密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5例后牙种植患者,H1在9.9~12.0mm之间,H2在8.8~15.5mm之间,下颌神经管由后向前走行,越近磨牙后方越靠近舌侧。5例患者均参照手术模拟的结果行种植手术,术后6个月随访无种植体失败。结论:CBCT对种植区可进行精确的三维术前评估,结合第三方软件Simplant的手术模拟功能可使种植过程更加简便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制作及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的分析,便于牙种植体的精确植入及其美学修复。方法选择20例牙列缺损患者,制取上下颌印模,灌注超硬石膏。在石膏模型上根据邻牙及咬合关系制作种植外科定位模板,患者佩戴模板进行CT扫描,利用自主开发的牙颌种植辅助诊断系统V5.4软件对CT数据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CT影像可以清晰地获得受植区颌骨的三维解剖结构,并能精确地测量受植区骨组织颊(唇)舌向宽度、牙槽嵴顶到下牙槽神经管上壁或上颌窦底的高度、受植区的软组织厚度;还可以测量前牙区理想的种植方向与牙槽嵴方向的差异。植入的种植体位置和方向佳,无术后并发症,且后期修复效果较好。结论种植外科定位模板的CT影像分析可以准确了解种植区骨质,对选择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及其评估后期的种植修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于长期缺牙或者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易致颌骨骨量不足。上颌后牙区,由于特殊解剖结构因素,其种植外科手术常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而颌骨曲面断层片由于拍摄角度、放大倍率的因素,常会发生误读与误判颌骨情况。本研究旨在利用锥形束状CT对颌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对术区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可利用的骨量,确定手术方案。方法:针对拟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且伴骨高度不足的患者,在术前利用CBCT影像诊断系统对其口腔上下颌骨进行扫描并MPR多平面重建,测量并分析术区颌骨高度及宽度,颌骨的骨质密度情况。结果:CBCT图像清晰直观,测量精准,可在术前就能预判颌骨情况,选择短种植体还是上颌窦提升术,内提升还是外提升。讨论与结论:CBCT宜作为上颌后牙区伴骨高度不足种植治疗的常规术前检查,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下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CBCT 进行种植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得到下颌骨多层面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影像,了解拟种植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形态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骨结合情况。结果 CBCT检查显示种植区三维影像,对种植区骨量、骨质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为种植体直径、长度等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为5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成功植入种植体67颗。所有病例均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BCT可准确评估种植牙术前下颌后牙区的牙槽骨骨量,并可在术后检查中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结合Simplant软件运用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的实现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下颌后牙区种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前准备方式.方法:对经过临床筛选的10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患者进行CT或锥形束CT(CBCT)检查,利用Simplan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测量种植点中心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距离(H1)、种植区近远中径(H2)、种植区颊舌径(H3)、种植区牙龈厚度(H4)、种植区()龈距(H5),使用Simplant软件计算种植区骨密度并对下牙槽神经管进行描记.结果:10例种植病例的种植点中心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距离在10.7~17.6 mm之间,种植区颊舌径在5.4~8.3 mm之间.10例患者均按照软件模拟进行种植手术,术后随访1 a,无种植体失败.结论:Simplant软件对种植术区数据处理精确,可以常应用于下颌后牙区种植手术,使种植过程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不翻瓣技术进行后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后牙缺失需要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53例,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47.4±12.3岁,90颗缺牙。术前均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分析缺牙区可用骨长度、宽度和高度,术中环形切除缺牙区黏骨膜进行不翻瓣种植体植入手术,必要时辅助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窝洞预备和种植体植入。记录手术耗时时间,术后即刻CT检查植入位置,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种植体骨结合后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并定期随访。结果:53例患者应用不翻瓣种植手术成功植入90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置良好,术中耗时平均(17.4±5.8)min,无上颌窦底黏膜穿孔、下颌神经损伤、骨壁侧穿等手术并发症,86枚种植体成功修复义齿并经3~10个月随访正常。结论:绝大多数后牙缺牙患者都适合进行不翻瓣种植手术,选择比种植体直径稍大的黏骨膜环切钻更有利于手术,种植体上方皮质骨需要修整后方能使愈合基台准确就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