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霞 《中外医疗》2013,32(17):155-155,157
目的分析探究对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4例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能够给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其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煤工尘肺并发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煤工尘肺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希爱 《中外医疗》2009,27(9):169-169
煤工尘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因此这种病作为一个压力源可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模式。近10年来我院共接受入院疗养尘肺病人300例,均为男性,年龄55~72岁。现将这些尘肺患者的常见心理特征和护理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了解尘肺患者的疾病负担的严重情况,探索减少尘肺患者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调查180例尘肺患者的疾病负担,计算各维度指标得分,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80例尘肺患者的疾病负担有40.5%可能性被综合评判为重度疾病负担.其中生活质量能导致尘肺患者79%疾病负担,是尘肺患者疾病负担的重要内容.结论 阻止尘肺患者肺进一步纤维化、改善肺功能、降低伤残等级、减少医疗费用以及对尘肺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尘肺患者生活质量是降低其疾病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尘肺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评估接受肺灌洗的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编制的尘肺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为工具,对确诊的接受肺灌洗治疗的80例尘肺患者进行测试,分析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尘肺的期别和肺功能指标FEV1%有关,尘肺的期别越高,肺功能受损程度越大,生存质量越差;尘肺期别、临床症状、FEV1%3个指标与生存质量的相关系数大于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生存质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尘肺的病情;量表的4个维度中,心理状况对生存质量贡献最大,症状的贡献最小。结论尘肺病生活质量量表用于尘肺病生活质量的临床测量,可以反映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病情变化,改善心理状态是提高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尘肺是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的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掌握尘肺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延缓尘肺的进展,延长病人的寿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362例尘肺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尘肺是一种因长期吸入粉尘引发的肺部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同时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心理障碍。本研究对贵州省尘肺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具体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罗晴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90-19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尘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调整,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尘肺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SF-36量表对159例尘肺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两者间的关系。结果尘肺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在中低水平,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常模组(P<0.01),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尘肺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均处于中低水平,社会支持系统对尘肺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健康宣教、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尘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汶矿区煤工尘肺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工尘肺是煤炭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 ,是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并且是一种不可逆的致残性疾病。由于病程较长 ,同时出现不同的并发症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 ,严重地危害着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为全面掌握矿区尘肺病的发病情况 ,进而指导今后的尘肺病防治工作 ,对 196 3— 2 0 0 0年诊断的煤工尘肺患者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来自新汶矿业集团公司职防所尘肺患者档案卡和动态观察X线胸大片。 196 3— 2 0 0 0年累计确诊煤工尘肺 116 2例 (由山东省泰安市尘肺诊断组依据不同时期国家公…  相似文献   

10.
张维萍 《吉林医学》2012,33(18):3989-3990
目的:探讨提高中年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生命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尘肺患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并辅助给予心理护理、氧疗护理、优质基础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心理护理、氧疗护理、优质基础护理对中年尘肺患者生存的信心、质量、延缓生命有良好的效果。结论:对尘肺患者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就可以提高中年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延缓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尘肺是由于长期处在生产性粉尘的环境中,肺内粉尘潴留,引起肺部组织瘢痕化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职业病之一。尘肺患者一旦被确诊,终身带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通过了解尘肺的发病机制和症状,探讨尘肺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缓解尘肺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尘肺是以肺部纤维化为主的疾病.为探讨影响尘肺患者存活寿命的因素,我们对1990~2003年住院以及门诊尘肺患者进行了一次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2015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109例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观察组,105例尘肺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年龄、性别、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BMI、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年龄、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05,P=0.016)、接尘工龄(OR=2.443,P=0.023)、尘肺分期(OR=2.699,P=0.028)、吸烟史(OR=2.419,P=0.008)、COPD家族史(OR=3.036,P=0.008)以及居住环境(OR=2.668,P=0.014)是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接尘工龄、尘肺分期、吸烟史、COPD家族史以及居住环境是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视,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48例中青年脑血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 针对中青年脑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做细微观察,引导中青年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做好中青年脑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尘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发病人数多,分布范围广,治疗困难.指能较长时间飘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在 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污染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有害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生产性 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煤工尘肺占我国尘肺患者绝大多数.虽然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治,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煤矿有职业病防治院所,并设立职业病房.但尘肺患者并发症多,肺纤维化改变不能治愈,只能治疗并发症.尘肺为终生疾病,必然影响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尘肺是由于肺组织广泛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易并发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心病、气胸等疾病。临床上常表现咳嗽、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 ,其中胸痛的症状较为常见 ,且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 ,故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本资料对 3 2 6例尘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1987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尘肺患者 3 2 6例 ,其中合并胸痛者 116例 ,占 3 5 .5 8% (根据患者主诉情况确定观察对象 ) ,年龄 3 6~ 72岁 ,平均 5 1.41岁 ,116例尘肺合并胸痛患者中I期尘肺 44人 (3 7.9% ) ,I期尘肺并肺功能中度损伤 2 8…  相似文献   

17.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发病人数多,分布范围广,治疗困难。我国现有尘肺患者高达40多万例,每年发病近2万例,其中80%患者仍存活^[1]。目前医学水平还不能使尘肺的纤维化病变得到逆转,对已发病的患者主要采取二、三级预防,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尘肺为终生疾病,必然影响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利用有关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尘肺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尘肺是目前我国危害最重死亡率较高的职业病之一。为探讨尘肺患者病程与死亡率的关系,预测其存活年限,分析肺心病、肺结核等与尘肺死因有直接关系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尘肺患者存活年限的影响程度,为今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就包头市1990年底以前诊断的尘  相似文献   

19.
HLA基因与尘肺及结核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肺与肺结核是各自独立的二种疾病.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尘肺易并发结核.早在19世纪20-30年代已作定论。尘肺并发结核后不仅尘肺很快进展.而且结核病也容易恶化.影响预后,是造成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目前有1/4的尘肺患者死于肺结核。由于尘肺并发结核后患者体内的矽尘与结核菌协同作用引起的组织反应非常复杂,其病理改变,X线征象和临床诊治既不同于单纯尘肺.也不同于单纯肺结核,这种二个病变复合共存的特殊类型疾病.临床上把它单列为尘肺结核。不论先患尘肺或并发结核或原先肺部已有结核病灶(活动结核).而后确诊为尘肺.统称为尘肺结核。  相似文献   

20.
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尘肺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发病人数多,分布范围广,治疗困难。现有尘肺患者高达40多万人,每年发病近2万例,其中80%患者仍存活,煤工尘肺占我国尘肺患者绝大多数。虽然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治,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煤矿有职业病防治院所,并设立职业病房。但尘肺患者并发症多,肺纤维化改变不能治愈,只能治疗并发症。尘肺为终生疾病,必然影响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探讨煤工尘肺患者生活质量同正常人群存在差别,引起全社会重视。为此对焦作市矿区300例尘肺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