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对10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中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均分等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2.影响患者SCL-90得分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医疗费支付方式。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论治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莉  王克勤 《天津中医药》2004,21(3):250-251
老年冠心病由于症状不典型,往往疏于防治。强调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老年冠心病,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中西医多学科理论指导,应对引起老年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问题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敌对情绪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心血管疾病正逐年增加,其中冠心病已成为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不但表现有身体症状,心理症状也很明显。因此冠心病的治疗原则除内科躯体治疗外,还需要消除心理症状,维持疗效稳定,促进康复,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严珠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26-12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有助于提高冠心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予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SDS、SAS和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SAS、SDS评分均下降,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理干预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均<0.01);而SAQ评分与SAS、SDS评分出现相反的变化。心理干预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干预组临床疗效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2=10.904,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现代医学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生后,产生抑郁症状的患者数大约占总发病患者数的33%^[1];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有25%的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症状^[2]。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是指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及对患者一些不恰当认知的纠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病人都针对病情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还要进行介入或者手术治疗;研究组除了进行对症治疗外,还要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远高于该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远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DS平均评分,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确实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心理,医护人员要针对抑郁情绪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研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观察我科住院的2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是通过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对其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使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使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降低、发作的诱因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心理紊乱状态将其分为正常组(n=133)和心理紊乱组(n=167)。采用齐向华教授制订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量化表和相关因素调查表对300例冠心病的中医及相关因素心理紊乱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此300例冠心病患者共有167例(55.67%)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思虑过度状态患者53例(31.74%),其次为烦躁焦虑状态45例(26.95%),郁闷不舒状态31例(18.56%),精神萎靡状态26例(15.57%),惊悸不安状态12例(7.1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有高血压史、对疾病认知程度高以及病程长为冠心病患者合并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并作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施心理护理。冠心病病人存在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3天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恐惧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在术前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的心理,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还接受心理护理,并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屈服和回避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情绪,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和倾向采取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杜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76-176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恰当的心理护理。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治疗的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护理干预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患者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了解,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32例有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疗3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较SDS评分略有下降(62.97±8.32vs65.11±6.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治疗3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较SDS评分显著下降(31.39±6.67VS67.5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0天后治疗组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多(31.39±6.67vs62.9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A型性格冠心病自我心理调节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A型性格是一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展及急性发作中起“扳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冠心病被公认是一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是一特殊人群,冠心病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为此,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很有必要。笔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旨在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提供线索和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