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Architect I2000和DiaSorin LIAISON两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测定的相关性及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分别在两个系统检测三个水平(L1, L2, L3)的25(OH)D质控品,通过Excel 2007软件分析两个系统测定25(OH)D的不精密度。收集266份临床样本进行25(OH)D检测,将样本分成两份在本实验室Architect I2000和DiaSorin LIAISON系统同时进行检测。采用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assing-Bablok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Bland-Altman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不精密度评估中,两个系统(DiaSorin LIAISON vs Architect I2000)三个质控水平(L1, L2, L3)的总不精密度分别为L1: 8.86% vs 7.89%,L2: 5.82% vs 4.67%,L3: 6.66% vs 5.71%。Passing-Bablok和Pearson分析显示Architect I2000和DiaSorin LIAISON间相关系数为r=0.98。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Architect I2000检测的25(OH)D比DiaSorin LIAISON的平均高7.2ng/ml,随着25(OH)D的增高,两者的差值越来越大,最大差值可达43.3ng/ml。结论 Architect I2000和DiaSorin LIAISON两个系统检测的25(OH)D相关性较好。Architect I2000精密度优于DiaSorin LIAISON,Architect I2000系统得到25(OH)D的结果更为准确,与临床诊断更相符。  相似文献   

2.
郑晓艳  马爱国  张辉珍  王智  汪求真  梁惠 《卫生研究》2012,41(3):485-488,492
目的人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测定对于评价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十分重要。本文拟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清25-(OH)D3的方法。方法人血清样本(400μl)用纯甲醇去蛋白,离心后用正己烷进行液-液萃取。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100%甲醇;流速:0.2ml/min。结果 LC-MS/MS的检出限为1.0ng/ml,25-OHD3浓度在6~120n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5%(范围:97.1%~103.4%),RSD为4.7%。分别用LC-MS/MS和放射免疫法检测53例血清样本,两种方法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69ng/ml和20.1ng/ml,LC-MS/MS比放射免疫法(RIA)平均高17.69%(P=0.083)。二者的相关性良好,RIA=LC-MS/MS-3.57,相关系数为0.883。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精确度,易于操作,与放射免疫法相关性好,可用于测定人血清中25-(OH)D3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2[25-hydroxyvitamin D_2, 25(OH)D_2]、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和维生素K_1(vitamin K_1,VK_1)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诊断维生素缺乏症,评估人群营养状况。方法血清标本采用乙腈沉淀血清蛋白,正己烷提取。采用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检测。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d_6-25(OH)D_3、d_7-维生素K_1作为内标定量。结果 25(OH)D_2、25(OH)D_3和维生素K_1分别在浓度为5.0~75.0 ng/mL、2.0~81.5 ng/mL和0.3~12.0 n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分别为1、0.25和0.1 ng/mL,定量限分别为3、0.75和0.3 ng/mL;血清基质中3种维生素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精密度均5.0%、加标回收率为98.5%~104.3%(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25(OH)D_2、25(OH)D_3和维生素K_1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人群维生素D及维生素K_1营养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学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关系,为防治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广西融水县512名6~13岁儿童,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研究对象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22.86±0.41)ng/mL。血清25-(OH)D浓度与性别、身高、体重、BMI呈正相关(R2=0.046,P<0.05)。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2,P<0.05)。各年龄段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布不同,13岁组血清25-(OH)D水平处于正常或充足状态的比例最高,占33.30%;而7岁组最低仅占3.20%,8~9岁组血清25-(OH)D缺乏者较多,分别占61.90%和44.70%。结论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学龄儿童BMI呈正相关,维生素D缺乏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微量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并用于临床常规检验。方法 10微升血清样本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无水乙醇沉淀蛋白再用正己烷萃取,氮气吹干后衍生,复溶后经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定性定量。结果 25-(OH)D2和25-(OH)D3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8和0.9937;批内精密度小于13.2%,批间精密度小于11.9%,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3.6%~109.7%之间;25-(OH)D2和25-(OH)D3的LOD分别为0.1ng/ml和0.025ng/ml,LOQ分别为1.5ng/ml和5ng/ml。在所检测的213份血样中约有6%的儿童的25-羟维生素D低于15ng/ml。结论 本法满足方法学要求,可用于微量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和25-羟维生素D3的测定,对儿科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0~7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体检的390例0~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 D]水平以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分为25-(OH) D充足组和25-(OH) D不足/缺乏组,采用定量超声仪测定儿童骨密度,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研究中所有儿童的血清25-(OH) D平均浓度为(28. 93±3. 40) ng/ml,25-(OH) D不足/缺乏发生率为43. 3%(169/390),25-(OH) D充足组和25-(OH) D不足/缺乏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 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并且两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骨密度Z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相关分析显示儿童血清25-(OH) D不足/缺乏时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清25-(OH) D充足时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P>0. 05)。结论 0~7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25-(OH) D不足/缺乏时儿童的血清25-(OH) 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D改善儿童骨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干血点中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和D3[25(OH)D3]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测定方法。方法干血点经过定量取样,加水超声提取后加乙腈沉淀蛋白,再使用乙酸乙酯:正己烷(2:1,V/V)萃取,氮气吹干后加PTAD试剂衍生,氮吹干后用流动相复溶,使用Waters BEH C18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25(OH)D2和25(OH)D3分别在全血浓度为5~167ng/m L和1.7~167n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LOD)分别为1.5ng/m L和0.25ng/m L,定量限(LOQ)分别为5ng/m L和1.7ng/m L;样品高低两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80%,日内精密度均9%,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该方法需血量少、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胆汁样品中加入氯化钠和乙腈提取恶草酮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负离子MRM模式扫描,定量离子质荷比(m/z)为300.7 Da。结果显示,大鼠胆汁中恶草酮酚质量浓度在63.9~4 473.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0,日内精密度(RSD)为2.29%~4.23%,日间RSD为1.67%~3.27%,回收率为96.87%~99.31%。恶草酮酚的胆汁加标样品于-20℃冻存3 d的稳定性为96.5%~101.5%,冻存7 d的稳定性为86.5%~102.1%。本法样品处理简单、线性范围宽、特异性和精密度好,样品于-20℃可稳定保存至少7 d,适用于胆汁中恶草酮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妇女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变化以及维生素1,25(OH)2D3的疗效。方法测定20例年轻妇女(25~35岁)和20例老年妇女(70~78岁)血清PTH浓度,用RIA方法测定使用1,25(OH)2D3前后VFH的变化。使用RIA方法测定血清1,25(OH)2D和25(OH)D的血清浓度。结果 血清PTH浓度随增龄而升高,使用1,25(OH)2D3后,两组的PTH水平均下降。结论 1,25(OH)2D3能减少老年妇女PTH分泌的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湖南省6~15岁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以及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并探讨中小学生血清25(OH)D水平与视力不良的关联性。方法 2021年选取6个监测县6~15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其血清25(OH)D浓度、视力、身高、体重进行检测,收集白天户外活动时长、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信息。结果 调查的1 987名6~15岁中小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为19.49 ng/ml,其中男生平均含量为20.57 ng/ml,女生平均含量为18.38 ng/ml,男生高于女生(P<0.001);血清25(OH)D含量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1);仅46.7%的学生血清25(OH)D含量充足;肥胖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其他营养水平的学生(P<0.05);白天户外活动不足1 h的学生血清25(OH)D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可活动1 h以上的学生(P<0.001);随着学龄段的上升,学生白天户外活动时长呈减少趋势(P<0.001);视力不良者达49.8%,随着学龄段的升高,视力不良程度呈加重趋势(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