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方法估算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最优规模,提出三大地区政府卫生支出的相关建议,为这些地区优化政府卫生支出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2004-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各个模型及其数据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面板数据模型判别等相关检验。[结果]我国东、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固定效用模型,拟优度较高分别为0. 963、0. 966;中部地区可以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拟优度偏低,仅为0. 084。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其GDP呈现正效应,最优规模为GDP的0. 005、0. 025;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其GDP呈现负效应,为-0. 015。[结论]我国东部地区应保持政府卫生支出与GDP的同比例增长,中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应略高于GDP的增长率,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应略低于其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评价我国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与公平性,为西部地区基层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7年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的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资源配置的效率,并使用集聚度分析探讨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2017年西部地区中,云南、宁夏、广西3省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有效,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 869和0. 791; 2012-2017年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各项资源集聚度均远小于1,而其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数大致接近于1。[结论]西部地区乡镇卫生总体的院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按人口数量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但省际配置公平性的差距较大,部分经济落后省份在乡镇卫生人员的配置上存在不公平。西南地区乡镇卫生院资源的可及性优于西北地区,而其按人口分布的均衡性较西北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同时采用Malmquist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9—2019年,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但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地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结论: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但地区和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明显,部分省市配置的低效率和投入的规模不足问题并存。因此,政策制定和实施者应重视医疗资源配置问题,一方面要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合理布局医疗资源;另一方面要优化资源投入和投入结构,提高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冲  孙炜红  张丹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731-3733
目的探讨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情况,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全国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我国老年人口中身体健康的比重下降,女性身体不健康的比重始终高于男性,且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年龄别间,随着年龄组增大,身体不健康的比重上升;在城乡地域间,城镇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水平始终高于乡村;在地区间,主要呈现出东部地区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与西部地区水平相当,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在扩大;与此同时,婚姻状况的不同也将影响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有配偶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比重最高,丧偶的老年人最低。结论改善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要结合家庭、社会、国家的共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要关注偏远地区女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老年人社会服务工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国2010—2017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分析东部、中部、西部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性,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卫生投入和产出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2010—2017年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变化趋势以及投入产出效率。结果:全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整体较低,东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部,西部最低,且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尤其要加大对中部与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20年中国疾病控制机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预测未来5年全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数量,为加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评价我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采用指数平滑法对疾控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结果]2020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分别为1.38人、1.13人、1.43人、1.76人,人力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为东部>中部>西部,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为西部>中部>东部。通过指数平滑法对2021-2025年疾控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结果为197,128人、201,831人、207,477人、214,067人、221,599人。[结论]我国疾控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未达标,疾控人力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算与分析我国省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方法:运用县级层面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和离散指数法进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测算。结果:2007年开始,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呈全面上升趋势;我国省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省际间以及区域间差异,东部省份的均等化程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省份最低,人口稀疏和欠发达地区的均等化水平普遍较低。结论: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保障欠发达地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全国31个省份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分析目前我国区域医疗卫生供给效率的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提出提高卫生配置效率,完善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建议。[方法]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3-2016年31个省份医疗卫生配置效率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社会、经济及人口等环境因素。[结果](1)调整后各地区综合效率值变化较大,说明环境因素对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较大影响,主要受到地区GDP、地区人口数、城镇人口比例和抚养比等因素的影响。(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之后,我国2013-2016年平均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0. 545、0. 570、0. 574、0. 572。(3)我国区域间医疗卫生供给情况差距较大,其中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结论]目前我国整体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政府应通过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增加技术与人才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供给效率;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规划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医改前后农村村医队伍的配置情况及其公平性和变化趋势,为在"十四五"期间缩小区域性差异,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泰尔指数和聚集度方法分析不同村医人员的在全国31个省(市)公平性分布。[结果]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泰尔指数由2003年的0. 0863下降至2018年的0. 0371;注册护士数的指数由2007年的0. 1099下降至2018年的0. 0706;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村卫生室人员总数的泰尔指数由2003年的0. 0159、0. 0142增加至2018年的0. 0306、0. 0185,且2003-2018年组内的泰尔指数能够解释的比例在70%~85%。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和资源聚集度均是大于1. 5,而西部地区则是小于0. 5。[结论]新医改后村医中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的公平性进一步优化,而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与全部村卫生室人员公平性在恶化。不同类型村卫生室人员组内的泰尔指数远远的大于组间的泰尔指数。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和资源的聚集度大于西部地区的聚集度,并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资源的聚集度高于人口的聚集度,而西部地区资源聚集度小于人口聚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我国不同农村地区母婴保健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于已获得的调查数据,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问卷,确定评价指标,并计算综合得分.结果 母婴保健综合评价涵盖5方面内容,权重依次为产前保健(0.31)、住院分娩(0.27)、产后保健(0.18)、母乳喂养(0.14)、出生缺陷(0.1);产前保健方面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示出区域趋势,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产后家访得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西部地区较东、中部地区明显偏低;纯母乳喂养得分各地区差异较大,但未呈现明显区域趋势;综合得分东(0.9)、中(0.84)、西(0.73)部地区依次递减.结论我国农村地区母婴保健呈东部水平高,中部次之而西部水平差的态势.应加强西部地区农村母婴保健,特别是产前和产后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我国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方法:选取可以反映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的代表性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使用2007~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数据,并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各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评价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结果: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地区之间仍有差异,东西部地区间差异显著.结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以及完善法律法规以缩小区域均等化差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7年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集聚度研究卫生资源的配置公平性,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结果 ]我国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中西部优于东部地区。2017年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为1,总体为弱有效性;在31个省份中,3个省份为相对DEA有效,占比9.7%;4个省份为相对DEA弱有效,技术效率等于1,占比12.9%;24个省份为相对DEA无效,占比77.4%。[结论 ]应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卫生人员激励机制,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评价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省际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etwork DEA模型测度2010-2014年29省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 2010-2014年我国省际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省市效率值有较大差异,其中五年均无效省份达72%,大部分地区医疗硬件产出效率逐年下降,医疗服务产出效率逐年上升。结论我国各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省际间差距较大,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来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新医改下我国地级城市医院的竞争力发展状况,对2012年中国百强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并与2011年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00强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继续增强;强地级城市医院东部地区竞争力最强,苏粤鲁占据半壁江山;指标分析显示,东部地区年门诊量优势明显,高级人才比例普遍下降,东部十强领先,西部十强增速迅猛,而中部十强发展滞后,组间首尾差距大,相邻差距小;中医院式微。由此为地级城市医院如何增强竞争力,摆脱尴尬境地指出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水平。[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职工数、床位数、建筑面积作为投入变量,将社区养老服务年末收养人数、收养照料人天数作为产出变量,测算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结果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平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为0.635、0.661、0.969;11.54%的地区综合效率有效,19.23%的地区技术效率有效,23.08%的地区规模效率有效;东部地区的效率值小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结论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效率整体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现象。政府应合理规划社区养老资源,调整投入与规模,提升社区养老服务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各省份居民健康状况空间分布情况,为促进居民健康状况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PSS 18.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和ArcGIS 10.2软件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本文研究了2007—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均衡的时空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 2007年、2012年、2017年全国平均居民健康状况指数分别为1.311、1.255、1.589,东部地区各省份3年的居民健康指数均大于1.6,表明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各省份3年的居民健康指数均小于1.2,表明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2012年、2017年居民健康指数的全局Moran'sI值分别为0.152、0.137、0.142,说明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结论 2007—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均衡现象存在着区域聚集性,具有明显聚集性的地区主要在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且始终维持着"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式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0年我国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消费情况.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家庭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消费量及过量食盐消费比例,描述不同地区、城乡的分布,比较其差异.共有92 814户家庭纳入分析.结果 2010年我国家庭人均食盐摄入10.6 g/d,城市(9.1 g/d)低于农村(11.5 g/d),东、中、西部地区盐摄入量依次增加,西部农村地区盐摄入量最高(12.5 g/d),东部城市地区最低(8.6 g/d).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膳食指南盐摄入建议量(6 g/d)的比例为72.6%,农村(78.3%)高于城市(63.5%).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我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15年减盐目标(9g/d)的比例为38.1%,农村(44.0%)高于城市(28.8%),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部.结论 2010年我国家庭人均食盐摄入过高,在西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需要制定减盐干预策略,加强健康教育,防控高盐饮食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2020年内蒙古旗(县、区)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为内蒙古妇幼相关政策制定和服务水平改善提供参考。[方法]抽样选取内蒙古6个盟市33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采取TOPSIS和RSR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档。[结果]2020年内蒙古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综合评价各档理论C;值均值分别为优秀0.8873、良好0.6801、一般0.4945、较差0.3240,优秀档是较差档的2.7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综合评价理论C;值均值分别为0.5163、0.6361和0.6989。[结论]内蒙古县级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总体良好,但东中西部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存在差异:西部最优,中部次之,东部最差,县级妇幼健康部分服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国各省区医疗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了解我国医疗资源规划情况,为我国进一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不同省份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比较。研究从《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提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卫生资源的6项指标及其数据,利用DEAP软件测算我国省份之间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结果 DEA总体有效共有11个省份,占全国比例35.5%,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由高到低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而规模报酬则"中部—东部—西部"逐渐递减。结论本研究表明中部地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足,有待改善的现状。省际之间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及区域之间的差异,为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90-2015年全国以及2001-2014年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面板数据,采用Eviews 7.0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结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提高1.04%;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提高1%,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提高1.31%。东部、中部及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显示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东部地收入每增加1元,医疗保健支出增加0.03元;但对于中部地区来说收入增加1元,医疗保健支出会增加0.068元;西部地区收入每增加1元,医疗保健支出增加0.06元。[结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医疗保健支出的重要原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医疗保健支出有显著影响,而中西部省份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