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郄凤岐  郄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25-1726
目的观察针灸足三里合牵正散加味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用针灸足三里,加口服牵正散、和(或)再加六味地黄丸、和(或)再加玉屏风散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加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3.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足三里合牵正散加味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及西药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0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炙综合治疗方法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采用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灸综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78例采用单纯针灸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81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3例,显效16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计灸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激素与针灸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灸、激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来住院及门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人105例。对其按治疗的方案分三组(各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及合并症相当,具有可比性):针灸组;激素组;针灸组+激素组;自就诊起观察病情一个月。结果:针灸组起效最快,有效率与针灸组+激素组相当,均较高;针灸组+激素组起效次之,有效率同针灸组;单纯激素组起效最慢,有效率最低。结论: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且能缩短病程,节约费用,是一种比较好的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敷贴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治疗、针灸、理疗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面瘫恢复时间2组亦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敷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痛风关节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牵正散穴位贴敷;对照组40例,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置针40分钟,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House - Brackman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较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即Bell麻痹,是因局部受风寒刺激或病毒感染导致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水肿或神经受压而引起的.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针灸、物理治疗等.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采用消炎镇痛液面神经阻滞,再配合口服药物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要讨论、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药方剂以玉屏风散为主,辅以针灸,西医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类、碳酸氢钠等,以10d 为1个疗程。结果:30例经1个疗程后治愈,10例经2个疗程后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治疗蕊预后。方法:对8倒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度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度时综合冶疗,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结论: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面神经电图(ENoG)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0%;面神经电图(ENoG):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2%和20%,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0%和5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西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治疗组:针灸、特定电微波治疗仪、中药内服:西医对照组:口服地塞米松、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1次/d.结果 中医治疗组治愈率94%,总有效率为100%;西医对照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结论 中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后遗症少,与西医治疗方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理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急性期应用超短波、针刺放血加火罐治疗,恢复期用电体操疗法。结果 理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3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理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收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β-七叶皂苷钠组(β-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40例、强的松组(强的松加基础治疗)32例。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针灸、理疗等。结果β-七叶皂苷钠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强的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改善,面瘫恢复时间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治疗组:针灸、特定电微波治疗仪、中药内服;西医对照组:口服地塞米松、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1次/d。结果中医治疗组治愈率94%,总有效率为100%;西医对照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5%。结论中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后遗症少,与西医治疗方法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面瘫,又称贝耳(Bell′s)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起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传统治疗方法以中西药物、针灸、理疗为主,治疗时间一般较长,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现有诊断技术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参考。方法:对近20年来现有诊断技术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述。结论:虽然现有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断中,但所有这些方法均在临床诊断上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红外测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检测方法,将其引入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联合面神经阻滞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面神经联合阻滞,同时配合药物口服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痊愈9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以星状神经节、面神经联合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缩短病程,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途径。[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激素、神经营养剂、抗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辨证施治加理疗及针灸。[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牵正散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治疗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有效率95%,较单纯西医治疗的有效率80%,效果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虹 《当代医学》2009,15(34):161-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