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CTLA-4基因(rs926169)多态性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相互作用对Ⅱ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425例,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logistic回归和叉生分析探讨基因和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与T2DM发生的关系。结果 (1)BMI、居住地为农村、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有糖尿病家族史为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2)CTLA-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3)调整协变量后显性模型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5%CI:1.021~2.443),提示携带G等位基因者较未携带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4)叉生分析表明,CTLA-4基因(rs926169)与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在相加模型(P=0.041)和相乘模型(P=0.006)上均有交互作用。结论 CTLA-4基因(rs926169)AG、GG基因型可能为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该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增加了T2DM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TCF7L2,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TCF7L2,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关联研究的文献,用漏斗图检验入选文献的偏倚,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此过程均在软件包Launch Stata11.0上完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1)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共纳入7篇,得到7764例T2DM患者和893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rs2237892位点C等位基因能够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OR=1.300,95%CI:1.234~1.366);CC/TC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基因型(OR=1.453,95%CI:1.279~1.651)。(2)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12篇,共得到114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1003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rs7903146位点T等位基因能够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OR=1.379,95%CI:1.261~1.508),TT/TC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基因型(OR=1.469,95%CI:1.333~1.620)。(3)TCF7L2基因rs12255372位点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研究12篇,共得到12173例T2DM患者和10869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rs12255372位点T等位基因能够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OR=1.381,95%CI:1.275~1.495),TT/TG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基因型(OR=1.463,95%CI:1.337~1.602)。结论 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TT/TC基因型和rs12255372位点TT/TG基因型,以及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CC/TC基因型均能够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CF7L2和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联,并探讨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取349例T2DM患者和300例对照,采用单碱基延伸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基因型进行检测,运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F7L2基因rs12255372位点GT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GG基因型个体的2.049倍(OR=2.049,95%CI:1.107~3.792),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CC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2.619倍(OR=2.619,95%CI:1.609~4.263),rs2237897位点CC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3.066倍(OR=3.066,95%CI:1.870~5.029),饮酒者患T2DM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2.749倍(OR=2.749,95%CI:1.753~4.311)。GMDR分析结果显示,饮酒-rs2237892-rs2237897-rs12255372模型的验证样本准确度(0.657 2)和交叉验证一致性(10/10)均最高。结论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TCF7L2、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存在关联,KCNQ1基因rs2237892、rs2237897位点、TCF7L2基因rs12255372位点与饮酒因素对T2DM发病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对5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URSA组)与10名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进行MTHFR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不同位点突变与URSA的关系。结果测序结果显示,MTHFR基因突变出现在1、4、6、7、10和11号外显子中。除rs1801133和rs1801131两个常见突变外,还检出rs4846051、rs2066462、rs2066470、rs2274976以及在NCBI数据库中尚无突变信息的A1640C突变。两组MTHFR基因rs1801133和rs1801131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仅存在于URSA组。结论 URSA患者与正常人群MTHFR基因rs1801133和rs1801131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脂联素(ADIPOQ)基因多态性与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待产的236例GDM产妇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产后是否发生T2DM, 分为T2DM组和无T2DM组,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检测ADIPOQ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并对rs17366568、rs822395、rs1501299、rs2241766这四个位点进行分型,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IPOQ基因型多态性和产后发生T2DM的关系。结果 ADIPOQ基因rs2241766位点的携带G等位基因与T2DM发生呈负相关(OR=0.71、0.68, P<0.05)。rs2241766位点GT+GG基因型与TT基因型T2DM患者相比孕次≥2、HbA1c>8.5%发生风险降低, 同样孕前BMI>25 kg/m2 T2DM患者更多为rs2241766 TT基因型携带者(P=0.026)。rs1501299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GT+TT)基因型为T2DM患者孕次、HbA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中TBX5基因、MTHFR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单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0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并计算OR(95%CI),利用多因子降维法(MDR)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孕期情绪状态是先天性心脏病可能的环境危险因素,基因-基因交互作用MDR模型筛选中,1阶与2阶交互作用最佳预测模型交叉验证一致性均不高,基因-环境交互作用MDR模型筛选中,最优交互模型是孕母情绪状态、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与TBX5基因rs883079位点多态,该模型的拟合均衡准确性为0.685,检测均衡准确性为0.613,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TBX5基因rs883079、MTHFR基因rs1801133和rs1801131位点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存在关联,MTHFR和TBX5基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孕母情绪状态MTHFR基因和TBX5基因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可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44例T2DM患者和15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其中T2DM患者分为两个亚组,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DM+PAD组)176例和单纯糖尿病组(DM组)168例,检测3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PCR-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位点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统计分析。结果 DM+PAD组MTHFR基因纯合基因型(TT)、杂合基因型(CT)及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1.4%、35.2%和29.0%,均明显高于DM组(分别为5.9%、27.4%和20.6%)和对照组(分别为3.1%、28.9%和17.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HFR基因型C677T多态性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760、1.048~2.755)。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血中Hcy水平显著高于未携带T等位基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能参与了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福建汉族人群TCF7L2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福建省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社区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和对照者298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TCF7L2基因的10个SNPs位点(rs11196205、rs12255372、rs4506565、rs7901695、rs7903146、rs7895340、rs11196218、rs12775879、rs290481、rs6585205)的基因型,采用SHEsis在线软件分析基因型分布频率和单体型,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危险性分析,Andersson Excel表计算相加交互作用指标: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结果 TCF7L2基因10个SNP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向心性肥胖为T2DM的主效应影响因素;HOMA-β在病例组rs290481位点的三种基因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心性肥胖对T2DM起主要影响作用;TCF7L2基因rs290481多态性可能影响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rs1801133和转录因子7类似物2基因(TCF7L2) rs7903146、rs7901695、rs290487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5例2016年7月-2017年12月就诊的太仓地区GDM女性患者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MTHFR、TCF7L2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1801133、rs7903146、rs7901695、rs290487。结果 TCF7L2基因的3个SNP位点分析统计数据为:rs7903146 C/T OR值1. 27,95%CI:0. 51~3. 16; rs7901695 C/T OR值1. 27,95%CI:0. 51~3. 16; rs290487 C/T OR值0. 56,95%CI:0. 29~1. 12,T/T OR值0. 82,95%CI:0. 51~1. 35。MTHFR基因SNP位点rs1801133分析数据为:rs1801133 G/A OR值3. 21,95%CI:1. 93~5. 33,A/A OR值3. 26,95%CI:1. 69~6. 28。结论 TCF7L2基因3个SNP位点rs7903146、rs7901695、rs290487与GDM无相关性,MTHFR基因rs1801133 GA和AA基因型均与GDM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叉生分析法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为CHD的病因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10月在山东省4家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37例CHD患儿及同期住院的132例无CHD及其他畸形的其他疾病患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DNA提取和基因检测;应用叉生分析方法分析CHD致病基因(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环境因素(孕期患病情况)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CC、CT、TT基因型分别占20.44%和36.36%、38.69%和40.91%、40.87%和22.73%,C、T等位基因分别占39.78%和57.58%、60.22%和42.42%,2组患儿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0);叉生分析显示,CHD致病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与环境因素(孕期患病情况)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60,P=0.020),各评价指标:SI=4.85,AP=70%,AP*=79%,RERI=5.64;基于相乘模型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与孕期患病对CHD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