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 (GLT-1) 的表达量和活性状态与吗啡耐受和神经源性痛的关系,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CCI) 模型,以机械性缩足痛阈值 (MWT) 为评估指标,谷氨酸转运体激动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为工具药,观察对大鼠机械痛敏和吗啡耐受的影响;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考察脊髓GL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CI大鼠在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MWT值下降约80%;CCI大鼠单独使用吗啡产生快速耐受,给药第3天与CCI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MWT值已无明显差异,脊髓GLT-1表达也明显下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对痛敏有改善作用,脊髓GLT-1表达明显上调;吗啡伴随头孢曲松钠给药组耐受速度明显减慢,给药6天后MWT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CCI吗啡耐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LT-1表达明显上调。因此,脊髓GLT-1活性变化与神经源性痛及吗啡耐受的形成密切相关,促进GLT-1功能可显著延缓吗啡耐受与痛敏形成。  相似文献   

2.
新近发现阿片类药物的长期应用必然导致胶质细胞的激活,而伴随激活所释放的细胞因子能放大神经元对谷氨酸盐的反应,继而造成阿片类耐受及戒断性痛敏的发生。2005年NATURE的一篇章证明,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头孢曲松),能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传递,推迟ALS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存活率。也有学研究发现,在吗啡依赖的动物模型中,脊髓及部分脑区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表达下凋。提示,吗啡慢性处理可能抑制GLT-1的蛋白合成。而β-内酰胺如是谷氨酸转运体的激动剂,促进谷氨酸的清除,将为预防吗啡耐受及缓解神经源性痛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目的:考察β内酰胺类药物对吗啡耐受模型的影响。方法: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热辐射甩尾法测痛,实验分组(n=6)分别为盐水对照组、吗啡对照组、吗啡+药物不同剂量组,皮下给药,每天三次,比较给药前后动物痛阈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并能预防吗啡所引起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吗啡处理和吗啡戒断对大鼠血清中ACTH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血清中ACTH及皮质醇的浓度;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下丘脑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1)吗啡依赖组大鼠血清中ACTH及皮质醇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戒断d1大鼠血清ACTH浓度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戒断d7大鼠血清ACTH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2)吗啡依赖组大鼠下丘脑GR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0.05),戒断组大鼠GR的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吗啡类物质的长期使用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功能及GR的基因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何萍  莫宁  于洪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0):1206-1211
目的研究吗啡(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制备正常对照大鼠和Mor耐受与依赖大鼠的离体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标本,运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研究Mor耐受与依赖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①Mor(0.1~1.0 mmol.L-1)能可逆性抑制正常对照组大鼠SCG细胞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ast exc itatory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or(0.5 mmo.lL-1及1.0 mmo.lL-1)对Mor耐受与依赖大鼠SCG细胞的f-EPSP的抑制效应明显降低;③对正常对照组大鼠SCG细胞f-EPSP无影响的纳洛酮(Nal,0.1 mmol.L-1)能增加Mor耐受与依赖大鼠SCG细胞的f-EPSP。④Mor耐受与依赖组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和SCG细胞的膜电位(RMP)和膜电阻(Rm)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or耐受与依赖大鼠的交感神经节的快兴奋性突触传递形成了对Mor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头孢曲松及其类似物是否具有对抗吗啡耐受及依赖作用和头孢曲松对抗吗啡耐受的量效关系,本文采用小鼠热板舔足模型及纳洛酮戒断模型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替安等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观察,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100 mg.mL-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在吗啡形成耐受模型后第10天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PMAP)分别为74.95%和65.94%,与生理盐水组(22.99%)比较具有显著性。100和50 mg.kg-1头孢曲松对戒断实验小鼠30 m in内平均跳跃次数为3.8和3.6,与对照组(20.9)比较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100 mg.kg-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对吗啡诱导的耐受和躯体依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头孢曲松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吗啡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与吗啡联合使用对吗啡依赖性及镇痛耐受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吗啡依赖性小鼠模型及热板实验,评价单独使用吗啡(2.5 ml.kg-1)以及联合给药(吗啡2.5 mg.kg-1+TTX 0.5μg.kg-1、吗啡2.5 mg.kg-1+TTX 1.0μg.kg-1)对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及镇痛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可以抑制吗啡依赖性小鼠戒断后体重的丢失,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小鼠纳洛酮催促后的跳跃反应,抑制小鼠热板实验的潜伏期时间的增加。结论:TTX与吗啡联合用药可以抑制吗啡的依赖性与镇痛耐受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吗啡耐受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δ阿片受体-1(DO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防止吗啡耐受的相关机制。方法建立PC-12吗啡耐受细胞模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MP含量、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DOR-1和NR2B表达,观察吗啡、氯胺酮及吗啡与氯胺酮联合作用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10μmol.L-1吗啡作用于PC-12细胞48 h,cAM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成功建立了吗啡耐受细胞模型;②小剂量氯胺酮(0.5μmol.L-1)能防止吗啡耐受发生;③吗啡耐受细胞DOR-1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NR2B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小剂量氯胺酮(0.5μmol.L-1)对DOR-1和NR2B表达无影响,但可逆转吗啡引起的DOR-1表达下调以及NR2B表达上调。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可防止吗啡耐受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吗啡引起的DOR-1表达下调及NR2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与吗啡依赖和耐受的关系,为一氧化氮合酶制剂在吗啡戒断的临床治疗中提供依据。方法:介绍一氧化氮影响吗啡戒断的原理及几种常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大鼠吗啡戒断综合征中的作用。结果:一氧化氮参与了阿片类药物依赖和耐受的产生和发展。结论: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可有效治疗吗啡脱毒综合征,但也应充分考虑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