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技术在困难节育器(IUD)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2010年,对常规取器失败的244例均经B超、X线、宫腔镜检查后,选择相应的宫腔镜和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困难IUD中部分嵌顿146例,断裂、残留71例,盆腹腔异位27例。其中12例合并子宫肌瘤使IUD扭曲变形。嵌顿的146例中宫腔镜取出120例,腹腔镜取出20例,另6例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取出;71例断裂残留IUD中宫腔镜取出66例,1例腹腔镜取出,另4例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取出;27例盆腹腔异位IUD中,25例在腹腔镜下取出,2例中转开腹。5例肠管损伤,均为IUD嵌入肠管浆肌层,其中1例开腹修补,4例在腹腔镜下修补。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能直视宫腔和盆腹腔情况,取出困难IUD,达到治疗目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宫内节育器异位时有发生,通常采用开腹手术取出。我院1999年11月~2005年9月有9例异位宫内节育器经腹腔镜取出或辅助取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内节育器膀胱及尿道异位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至膀胱及尿道报道极少。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我们先后收治IUD膀胱异位4例,尿道异位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宫内节育环(IUD)放置过久以及绝经后子宫萎缩,宫颈狭窄,会给IUD取出带来一定困难,为避免在常规取环术中过度牵拉对子宫的损伤和引起出血,我院对24例绝经患在常规取环失败后,采用宫腔镜检查,并取出IUD,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因其避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而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长效避孕工具,使用率占多种避孕措施的46.3%。随之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包括月经紊乱、带器妊娠、IUD迷路等,常常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IUD迷路包括IUD尾丝迷失、IUD粘连、断裂、嵌顿和穿入或穿出子宫等,致使常规取出IUD困难。近年来,笔者利用宫腔镜、腹腔镜处理迷路IUD,收到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长效、可逆等特点,目前是我国育龄妇女首选的避孕方法,使用最为广泛,然而因IUD使用超过放置时间或绝经后未及时取出,或因IUD变形、尾丝脱落、嵌顿、断裂等造成取出困难。B超明确IUD的类型及位置、宫腔形态及大小等[1]。现将本院经常规方法取器失败,后在B超监测下用胆石钳取出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9月~2005年3月经常规方法取器困难失败者共102例,年龄28~66岁,放置IUD 2~30年。绝经妇女56例,绝经1~21年,有生育要求者19例,因并发症要求取出者27例。1.2方法:未绝经妇…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 (IUD)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 1~ 2 0 0 1 12我院收治的由外院转来的反复取环失败 1次~ 12次的IUD并发症 5 5例 ,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诊断处理。 结果  5 5例全部成功取了异常或异位IUD ,其中 4 5例变形、断裂、嵌顿、残留在宫腔的IUD在宫腔镜下手术取出 ;1例断裂残留嵌顿于子宫肌层的金属IUD中转开腹在X线透视指示下取出 ;9例异位盆腔腹腔的IUD在腹腔镜下取出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诊断处理IUD并发症具有诊断明确 ,手术成功率高 ,创伤小的优点。对有宫腔取环术失败史、宫腔占位病变、盆腔摄片与妇科B超揭示环形与位置异常及绝经后子宫萎缩者 ,应常规在宫腔镜下取环。IUD异位盆腔腹腔者应选择腹腔镜取环。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避孕已有百年历史,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节育措施之一,随着宫内节育器(IUD)的广泛使用,因IUD迷路是指RID离开了正常位置,或虽位置正常,但宫颈狭窄或阻塞、断裂、残留、嵌顿等造成IUD取出困难的情况增多.宫腔镜下取器可解决许多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疑难病例.笔者对24例利用宫腔镜取出IUD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穿孔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最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因放置IUD致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国外为0.08%,国内为0.02%~0.88%,放置IUD发现子宫穿孔最短时间为12d。但报道术时发生子宫穿孔致节育环异位甚少。本文对我市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例,于剖宫产后、哺乳期、未恢复月经在术时发生子宫穿孔致IUD异位进行分析,以期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放置IUD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IUD异位是指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子宫肌壁间)或异位于子宫外(膀胱、直肠、卵巢、输卵管、阔韧带、盆腔,甚至腹膜外等)。IUD异位可以出现避孕失败后妊娠、出血、疼痛、脏器及组织损伤和盆腹腔炎症,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了1例IUD异位至子宫峡部的病例,通过对IUD异位相关知识进行简要的文献复习,探讨IUD异位相关高危因素及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1.
背景和目的: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中广泛应用,通常经过腔内介入手段取出。对于腔内取出失败或超回收时间窗的滤器,可考虑手术取出。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开放手术取出IVCF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7例IVCF置入后行开放手术取出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开放手术前行介入尝试取出的中位次数为1(1~2)次。结果 所有滤器均全部取出,技术成功率为100%,滤器置入中位时间为20(5~48)个月。其中,Aegisy滤器8例(29.6%),Denali滤器1例(3.7%),Cordis滤器10例(37.0%),Simon滤器1例(3.7%),Celect滤器3例(11.1%),Tulip滤器4例(14.8%)。1例(3.7%)滤器位于肾静脉上下腔静脉,1例(3.7%)位于肝后下腔静脉,25例(92.6%)滤器位于肾静脉下下腔静脉。术中,2例(7.4%)于滤器回收钩处留置荷包缝合线,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通过直接钳夹回收钩取出,取出后进行荷包缝合;2例(7.4%)未阻断下腔静脉血流,将滤器直接回收至血管鞘后行荷包缝合;1例(3.7%)阻断双肾静脉及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1例(3.7%)分别阻断滤器远端下腔静脉、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血流,21例(77.8%)阻断滤器远近端下腔静脉血流,然后通过切开下腔静脉前壁进行滤器取出,取出后进行血管壁连续缝合。手术平均时间为(224.15±23.85)min。围手术期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或症状性PE发生,无心肺系统并发症,无伤口感染。1例(3.7%)出现腹痛伴血性胃液,1例(3.7%)出现血尿,均保守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前血红蛋白平均为(128.59±15.05)g/L,术后为(110.56±22.15)g/L,6例(22.2%)术后输入悬浮红细胞400 mL,未见致命性大出血及休克。中位术后住院时间9(8~12)d。结论 尽管开放手术滤器取出手术难度较大、技术十分复杂,但滤器取出是安全可行的。术前充分利用CT判断滤器及其回收钩的位置,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通过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内各种避孕措施中,使用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约占40%。临床证明,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取出后不影响生育,深受广大妇女欢迎。随着IUD的广泛使用,因断裂、残留、嵌顿等造成IUD取出困难的情况也增多。我们采用官腔镜下定位取环后,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IUD取出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腰段骨折术后患者行内固定取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小切口组,每组20例。传统组经原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小切口组在C臂X线机下定位或体表触摸定位取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64.6±13.1)min,手术切口(14.0±3.1)cm,术中出血量(310±160)ml,术后体温(38.6±1.2)℃,24 h VAS评分(8.4±0.5)分,住院时间(7.1±0.5)d。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0.2±10.2)min,手术切口(4.1±0.7)cm,术中出血量(68±15)ml,术后体温(37.3±1.1)℃,24 h VAS评分(5.2±0.6)分,住院时间(3.0±0.2)d。两组手术效果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内固定取出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取出内固定有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疼痛程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取出原因及影响因素,提高继续使用率。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自愿要求取出曼月乐的111例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取出的原因和放置曼月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1)111例患者年龄22~54岁,109例一次取器成功,2例因为节育器异位在剖宫产切口憩室处,门诊取器失败,收入院行宫腔镜下宫内节育器取出。(2)26例(23.42%)为到期取出,其中13例取出后再次放置曼月乐,5例取出后改放置其他宫内节育器;62例因症取器,占55.86%,其中34例(30.63%)是由于闭经问题;20例(18.02%)因计划妊娠取出;3例(2.70%)因异位或下移取出。(3)无带器妊娠病例。结论 LNG-IUS因症取器比例较高,患者主要不能忍受闭经带来的焦虑;应做好宫内节育器放置前患者的咨询,并加强放置后随访,积极防治置器后的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并未纳入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本文分析笔者医院日间手术和常规住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临床特征、中期结局和住院费用构成,探讨将日间模式应用于这一术式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229例患者资料,其中,91例患者采用日间模式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日间模式组),138例常规住院行滤器取出术(常规住院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并使用结构变动分析法统计费用明细。结果:两组间抗凝血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明显差异(均P<0.05),但均值都位于正常范围内,其余基线特征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与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有明显差异(均P<0.05),日间模式组所有患者均在48 h内出院,中位住院时间1.6 d,常规住院组最长15 d,中位住院时间6.0 d。日间模式组住院人均标准金额22 547.1元,比常规住院组减少...  相似文献   

16.
宫内节育器膀胱内异位(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节育器 (IUD)异位时有报道 ,但进入膀胱者少见。我院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IUD异位于膀胱腔内者 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2 6~ 41岁 ,平均 2 9.6岁。哺乳期放置 IUD4例 ,人工流产后放置 1例。从放置IUD至发现其异位的时间为 1 6个月~ 7年。有下腹部疼痛 2例 ,尿频、尿急、尿痛 4例 ,伴膀胱结石 1例。金属单环 IUD 2例 ,T形铜质 IUD 3例。1 .2   诊断与治疗4例以下尿路感染就诊 ,1例在定期检查 IUD时发现异位。 5例均经膀胱子宫 B超、X线摄片以及膀胱镜检查后确诊。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漏斗胸Nuss术后钢板取出手术的改进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64例漏斗胸Nuss术后钢板取出,27例为双侧切口,其中双侧固定片18例、单侧固定片9例,包括2例肋骨骨痂包绕成骨、2例严重漏斗胸;37例为单侧切口。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平卧位,选固定片侧原手术侧切口,将固定片外露出皮肤后去除,再使用骨科旋转器将钢板向外稍扳直后,向下沿着钢板弧度将钢板拉出。结果手术时间10-75min,平均21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为15ml。2例(3.1%)术中出血量〉400ml,为钢板固定片骨痂形成,术中损伤肋间血管导致出血;1例(1.6%)钢丝遗留再次手术去除;4例(6.2%)术后少量气胸,2例(3.1%)术后术口感染,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1—13d,平均2.5d。术后1年取出钢板2例(3.1%),术后2年3例(4.7%),术后3年59例(92.2%)。2年内拆除钢板原因为患者对钢板过敏致钢板外露(4例)和钢板严重移位(1例)。64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6.8月,所有患者均保持同术前相近的良好漏斗胸畸形矫正效果。结论漏斗胸Nuss手术患者钢板多在3年后去除,通过改良Nuss术后钢板取出手术方法,采用固定片侧原手术侧切口,将固定片外露出皮肤后先去除,然后将钢板向外稍扳直后沿钢板弧度不翻转钢板向下将钢板顺原位取出,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指细小金属异物取出术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115例(130指)长度在6mm以下的金属异物行取出术。结果125指细小金属异物顺利取出,5指小于2mm的针尖金属异物在骨内较深且接近或已经在髓腔内,告知患者取出风险后,患者拒绝手术取出。结论术前缜密的病情判断,准确的定位,术中充分止血,仔细认真的操作,可顺利取出手指细小金属异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肌骨超声引导下取出骨折内固定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需取内固定物的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内固定取出,实验组采取肌骨超声引导下取出骨折内固定物,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指标水平均升高,但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骨感染、皮下积血、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下取出骨折内固定物相较于传统骨折内固定取出,不仅能够提高临床应用效果,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恢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月2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使用的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4例患者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按Constantand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2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钢板取出后无再次脱位。15例患者取出钢板,取出时间为术后10~24个月,平均为15个月。内固定取出前肩关节功能评分(78.2±8.6),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功能评分(98.5±2.2)。内固定取出前后肩关节功能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治疗方法,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患者损伤小、可早期活动等优点,但因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肩关节功能,遂建议术后早期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