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医师学习ICD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聂铁屏 《中国病案》2001,2(1):31-31,37
一、ICD是国际标准 卫生部1981年批准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1990年颁发了全国统一的,注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医院病案首页”,1991年开始实施。并决定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统一使用ICD-9为原则的统计报表。ICD是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合作项目之一。应用范围已大为扩展,除流行病学以外,还应用于病案的索引编码编制和检索。有关卫生服务计划、检查和评价。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将ICD做为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病案首页中疾病诊断填写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弘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7):102-103
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卫生部统一我国医院病案首页疾病诊断采用的疾病分类编码。ICD-10对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而疾病诊断的书写标准化、规范化与疾病分类的准确性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是国际上公认并共同使用的统一疾病分类法,是国际卫生信息的标准分类,目前使用的是第十次修订本即ICD-10。  相似文献   

4.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是世界各国间统一且通用的疾病分类标准,1992年ICD-10版公布。并于2002年在我院病案的疾病编码中广泛使用。与ICD-9比较,ICD-10对精神病疾病的编码,作了很大改动。其划时代的进步是接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Ⅲ)的作法,对每种精神疾病都列出了诊断指标和鉴别诊断要点。因此,要实现全面准确的编码,病案分类管理人员必须按照ICD-10关于精神疾病的分类标准,认真研究分析诸多因素对准确编码的影响,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时间的参考资料。正如ICD-10具体内容一样,精神疾病分…  相似文献   

5.
杨杰  张静  彭清莲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109-111
为了使临床医师尤其是年轻的经治医师、总住院医师、研究生以及实习医师们,对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其作用有更全面认知,从而更准确地书写病隶首页中的出院疾病诊断。阐述ICD-10主要编码与出院主要疾病诊断选择方法,突出体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及重要意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是医院临床、科研、教学中索引查询所需病案的重要工具,病案首页中疾病诊断的准确填写是查询到有效信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1 国际疾病分类(ICD)简介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简称ICD是目前国际上共同使用统一的疾病分类法.是世界卫生组织主要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我国自1987年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在2002年1月1日启用ICD-10.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国家标准局也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作为我国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黄丽娟 《大家健康》2016,(12):279-280
病案统计分类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其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ICD-10即《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其也是当前我国常用的病案编码方式。本文从ICD-10编码的工作模式出发,对ICD-10编码在病案统计分类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医院病案统计分类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文达 《中国病案》2009,10(4):33-34
目的 了解ICD-10中对某些肿瘤性疾病适用于双重分类即星剑号编码。但临床医师在住院病案首页上往往不将肿瘤和它引起的疾病联合填写,对编码造成一定难度。方法 编码人员分类编码时,要参阅病案实际内容进行编码。结果 确定与肿瘤相关联的疾病,根据ICD—10规则给予双重分类,并按照卫生部规定以剑号编码作统计上报。结论 编码员一定牢记不能只看病案首页上书写的诊断进行编码,否则容易产生编码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佘颖  宋萍 《中国病案》2013,(10):18-19
目的 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编码原则对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的编码进行质量分析,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方法 对近2011年-2012年出院的108363份病案进行随机抽样,得到病案4335份,对疾病编码进行逐一核查.结果 4335份病案中有261份存在编码错误,按病案份数计算的错误率为6.0%.结论 编码人员应加强医学知识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广度与深度,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编码员素质对ICD编码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丽君 《中国病案》2004,5(12):38-38
目的提高病案编码人员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保证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实施ICD-9(10)中的经验与教训.结果编码员提高自身素质,学会阅读病案,灵活应用ICD仍将是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核心问题.结论疾病编码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严格遵守ICD编码原则,克服不足,是搞好疾病编码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四面八方     
《中国病案》2008,9(3):F0002-F0002
中国医院协会曹荣桂会长新年寄语;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7届全国学术会议征文;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举办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技能认证考试通知;病案管理人员职称晋升考试增加ICD-9-CM-3手术操作分类试题;医生联名签字急救病危产妇;疾病分类编码参考书《ICD-10难点要点剖析》;  相似文献   

12.
国际疾病分类10应用导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of diseases,ICD)是目前国际上共同使用的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是国际标准分类,也是我国有关疾病与代码的国家标准。在我军医院启用ICD-10之际,本文就ICD-10与ICD-9的主要区别、基本内容与操作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医务人员正确应用ICD-10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中疾病诊断的书写,使疾病诊断的书写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方法将ICD码字典库嵌入医院HIS系统中医生工作站的电子病历模块中,采用ICD-10疾病诊断规范病案疾病诊断书写,不断补充完善ICD码字典库。结果我院病案的疾病诊断名称更加规范、统一,为病案首页提供更加完善、可靠的基本数据内容,实现网络信息数据共享。结论病案疾病诊断的书写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疾病诊断能够提高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加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医院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病案管理也就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疾病和手术术式的编码尤其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1]。目前疾病分类采用的是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方法即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而手术的分类方法采用的是ICD-9-CM-3编码的分类方法。肝癌是一种危险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其分为肝血管肉瘤、原发性肝癌、腺癌、肝母细胞癌等,而原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的基础知识培训,有利于临床医师掌握疾病诊断与手术名称书写的规范化,以提高病案首页疾病诊断与手术的编码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使临床医师掌握正确书写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为今后科研资料的准确查询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颖  骆颖  王玥  张然  张阳  刘春玲 《中国病案》2014,(11):33-34
目的: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编码原则对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的编码进行质量分析,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出院病案960份(每月80份),对疾病编码逐一核查。结果960份病案中存在疾病分类编码错误73份,占7.6%。其中2013年5月错误率为13.8%,2014年4月错误率为5%,错误率基本呈每月下降趋势。结论编码员应加强对疾病分类细则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合并编码原则的理解,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正确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分类ICD-9-CM-3的编码方法、提高编码准确度和专业水平,对当前医院信息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系统性的继续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应熟练掌握ICD-10和ICD-9-CM-3编码规则,并不断积累相应临床医学知识,以提高自身编码水平。编码员应做到“一个基础,六个多”:以国际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编码规则为基础;多阅读病案,多与临床医师沟通,多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多翻书检索查询ICD编码,多总结编码经验,多跟踪医学及ICD编码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8.
ICD-11糖尿病编码主要分类于第5章内分泌、营养或代谢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分类于第18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新生儿糖尿病分类于第19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糖尿病并发症的编码一部分分类于第5章内分泌、营养或代谢疾病,另一部分则根据并发症发生的解剖部位和疾病性质分类于对应的其他章节。ICD-11在ICD-10的基础上增加了扩展码来表述解剖部位、严重程度等信息,还增加了预组配、后组配、簇编码的编码组合,更新了ICD的编码结构。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两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ICD-11编码规则在ICD-10的基础上扩充了临床分期、分型及解剖部位等信息。编码员要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让临床医师完善住院病案首页的诊断信息,才能更好地满足ICD-11编码的需要,为将来ICD-11在卫生医疗领域的推广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病案》2006,7(12):2-2
为不断提高国际疾病分类的有关知识和编码技能,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技能认证管理办法,凡通过考试取得国际疾病分类ICD-10技能认证证书的同志,需参加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的继续教育,获取继续教育的学分并于两年内进行一次注册,两年内必须取得继续教育的20学分方可注册。(管理办法详见2006年《中国病案》杂志第9期或中国病案网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填写,提高HQMS网络直报信息质量。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疾病主要诊断填写要求及选择原则。按照《广西病历书写规范》标准进行首页质量分析,根据HQMS的上报病案首页数据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信息网络直报病案首页填写的质量。结果12367份病案中,有缺陷的病案首页累计2819例,占22.80%。缺陷包括基本情况16.99%、出院诊断填写20.01%、手术、操作填写21.67%、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8.90%、三级医师签名不及时28.80%、其他错误3.62%。结论采取对临床医生、病案编码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建立院科两级病案首页质量监控体系、增设病案质量控制岗位等措施,可以提高病历首页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