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让儿保医生对儿童心理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心理门诊开设以来的365名儿童就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4∶1,就诊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以家住城镇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占多.不同年龄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小于6岁组的儿童主要就诊原因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等;6~12岁组的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就诊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在学龄期就诊的患儿较多.结论:要想全面了解儿童心理问题,必须提高儿童家长的认识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复诊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复诊情况.[方法] 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 1999年-2001年新增咨客的资料.[结果] 复诊率为 46.59%,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咨客的复诊率( 59.00%)最高.30-49岁咨客复诊率较高, < 10岁和≥ 70岁咨客的复诊率较低.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和病种的咨客的复诊率不同.文化程度是影响复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针对咨客的社会文化背景采用个别化的心理治疗,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可能能提高咨客的复诊率.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门诊复诊咨客的人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复诊咨客的人群特征,及其影响复诊的因素。方法对573例咨客的复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咨客复诊率为31.4%。各年龄段、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病种的复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男女咨客的复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影响咨客复诊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教育程度、户籍和病种。结论复诊咨客具有区域文化差异性,应针对咨客具体特征采取灵活的心理干预方式,以提高复诊率和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方忠  邢葆平 《浙江医学》2007,29(9):958-960
心理咨询门诊接待的咨客基本具有某些心理问题,多数表现为抑郁、焦虑以及躯体方面问题。目前国内对咨客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基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但该量表存在一定的评定偏差[1];而有关咨客心理问题与其人格特点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咨询工作不可避免的成为儿童保健门诊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本院儿保心理门诊2000年3月~2001年10月接待的226例病例作一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儿童时期心理问题的临床特点,以供儿童心理咨询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咨询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咨询手段和适应证.方法 收集并统计分析2002~2005年1023例初次在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咨询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咨询者主要以神经症和一般心理问题较多,年轻人较多.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健康、家庭关系、恋爱问题、夫妻关系、人际关系、性问题、躯体不适、情绪问题等,且在性别、年龄中分布不同.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涉及问题广泛,以轻度精神障碍和一般心理问题为主,不同于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综合医院应开设并加强心理咨询门诊,提高对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以适应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目前我市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早期干预措施,为开展儿童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我们收集了2001年1 月-2002年12月儿童心理门诊201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儿童共  相似文献   

8.
朱宏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88-2889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门诊咨客的特点,提高心理咨询门诊的针对性,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方法对2006年7月—2009年7月在我中心心理咨询门诊有完整记录的162例咨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2例咨客中,精神障碍者25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者137例。精神障碍类型:精神分裂症9例,抑郁症12例,器质性精神病4例。心理问题分布:与慢性疾病相关46例,与家庭成员相关38例,与财产经济问题相关59例,与社会因素相关21例。仅18例(11.11%)不伴随全身慢性器质性疾病。结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门诊以中老年人居多,心理问题的涉及面较广泛,应进一步完善规范社区心理咨询门诊,提高医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8年内在本院心理咨询门诊观察到的4173例心理咨询病例,发现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有变态心理或精神疾病的病例占87.54%,而有心理问题的健康人仅为12.46%;神经症在心理咨询中最为多见;儿童、青少年咨询病例多于其他年龄;中、老年的心理咨询有其特殊性。作者认为,中国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是医学心理咨询,其模式、内容与国外完全不同;心理咨询的治疗应是综合性的;心理咨询在精神病二级预防中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心理咨询的原因.方法:对535名心理咨询儿童的性别、年龄、就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35名儿童咨询问题范围广泛,以学习困难(23.9%)、适应不良(14.6%)和语言问题(7.9%)为主,咨询的问题在不同年龄组分布不同,有显著性差异(X2=309.15,P<0.01).结论:儿童心理咨询所涉及的问题在年龄上有差别,学习困难是目前咨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门诊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法差异以每组5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儿童保健护理干预)和观察组(联合儿童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患儿病情治疗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无改善患儿1例,对照组病情无改善患儿8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应重视儿童心理状态,采取阶段性检查可更及时、全面了解儿童心理问题,通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帮助患儿控制/改善心理问题,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晓琴  周春秀  章洋 《安徽医学》2006,27(4):284-286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前瞻性调查的方式收集和分析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2004年8月~2005年5月新增病例资料。结果共992例,男性542例,女性450例。不同性别患者在年龄分布、婚姻状况、文化、职业、病种、病程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门诊常见疾病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同性别的患者显示出不同的临床特征。对女性患者需要更加注意分析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我市儿童心理卫生现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群体调查和门诊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心理问题有年龄的差别,婴幼儿组以睡眠和语言发育障碍为主;学龄期和青少年则以行为和情绪障碍为主。小学儿童恐怖、冲动倾向最多,社交焦虑其次,以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为主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44.96%,严重率达9.75%。中学生以多动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为多,前者男多于女,后者女多于男,发生率为51.23%。结论:儿童心理偏离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发生率如此之高,需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强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干预和治疗水平是医务人员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护患之间的沟通实质上是帮助病人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是能帮助病人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躯体的健康并不等于真正的健康。在我国心理咨询业比起发达国家发展还很缓慢,大部分人对心理咨询的目的及意义还普遍存在许多不解甚至误解。心理咨询门诊是与社会联络的特殊服务窗口,当咨客迈入心理咨询中心的大门,受到接待的首先是导医护士,门诊导医护士是心理医生与咨客之间联系的纽带,因此,作为导医护士掌握好与咨客更高的沟通技巧,科学的方法显得特别重要。有助于咨客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下面就导医护士与咨客沟通技巧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点,从而为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在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已诊断为ADHD的病例里随机抽取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ADHD儿童各30例,另在儿童保健门诊抽取30名智力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4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分析4组儿童的11个分测验得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亚型的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该根据智力结构的不同,对不同亚型的ADHD儿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市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专科工作开展初期的临床特点及后续工作方向。方法分析本院儿童心理行为专科初建3年资料,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果 3年间共建立儿童病历993份。所建病历数逐年明显增长;来诊儿童年龄范围广,涉及9个月~18岁6个月的多个年龄段;来源地有本地区的,也有外地区的;就诊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以多动障碍、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教养咨询和情绪问题为多。结论设立地区性的儿童心理行为专科是必要的,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今后应重点关注常见多发心理行为问题诊治以及心理亚健康儿童的心理保健,建立咨询-诊断-治疗-再咨询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并进一步开展心理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参照国内有关研究,采用自制“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表”,以问卷方式对青岛市2所幼儿园344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单项检出率为6.1%--63.4%;20项单项检出率平均为29.2%,超过30%的7项;3岁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率为19.6%、4岁为15.6%、5岁为14.0%、6岁为13.6%,随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减少的趋势;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在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低及家庭不同教育方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存在着广泛性和严重性,且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性别的差异;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同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及家庭不同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方竞红 《中外医疗》2007,26(24):74-75
从咨客一走进咨询室,咨询员与咨客之间的交流就已经开始了.在咨询交流的过程中咨客往往会出现沉默与多话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沉默与多话对于提高咨询交流的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来访者基本情况,对我院心理卫生门诊近4个月来访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来访者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年龄分布以青少年为主、心理问题分布主要为神经症、癔症及一般心理问题.综合医院心理卫生门诊工作人员应根据来访者的年龄、职业等方面特点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童临床心理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在8-17岁的焦虑障碍患者146例,依据年龄、性别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 SCARED )及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正常状况评定量表(青少儿版)( DAWBA),评测各组焦虑障碍患儿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轻度焦虑患者位列前三位的临床症状分别为睡眠困难、担心、坐立不安;中度焦虑障碍前三位临床症状分别为心慌出汗、坐立不安、紧张;重度焦虑障碍前列位临床表现分别为各种疼痛、呼吸困难紧张及考试遗忘。经统计分析女生广泛性焦虑与社交焦虑维度评分高于男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高年龄组分离焦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低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对焦虑症状无交互影响。结论: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焦虑症状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儿童分离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广泛性焦虑和社交焦虑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发生在青少年期,而焦虑障碍的性别差异随年龄渐显,说明年龄、性别对焦虑障碍的影响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