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在儿童中的应用。方法对14例X线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下简称X线造影)诊断为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进行了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以下简称核素膀胱显像)。结果X线造影低估了患儿肾内尿返流的发生,核素直接法膀胱输尿管返流显像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结论怀疑有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应首选核素膀胱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2.
侯叔康  裴勒珍 《四川医学》1993,14(8):480-48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CDFI)是直观诊断瓣膜返流的理想技术,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23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冠心病伴二尖瓣返流产生的病因和对返流程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V级3侧.结果 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V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 d.结论 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改良L ich-G 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用改良L ich-G 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Ⅴ级3侧。结果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Ⅴ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 d。结论改良L ich-G 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返流病人基本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收缩期左房内可探及到返流信号,不同二尖瓣返流病人具有不同的返流信息。本文对73例二尖瓣返流病人返流形态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不明显的瓣膜关闭不全引起的返流,采用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从心脏形态结构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面往往难以确诊;脉冲式多普勒对瓣膜返流虽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是单线单点取样,对轻度或偏心性的返流不仅费时且容易漏检,或由于取样容积的三维特性误取二维切面外的邻近血流造成假阳性。彩色多普勒可提供直观的血流空间信息,对返流的探测,特别是对轻度、偏心性返流的探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本文报告17例轻度、偏心性二尖瓣或(及)主动脉瓣返流的彩色多普勒诊断。对象和方法病例来源:患者17例,男性8例,女性9  相似文献   

7.
小儿胃食管返流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虹 《医学文选》2001,20(4):534-536
小儿胃食管返流 (gastroesohpageal reflux,GER)是指由于小儿食管下端功能障碍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从胃返流入食管。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近年来 ,对于小儿GER的诊断 ,国内外均做了较多的研究 ,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1 胃食管 X线钡餐造影  此方法可显示胃食管连接处的解剖结构是否异常 ,如食管裂孔疝及钡剂返流过食管部位的高度和频率 ,食管对返流物的廓清能力 ,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根据返流高度可划分为 级 :返流钡剂仅在食管末端 ; 级 :返流达气管隆突以上 ,但没有进入颈段食管 ; 级 :返流进入颈段食管 ; 级 :无约束…  相似文献   

8.
黄承  张启高  周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1):1041-1041,1043
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3年11月,对经超声心动图(TTE)诊断、手术证实的37例非风湿性二尖瓣返流(MI)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核素显影在诊断成人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肾瘢痕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间接法膀胱造影(IVRC)在诊断成人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及肾瘢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92例经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IVRC诊断为VUR者,将其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诊断、尿培养、肾动态显影有无肾瘢痕、返流曲线角度、排泄性膀胱输尿管造影(VCUG)及双肾B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位素99TcmDTPA肾闪烁显像及IVRC诊断为VUR的患者中尿路感染占68.5%(63/92例),明显高于慢性肾脏疾病(CKD)31.5%(29/92例,χ2=18.003,P=0.000),肾闪烁显像提示肾瘢痕在UTI组和CKD组分别占54%和55.2%,而B超提示肾脏形态失常的在UTI组和CKD组分别为7.9%和21%,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31.231,P=0.000和χ2=7.32 3,P=0.007); 5例经IVRC诊断为VUR的患者同时行VCUG检查,其中3例提示有VUR(返流等级均为Ⅰ级),相符率60%;尿路感染组细菌、支原体、真菌感染分别占50%、38%和12%,前两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4.26,P=0.000和χ2=7.68 3,P=0.006); 结论 99TcmDTPA肾闪烁显像诊断肾疤痕和IVRC诊断VUR的敏感性分别高于B超声检查和VCUG.尿路感染患者VU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KD患者,提示反复尿路感染与VUR形成有关.目前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细菌和支原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超声造影在诊断膀胱输尿管返流病变中的初步探讨。方法:对25例反复尿路感染,临床怀疑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进行声学造影。结果:25例患者中,22例(40条)输尿管内,2例肾盂肾盏内可见造影剂微泡,1例声学造影未见异常;诊断明确。19例经临床手术证实;5例追踪复查自愈,1例声学造影未见异常。结论:超声造影能直观、准确的反映膀胱输尿管返流,明确诊断。超声造影能敏感检测出膀胱输尿管返流,同时无放射性,重复性好,可作为膀胱输尿管返流初步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Lich-Gregoir法在治疗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的原发性VUR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4~12个月,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显示19例患儿27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Ⅴ度返流术后转变为Ⅰ度。术后未发现尿储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术后平均住院8~9d。结论改良的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78例慢性左心瓣膜病变患者中比较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左心系统造影两项检查的结果。其中10例左室和升主动脉造影、7例左室造影、60例升主动脉造影。统计学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发现:在17例左室造影诊断二尖瓣返流中,CDFI与造影的等级相关系数γ为0.74(P<0.05);在70例升主动脉造影诊断主动脉瓣返流中,CDFI与造影的等级相关系数γ为0.82(P<0.01)。结论:CDFI半定量诊断左心瓣膜返流具有与造影相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6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根据返流情况将该组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对比.诊断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 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曲张两组间扩张的静脉内径无显著型差异(P>0.05).Valsalva试验时,有返流组血管内径扩张较无返流组更明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平静呼吸和Valsalva试验患侧精索静脉内径均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可以对精索静脉曲张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评价机械二尖瓣的返流特征。采用双平面经食道彩色多普勒对72例机械二尖瓣进行了详细观察。所有二尖瓣位机械瓣,无论患者心功能状态如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返流,不同类型的瓣膜其返流方式,返流束的形态及空间分布不同。GK瓣的返流以中央型为主,伴有较小的周边型返流;双叶瓣的返流以周边型为主,伴有轻微的中央型返流。  相似文献   

15.
赵荷   《中国医学工程》2011,(2):172-173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返流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因胃食管返流(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所以选取考虑是可能GER的40例患儿,针对不同病因,临床表现,选择必要的辅助检察以明确诊断,给予合理的护理和治疗。结果总结出临床对症护理方案和治疗措施。结论小儿胃食管返流(GER)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护理和科学的治疗,对提高儿科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返流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的实用性对此诊断更优于心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以检测心腔内某一部位的血流情况,即血流的流速、流量、方向及频谱。对瓣膜返流可做定性、定量诊断。本文对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及其评价作一介绍。二尖瓣返流正常二尖瓣结构是由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及乳头肌相连结的心室肌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导致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7.
刘海燕  尚随阳  杨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44-1646
目的:探讨简易胃肠气钡双对比检查对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16例患者均行简易胃肠气钡双对比(指口服硫酸钡混悬液和产气剂但未肌肉注射654-2等低张药物)检查,并且均有程度不同的反酸、反食、烧心或者咽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根据返流量的多少和出现返流的阶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轻度返流15例,中度返流38例,重度返流63例。诊断返流性食管炎24例。结论:简易气钡双对比检查,方法简便,对胃食管返流病的诊断特异性高。服用产气剂可明显提高胃食管返流病的检出率,为临床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肠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JICD) 术后肠胆返流问题。方法 在JICD 术的基础上,采用十二指肠纵切+ 人工全层乳头+ 顺蠕动人工肠套叠的联合抗返流装置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30 例。结果 术后随访25 例,平均3 .5 年,未发现肠胆返流问题。结论 联合抗返流装置能有效地起到抗肠胆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血流会聚新方法对二尖瓣返流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采用脉冲多普勒和对照,研究36例二尖瓣返流患者。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返流量与脉冲多普勒计算返流量具有良好相关性。血流会聚法计算二尖瓣返流量合适的混叠极限速度为48cm/s左右。认为血流会聚法是一种准确,可靠且实用的二尖瓣返流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三尖瓣返流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病变均可累及二尖瓣装置(包括二尖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左室壁等),导致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返流是心脏瓣膜病或心脏扩大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者常引起左房左室扩大,甚至引发左心衰竭。因此二尖瓣返流者及时做出病因诊断和相应治疗,对预防左心衰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