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 2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肾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DN组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DN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有病程、吸烟、BMI、SBP、SUA、HbA1c、TG;建议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97例纳入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103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78例。比较3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肌酐(Cr)、尿酸(UA),同时留取晨尿检测尿微量清蛋白(UMA)及体质量指数(BMI),并研究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FPG、TG、Cr、UMA、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MI、FPG、TG、TC、LDL-L、UMA、Cr、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MI、TG、Cr、UMA、HbA1c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斑块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比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糖尿病肾病、下肢动脉斑块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及肥胖组,均实施6个月的量化运动处方,分别观察3个月及6个月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1.3个月后,肥胖组的BMI(下降值为2.4kg/m2)、餐后2h血糖(下降值为1.6mmol/L)、TG(下降值为0.6mmol/L)及空腹胰岛素(下降值为2.2mU/L)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2.6个月后,肥胖组的BMI(下降值为4.6kg/m2)、FBG(下降值为2.7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值为3.5mmol/L)、HbA1c(下降值为1.2%)、TG(下降值为0.9mmol/L)、空腹胰岛素(下降值为3.4mU/L)的下降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从运动处方带来更多代谢指标更大程度的改善,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相关危险因素 ,用于指导糖尿病肾病及早防治。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病例 14 1例 ,根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分为三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①三组间性别、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差异无显著意义 ;三组间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 (CHO)及甘油三脂 (TG)差异有显著意义。②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与UAER明显相关。单次空腹血糖及HbA1c测定与UAER无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及脂质代谢紊乱 (高TG及低HDL)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不良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和双时相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平均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HbA1c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2)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3)诺和锐30组BMI、胰岛素剂量增加幅度高于诺和灵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与血糖、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将13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超重组75例[体重指数(BMI)≥24 kg/m2 ]和正常组55例(BMI<24 kg/m2).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压,分析体重指数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结果]不同BMI病人的FBG、2 hPG、TG、H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MI与FBG、2 hPG、TG、SBP、DBP呈正相关.[结论]BMI升高导致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紊乱加重,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对病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使其降低体重,更好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7.
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清尿酸水平的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学尧  纪立农 《临床荟萃》2005,20(8):421-425
目的研究尿酸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个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至少一个患者在40岁前被诊断)的249例既往无糖耐量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SUA)和肌酐(SCr),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胰岛8细胞功能指数(HOMA-8)评估8细胞胰岛素基础分泌,采用OGTT中空腹和30分钟胰岛素血糖差值的比值(△130/△G30)评价胰岛素早期分泌,用△130/△G30/HOMAIR评估处置指数(desposition index,DI)。结果①总共50例新诊断糖尿病(DM),58例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统称糖调节受损(IGR),141例OGTT和HbA1c均正常(NGT);②DM、IGR和NGT组间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M组HOMA-β、△130/△G30、DI显著低于IGR和NGT组,HOMAIR高于IGR和NGT组;DM和IGR组的BMI、WHR、OGTT2小时胰岛素显著高于NGT组;DM组的HDL—c显著低于而TG显著高于NGT和IGR组;③将141例NGT者按HbA1c中位数(5.4%)分组后比较发现,高HbA1c组与低HbA1c组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HbA1c组HOMAIR、空腹胰岛素水平、BMI已经显著高于低HbA1c组;④在NGT组,调整年龄、BMI、血压、TG后,男性的尿酸水平仍高于女性;⑤在所有的个体中,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血尿酸与BMI、WHR、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HOMAIR、和Scr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SCr、BMI、性别、TG是影响血清尿酸的独立因素。结论本研究没有观察到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发生的不同阶段显著性变化,尿酸变化并不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它的改变可能发生在体质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下降后,Scr、性别、BMI、TG是影响尿酸水平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因素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抑郁症组患者FBG、BMI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的BMI、HbA1c及FBG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①观察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探讨影响血浆tHcy水平的因素;②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135例(其中NGT55例、T2DM患者80例),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空腹血浆tHcy水平、空腹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及服糖后2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HOMA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①T2DM组平均血浆tHcy水平高于NG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BMI、HbA1c、ISI与tHcy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①T2DM患者血浆tHcy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人;②2型糖尿病患者中BMI、血糖控制水平和ISI是血浆tHcy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浆tHcy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的改变 ,并探讨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64例 2型糖尿病和 3 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脂联素、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 (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及 β 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比较脂联素浓度的改变 ,以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非肥胖糖尿病组及肥胖糖尿病组 ,脂联素浓度依次降低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中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无大中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BMI、HOMA IR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呈正相关 (P <0 0 5 )。与FBG、HbA1c、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及 β 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 ,并且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及其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腹内脂肪面积(VA)、血脂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并比较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SF、腹部脂肪扫描、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口服75g葡萄糖粉测量2h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计算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及VA。结果2型糖尿病组S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显著性(P〈0.01),SF与BMI、FBG、DBP、TG、LDL-C、UA、VA、CRP呈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与SBP无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BMI、WHR、FINS、TG、UA、CRP、VA以及SBP水平(P〈0.05);HOMA-IR明显升高(P〈0.05);较低的HDL-C水平(P〈0.05);而TC、LDL-C水平及DBP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不论男性与女性S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可知,经对数转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SF与TC、TG、LDL-C、UA、CRP呈正相关(P〈0.05);与FBG、PBG、VA、HOMR-IR及DBP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SBP、BMI、WHR、FINS非线性关系。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F是参与HOMR-IR的独立变量。结论SF水平升高即体内储存铁过多是2型糖尿病形成和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SF可以预测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程度,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早期(EDN)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66例T2DM患者按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DN早期组(DN组,尿白蛋白30~300 mg/24 h)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尿白蛋白<30 mg/24 h),比较两组在高血压病史、脂肪肝病病史、吸烟史及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半小时C肽(0.5 hPCP)、2 hC肽(2 hPCP)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组和 DM组病程、合并高血压比例、吸烟比例、BMI、HDL-C、TG、UA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发生率、HBA1C、FCP、0.5 hPCP、2hPCP、LDL-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N组的病程、BMI、TG、UA水平较高,HDL-C水平较低。Logistical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高 BMI 及高 LDL-C 是 DN 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长、合并高血压、高 BMI及高 LDL-C是早期 DN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人应戒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体质量,定期监测尿酸、血脂,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可预防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isfatin、Apelin水平,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6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P组,30例),选取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C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isfatin、Apelin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Scr)、BMI,计算UAE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NC组比较,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Apelin水平显著升高(P<0.01),3组糖尿病患者之间血清visfatin、Apelin逐渐升高(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与BMI、FPG、HbA1c、HOMA-IR、TG、LDL-C、Scr、UAER、Apelin呈正相关(P<0.05);Apelin与BMI、收缩压、FPG、HbA1c、HOMA-IR、LDL-C、Scr、UAER、visfatin呈正相关(P<0.05);visfatin、Apelin均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cr、UAER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visfatin的独立相关因素(r2分别为0.325、0.267,P<0.05)。HOMA-IR、UAER是糖尿病组患者血清Apelin的独立相关因素(r2分别为0.256、0.487,P<0.05)。结论血清visfatin、Apelin随UAER升高而逐渐升高,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基因FTO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地区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组(60例)与非肥胖组(75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体检的正常人(5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以RT-PCR法测定FTO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FTO蛋白表达水平,分析FTO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两组的FTO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FTO表达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FINS、HOMA-IR、FBG、2 h BG、HbA1c、24 h Alb、T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而与BMI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G、HOMA-IR、FTO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是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TO基因和血清FTO蛋白高表达,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DNl)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DN2)组,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糖变异系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结果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相比,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善了血糖控制,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小血糖变异系数(均P〈0.01)。同时UAER、β2-MG、C反应蛋白(CRP)等也均较DNI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控制血糖的波动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UAER〈20 μg/min)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UAER 20~200 μg/min),观察两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DN组BMI、LDL-C均较SDM组升高,而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病程、FPG、HbA1c、FCP、TG、T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例血脂正常的患者中,SDM组的年龄、病程、TC、LDL-C等指标均低于EDN组(P〈0.05);应用χ2检验发现,EDN在血脂正常和异常组中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高BMI和高LDL-C与EDN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 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病程、肥胖、血脂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抵抗素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及其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153例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7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83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55例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抵抗素水平,分析抵抗素与其他各项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2hPG、BMI、FBG、FINS、HOMA-IR、HbA1c、TG及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合并高血压组HOMA-IR、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水平与BM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 =0.278,P=0.034;r =0.492,P=0.000).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和途径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进程,促发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536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为不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对照组、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组、合并肾脏病变(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合并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血清CysC、空腹胰岛素(FINS)、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CysC与T2DM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PAD组、DN组、DR组及DPN组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患者的血清CysC升高与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男性T2DM患者132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男性3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测定尿酸、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组尿酸水平高于非AS组、NC组;非AS组尿酸水平高于非A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尿酸可能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