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改进中国药典盐酸克林霉素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对比研究中国药典和欧洲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的盐酸克林霉素色谱参数,并对欧洲药典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中国药典方法不能将克林霉素主峰与杂质表克林霉素峰有效分离,一阶导数法纯度分析显示主峰不单一,主峰严重拖尾,杂质峰个数较少,且主峰理论塔板数不断降低,数针后即达不到分析要求.欧洲药典方法可将克林霉素主峰与杂质峰良好分离,方法学验证显示该法简单、方便、灵敏度高,专属性、重现性和耐用性良好.结论:建议修订中国药典盐酸克林霉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2.
盐酸克林霉素(ClindamycinHydrochloride)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准确可靠,但操作要求较高,不适合于制药厂对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根据盐酸克林霉素具有旋光性的特点,我们对其滴眼液采用旋光法进行了含  相似文献   

3.
徐晓  李国锋 《中国药房》2005,16(17):1307-1308
目的:制备克林霉素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克林霉素为主药,卡波姆-934、丙二醇等为辅料制备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的含量。结果:所制凝胶质地均匀,粘稠度适中;盐酸克林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0~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1.05%。结论:该制剂性质稳定,质量易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室温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常用浓度配置盐酸克林霉素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盐酸克林霉素0~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与5%转化糖注射液及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8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8 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蒸发超声法制备克林霉素磷酸酯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及包封率.色谱条件下克林霉素磷酸酯与辅料、溶剂峰分离良好,克林霉素磷酸酯在5.0 μg/ml~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克林霉素磷酸酯脂质体(未分离时)包封率为52%左右.克林霉素磷酸酯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172∶27∶1;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2.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在0.16~3.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日间、日内RSD均小于1.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的制备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的制备及质控标准 ,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卡波姆 94 0为辅料 ,制备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剂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 ,考察该制剂对寻常性痤疮的疗效。结果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 10 0 .2 % ,RSD为 0 .98% (n =5 )。该制剂对 6 0例寻常痤疮的有效率为 93.3%。结论此制剂制备工艺简单 ,质量稳定、可控 ,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谢静  谢宁  陈喜生 《中南药学》2007,5(1):24-26
目的在室温下6 h内考察克林霉素与酚磺乙胺的配伍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与酚磺乙胺在6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及测定pH值的变化。结果各配伍液在测定时间内无明显外观、pH值、峰形及保留时间的变化。克林霉素与酚磺乙胺在配伍液中的含量保持在初始浓度的97%以上。结论克林霉素与酚磺乙胺配伍后6 h内比较稳定,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9.
以分光光度和滴定法测定药物制剂中盐酸克林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克林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力。它在紫外线区没有吸收作用,因此不适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已报道的测定克林霉素的几个方法即质谱分析,放射免疫测定、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将化合物衍生或选择检测器和多级提取步骤,麻烦耗时。另外,至今测定克林霉素缺少一个有效的直接分光光度法。有机硫化物很易完全被氧化生成亚砜(R_2SO)并进一步形成砜(R_2SO_2)。本文利用这个原理提出两个方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一是盐酸克林霉素分子中糖部分含有甲硫基团在酸性介质中用碘酸钾氧化硫原  相似文献   

10.
孙世明  谭正怀 《中国药业》2003,12(11):35-3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月桂氮酮对盐酸克林霉素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选用不同浓度月桂氮酮(0,l%,2%和5%)作促渗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累积释放量(Q)、稳态流量(J)及渗透系数(Kp)。结果:与不含月桂氮酮的灭痤乳膏中盐酸克林霉素的Q值相比较,含1%月桂氮酮增加了67%,而含2%月桂氮酮则无显差异,当月桂氮酮浓度达5%时,Q反而降低了45%。结论:l%月桂氮酮对灭痤乳膏中盐酸克林霉素具有明显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方法。采用HPLC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5) 乙腈(55∶45),紫外检测波长214 nm.结果:各组分分离度好,日内精密度RSD为0.7%~1.1%, 日间RSD 0.9%~1.4%,平均回收率99.7%(n=5),RSD 1.2%,最低检测量0.25 μg•mL 1.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且分离度好,可作为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的常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复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维A酸与克林霉素磷酸酯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复方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含量检测方法简便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中克林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KH2PO40.1mol.L-1,用磷酸调pH2.5)-乙腈(75∶25),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1。结果本法测定克林霉素线性范围为0.06~0.36mg.mL-1,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1.10%。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中克林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生物效价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糖酸阿奇霉素含量的数据,以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否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推广。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剂含量的方法学,分别按2000版药典的微生物法及新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糖酸阿奇霉素粉针剂进行含量测定,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乳糖酸阿奇霉素粉针剂的含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乳糖酸阿奇霉素粉针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王慧 《中国药师》2013,16(9):1367-136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唑克搽剂中甲硝唑和盐酸克林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Syncronics C18(250 mm×4.6 mm,5 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5%氢氧化钾调节pH至7.5)-乙腈(55:4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波长切换,0~5 min在230 nm波长下测定甲硝唑含量,5~10 min在210 nm波长下测定盐酸克林霉素含量.结果:甲硝唑在198.50~1 389.50 μg·ml-1(r=0.999 9),盐酸克林霉素在102.74~719.18 μg· ml-1(r=0.999 9)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甲硝唑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为0.37%(n=9),盐酸克林霉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为0.6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为复方唑克搽剂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晔 《中国药业》2006,15(17):39-39
目的测定阿奇霉素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批阿奇霉素片进行含量测定,并与法定方法比较。结果5批阿奇霉素片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微生物检定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方便、有效、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色谱柱为RP-C18柱(5μm,200 mm×4.6 mm),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75:2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室温下测定.结果:在0.04~1.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8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用外标法计算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的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在0.060~0.60 mg·m L-1(R2=0.997 9)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0.4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雪芃  丁水平 《医药导报》2004,23(12):0948-0950
目的:制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含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注射液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在0.152~0.902 mg·m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43%(n=9)。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