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40例肠造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有效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获得提高,实现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加强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有效预防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问题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病人,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可能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过敏因素、造口位置不当、潜在的皮肤损害、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缺乏且应用不灵活,是引起皮肤问题的4大因素。结论:适宜的粘贴方法和体位、合适的造口产品、正确的裁剪方法、适宜的粘贴时间和合理饮食、系统的造口知识培训,可明显降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结肠造瘘病人由于初期排泄物较稀且量多,粪液刺激周围皮肤而发生瘘口周围炎。轻者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糜烂,重者发生溃疡。在护理结肠造瘘病人时,虽然造瘘口周围涂以氧化锌软膏,但其污染衣服给病人带来不便。我们利用防水性能好的外科手术薄膜贴在造瘘口周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原因,以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6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75例回肠造口患者出现皮肤损伤50例次(66.67%);85例结肠造口患者出现皮肤损伤23例次(27.06%)。损伤的原因中刺激性皮炎48例次(30%);过敏性皮炎12例次(7.5%);放射性皮炎2例次(1.3%),剥脱性皮炎2例次(1.3%);其他原因(增生、皮肤黏膜分离、周围皮肤脓肿等)发生9例次(5.6%)。结论: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皮炎,其中回肠造口患者发生率最高。针对以上原因,做好患者的延续护理可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肠造口术是外科治疗肠癌的常见手术之一,术后早期易并发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0%[1-2],选择正确的造口护理用品可以有效减少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提高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使用的造口周围皮肤DET评估工具对于患者来说过于专业,Bod-yCheck造口评估工具需要使用智能手机,且操作步骤较多。  相似文献   

6.
自制小肠造瘘口肠内容物引流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黄春南 《广东医学》2003,24(1):104-105
目的 使用自制小肠造瘘口肠内容物引流器,减轻或防止瘘口周围皮肤受肠液刺激而发生炎症坏死等损害。方法 选用20ml塑料注射器外筒,制成肠造瘘口肠内容物引流器,接引流管,引流管远端接胶袋,然后将注射器拱门型开口套盖在肠造瘘口上,并用胶布将其固定在腹壁上,将造瘘口流出的肠内容物及时引流。结果 瘘口周围皮肤得到很好的保护。周围皮肤如有轻度刺激性改变,给予氧化锌软膏涂抹即可,无一例因皮肤感染导致溃疡或坏死。结论 自制小肠造瘘口肠内容物引流器在小肠造瘘患者的应用,能够较好引流肠液及半流质肠内容物。防止瘘口周围皮肤炎症,坏死,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的造口护理方法对减少造口底盘渗漏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口护理:即每3天定时更换造口袋,步骤为揭除造口底盘、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测量造口大小、裁剪造口底盘、粘贴造口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改进的造口护理方法:使用造口护理附件产品及按ARC流程更换造口袋,比较两组造口患者造口底盘渗漏发生率及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底盘发生渗漏7例(11.66%)低于对照组25例(33.33%),观察组造口周围皮肤发生损伤11例(18.33%)低于对照组26例(3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造口护理方法可减少造口底盘渗漏,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发生,是可行、有效的临床造口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89例中有31例是化学性刺激性皮炎,其中19例占45%是回肠造口,造口底盘渗漏引起的刺激性皮肤炎在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中占13.5%[1].由于皮损进展快,患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粘贴造口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例回肠造口周围皮肤全部溃烂、造口回缩的高龄男性患者,通过创面新型液体敷料运用,保鲜膜隔离保护受损皮肤以及防漏膏的应用,10 d创面修复,并纠正造口回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熊书华 《河北医学》2013,19(4):589-591
目的:观察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患者使用两件式造口袋收集和气囊导尿管引流粪水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5例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3例,使用20Fr气囊导尿管引流封堵造口,造口周围皮肤溃疡处喷洒造口护肤粉,两件式造口袋粘贴造口,导尿管尾端从造口袋的开口处向外伸出,连接引流袋,定时释放气囊压力和更换导尿管。对照组22例,使用20号气囊导尿管引流封堵造口,造口周围皮肤溃疡处喷洒造口护肤粉。比较两组患者7d内DET评分评估该部位皮肤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袋结合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引流治疗,能减少粪水对造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38例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与造口产品使用相关因素的影响,以总结经验,减少皮肤损伤。方法:观察行结肠造口术后住院患者76例,发现38例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有粪水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和剥离损伤,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38例皮肤并发症与造口产品使用均有关,主要因素有:造口袋选用不当、造口底盘无粘性或黏贴不牢、更换造口底盘时机不对、造口袋过敏、造口护理技术不当等。结论:正确选用造口袋,掌握护理技术,做好健康指导可明显降低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朱立波  肖波  胡海燕 《吉林医学》2013,(34):7272-7273
目的:观察美皮康超薄型敷料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浅表溃疡的效果。方法:伤口护理门诊2012年212月诊治10例肠造口周围皮肤浅表溃疡患者,使用美皮康超薄型敷料治疗1周后复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10例肠造口周围皮肤浅表溃疡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美皮康超薄型敷料用于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浅表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王姗  李娟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318-319
目的对康乐保造口袋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进行评估。方法将87例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使用康乐保造口袋,对照组术后使用传统的捆绑式造口袋,观察使用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康乐保造口袋用于结肠造口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皮肤损害轻,易于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系(P>0.05);2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为19.2%,坏死、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为12.4%;3在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中,3例经有效的护理后恢复良好,皮肤与造口周围黏膜无缝隙,无渗出液。结论肠造口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十分常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肠造口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乙状结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8例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所有患者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好转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状况。结果:1经护理干预后,有72例患者创面愈合,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90%。2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并发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肠造口术的目的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重建排粪通道。重建通道是否通畅,规律是与手术同等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治疗。1周围皮肤造疹早期疾口流出的粪便稀、不规律、肛门袋粘贴不佳,粪便及粪便内的肠液对造疾四周围的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红肿、糜烂。在造疫日开放之前,应在周围皮肤首先涂氧化锌软膏等保护皮肤的制剂。腹壁切口距造疾口很近,容易被污染而引起感染。术后在打开选疾口之前应将切口外敷料用手术用的皮肤保护膜贴上,使之封闭隔离。如果发生污染,需要随时消毒、处理。2造担四狭窄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在术后…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需要给一些行直肠造痿术后的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无括约肌。灌肠过程中和灌肠后液体会自行从造痿口流出。灌肠后排泄时间较长。其造瘘口又位于腹部,不宜置放便盆,易污染造痿口周围皮肤,给临床操作造成许多不便。我科在普通灌肠的基础上再利用虹吸原理,将肠道彻底清洗干净的同时,减少了灌肠后带来的不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能准确反映造口周围皮肤状况且可提供专业指导客观的、标准的方法。方法借助DET评估量表和AIM造口周围皮肤指南,使用已研发的数字化软件,对膀胱造口恢复期出现周围皮肤损伤的患者,通过手机拍照,搜集皮肤图像,将图像输入图片分析软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计算机计算后给予专业护理建议,以对比不同专业人员的护理评估与数字化软件的使用者,使用2款智能手机对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评估护理情况间有无显著差异性;并对比使用前后皮肤症状发生率。结果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治疗数字化评估软件系统与造口治疗师依据DET评估量表对D(颜色改变)、E(浸渍/溃疡)、T(组织增生)三种症状给出的分值进行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W=0.9020,χ~2=184.0580,P0.05),检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评分与专业造口治疗师评分具有统一性;使用前皮肤损伤症状总发生率为100.00%,使用后发生率为61.54%(χ~2=24.76,P0.01)。结论利用造口周围皮肤标准治疗数字化评估系统可对造口皮肤行标准化评估,并可给出专业建议和系统指导,减少人为误差,改善损伤皮肤的护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