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瑾  杨诚  付凯 《当代医学》2001,7(12):76-78
无胶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是将来的发展方向。目前DSA,CT,MRI,ECT与US(超声)成像技术都已实现了数字化,而广泛应用的X线胶片摄影系统仍为传统的非数字化阶段。改进与革新传统X线摄影技术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简述数字化X线影像发展过程与技术现状,直接数字化成像与间接数字化成像方式的益处。在未来的发展中,直接数字X线影像方式是代替传统X线(增感屏-胶片)摄影系统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已经由过去单一的X线成像技术发展成为与计算机、电子学和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诊断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脏超声、CT(包括多排螺旋和电子束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线平片数字化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  相似文献   

3.
许运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07-3408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飞利浦DR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0岁~7岁婴幼儿进行X线直接数字胸部摄影。结果 78%图像质量优秀,22%的图像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基本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婴幼儿胸片的摄影质量随着数字化X线扫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数字化X线摄影(DR),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也应用于特殊造影检查,例如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抽取我科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117例经DR系统所做IVP的图像质量、诊断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CR、DR与屏胶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影像属于计算机成像,它以对比度分辨率高,辐射量少,成像质量高,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的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近年来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DR应用于临床,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变的处理上,比较传统的屏胶系统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陈岩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36-1037
探讨电荷耦合器(CCD)数字化X线系统在牙片摄影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采用CCD数字化X线系统对918例患者1026颗牙行牙片拍摄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与传统牙片X线胶片比较,使用CCD系统行牙片拍摄能减少曝光量70%~80%,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优良,并且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存储传输;与传统牙齿胶片X线摄影技术比较,CCD数字化X线系统的牙片摄影在图像质量和检查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为口腔临床提供更为优质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7.
放射影像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为放射科普通X线摄影开辟了新纪元.X线摄影技术数字化是传统X线摄影的重大突破,放射影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解决了临床诊断,提高了X线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更高的要求,如CR,DR,CT,MR,介入等技术系统,信息发展,X线技术人员随着数字化的到来,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医院,CR,DR,CT,MR介入等技术已经普及,所以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更新的技术,并提高工作量和摄影拍片质量,使X线照片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相当迅速,特别是CCD探测器和平板探测器技术.两种技术构成的X线数字化摄影设备,哪一种更适合我们,通过比较你可能会得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X线数字化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的广泛发展,X线摄影这一起步最早的影像技术。今天终于步入了数字化的轨道。X线摄影是临床医师获得病人检查信息来源的重要方面,而数字化X线摄影则为疾病的诊断迈向一个新台阶。数字化X线摄影的分类大致分为两种.按探测器的成像方式来分:可分为线扫描和面扫描成像法;按X线摄影图像转换的方式来分:又可分为直接数字摄影和间接数字摄影。目前大都流行第二种分法,现按第二种分类方式分别简述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昊元  李毅  吴秀丽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144-1145,I0002
目的对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摄影特点,旨在提高摄影质量并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各类CR片和DR片各200张,依照X线照片评片标准进行质量评定。结果 DR甲级片率高于CR片(71.0%vs62.0%,P〈0.05),丙级片CR与DR相当,两者废片率均低。结论 CR与DR具有共同数字化储存和传输,DR作为直接数字成像,在成像环节、图像分辨率、成像速度、宽容度、后处理功能及辐射剂量方面均优于CR,但CR在灵活性方面略显优势。因此,CR与DR可能会互补互存,共同发展。DR与CR到底哪个更适用,应根据医院目前的发展规模、经济状况及工作量的大小来决定,但DR将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终端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计算机X线摄影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构成方面综述了数字化X线摄影成像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成像技术在X线领域内包括计算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及数字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后者中目前常用数字点片成像即DSI(digitalspotimaging),属于数字荧光摄影(digitglfluorography)。另一种为数字式扫描X线摄影(digitalscannedprojectionradiography),属于计算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1设备及方法我院装备有PhilipsDiasnost88遥控X线透视摄影整机有配套DSI系统。这是一种比较新的计算机辅助电视透视摄影技术,可用瞬时(10~20ms)强脉冲电流激发X射线,以传统影像增强技术摄像,视频数…  相似文献   

13.
郭志良  刘斌 《中外医疗》2015,(5):170-172
目的:了解隐蔽骨折诊断中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36例经平片检查呈阴性、无法排除隐蔽骨折或经X线证实为疑似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及数字数字X线摄影检查,探究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对隐蔽骨折的诊断意义。结果(1)图像良好率比较:136例患者中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良好94例,一般40例,差2例,良好率达69.12%;数字X线摄影图像良好67例,一般50例,差19例,良好率达49.26%;(2)检查及随访结果比较:62例接受数字X线摄影均呈阴性,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提示4例寰枢椎骨折,3例半脱位;10例腕部、手足骨折;21例四肢关节骨折;8例腰椎、胸椎、颈椎骨折;5例鼻骨骨折;7例骶尾骨骨折;4例胸骨、眼眶、肋骨、下颌骨骨折;数字X线摄影提示53例可疑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图像确诊35例骨折,18例排除骨折;数字化断层融合与数字X线摄影均确诊24例正常。随访发现,数字化断层融合诊断吻合临床诊断结果,确诊96例骨折。结论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在隐蔽骨折诊断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DR组织均衡技术在足部摄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运用组织均衡技术(tissue equalization,TE)在足部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足伤病人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行足部正斜位摄影,所有病人正斜位影像均进行DR组织均衡均技术后处理。对足部常规DR影像和组织均衡均技术后处理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运用组织均衡技术后处理影像质量与常规DR影像相比显示全足骨结构更清晰、层次更丰富,两者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组织均衡均技术对体厚差别较大的足部影像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穗  梁永超 《华夏医学》2009,22(4):702-703
医学影像数字化已经是一种趋势,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ghy,CR)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ghy,DR)的应用也日渐普及,使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屏胶系统摄片(即传统的普通X线摄片,下同)与CR、DR对腰椎摄影所得影像进行比较,探讨数字化摄影技术在腰椎摄影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成像装置。该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医学影像内容,实现了X线平片信息数字化。它的图像具有清晰度高、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等特点,在床边摄影中得到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 X线摄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数字化 X射线摄影的命名和分类,实现数字化摄影的几种探测器技术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魏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3,(23):91-92,94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腰椎正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0例腰椎疾病患者的腰椎部位X线摄片,利用直接数字X线摄影系统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另随机抽取80例患者的普通腰椎X线摄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与阅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评分的中位数为14分.对照组的评分中位数为9分。秩和检验的统计值Z=-8.28,P〈0.01,两组影像的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直接数字X线摄影腰椎侧位片显示满意率为92.5%(74/813),对照组的患者普通X线腰椎侧位片的显示满意率为71.3%(57/8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6,P〈0.05)。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能更好地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质量较高的图像,对放射诊断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X线摄影(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种能储存X线能量的成像板(IP)代替传统的X线胶片,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平片,给X线摄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诊断水平及工作效率。随着医学影像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及CR系统的广泛引进和临床应用,医学影像界对CR系统的性能及CR片的影像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根据我院使用的GE高频X线机结合KODAK CR 9500及KODAK 8700激光打印机的性能特点,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