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使用心理资本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750份,有效回收722份,有效率为96.27%。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23±0.64,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17±0.61,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分别是情感衰竭18.61±11.27、去人格化5.22±5.76和个人成就感29.13±11.60。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家庭冲突、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r=-0.167、-0.380、-0.365、0.418,均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显著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r=0.460、0.368、-0.169,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科护士情感衰竭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的因素有年龄、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影响精神科护士个人成就感的因素有职称、心理资本和工作家庭冲突。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待改善,特别是低年龄和低职称的护士。医院有关部门应重视和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状况,尊重及了解护士需求,降低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提高个人成就感,以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10—12月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2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为64.58±14.29,心理资本得分为62.11±12.35,职业倦怠得分为61.56±14.28;急诊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608,P0.01),心理资本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r=-0.584,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619,P﹤0.01);心理资本在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5,占总效应比例为33.69%。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护士心理资本水平有助于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天津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415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中情感衰竭总分为25.19±9.98,去人格化总分为10.70±4.65,个人成就感总分为29.72±9.62,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9.85±8.19,属中等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9.53±3.17,主观支持得分为22.22±5.14,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7.60±2.69。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与情感耗竭维度及去人格化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有影响(P0.01)。结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与社会支持之间联系紧密,应加强对儿科护士支持系统的构建,提高儿科护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降低对工作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为降低职业倦怠、调动护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区属3家二级公立医院的374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374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情感衰竭9.61±4.36、去人性化3.76±2.42、成就感降低6.36±3.94。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职业评价22.66±4.86、社会支持15.68±2.91、挫折应对20.06±3.34,离职倾向得分为10.30±3.31,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r=-0.522,P0.01),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性(r=0.521,P0.01);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511,P0.01)。职业认同感在薪酬公平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01%。结论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在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稳定护士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区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为管理者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上海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护士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均分为5.37±0.82,心理资本总均分为4.20±0.83,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04±1.00;社区护士领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r=-0.610,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27,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λ=-0.51,P0.01)、心理资本(λ=0.58,P0.01)有直接效应;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有直接效应(λ=-0.35,P0.01);领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产生间接效应(-0.20,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共解释社区护士职业倦怠58.5%的变异量。结论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会影响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社区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社区护士的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能力,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提高社区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家庭功能、心理韧性和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2019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济南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6名骨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问卷、简易心理韧性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得分为63.65±4.23,家庭功能得分为7.46±2.35,心理韧性得分为26.29±5.99,抑郁症状得分为6.79±4.46;其职业倦怠与家庭功能、心理韧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0.213、-0.404,均P0.01),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1),家庭功能、心理韧性与抑郁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r=-0.489、-0.610,均P0.01),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597,P0.01);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284,P0.01)。家庭功能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41,占总效应的8.6%;心理韧性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01,占总效应的21.1%;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在职业倦怠与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40,占总效应的8.4%。结论骨科护士职业倦怠可以分别通过家庭功能、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为管理者有效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与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江苏省6所医院的844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得分为24.05±10.95,去人格化得分为6.11±5.89,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21±9.73,创新行为的总得分为31.00±7.10。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护士创新行为呈负相关(r=-0.223、-0.212,均P0.01),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其呈正相关(r=0.338,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肿瘤科护士较高的职业倦怠感会阻碍其创新行为,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职业倦怠程度,从而提高护士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身体活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安徽省2所一本院校、8所二本院校和7所专科院校共324名辅导员,采用身体活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中文版通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身体活动、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其影响程度,并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安徽省高校辅导员身体活动得分为(20.4±9.8)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8.6±9.7)分,职业倦怠得分为(38.1±8.9)分。身体活动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89,P0.01),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85,P0.01);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30,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后,身体活动与职业倦怠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b=-0.165,P0.01)。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维度具有中介效应(b值分别为-0.138、-0.093,P0.01),分别占总效应的34.8%和23.5%。[结论]安徽省高校辅导员身体活动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身体活动与职业倦怠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主要通过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两个维度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和护士压力源量表对山东省东营地区562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情感衰竭25.32±9.27,去个性化7.43±5.62,个人成就感26.76±10.23。(2)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职业倦怠阳性人数为510人,阳性率为90.75%。轻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63人,占29%;中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239人,占42.53%;重度倦怠者的人数共计108人,占19.22%。(3)不同年龄和护龄护理人员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护士情感衰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护士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的评分与工作压力的5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29、0.516、0.431、0.373、0.532、0.441、0.332、0.556、0.463、0.307,均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工作压力5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82、-0.413、-0.287、-0.343、-0.449,均P0.05)。(5)良好的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东营地区护士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79、-0.136、-0.237、-0.126、-0.213、-0.195,均P0.05);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与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就感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8、0.259、0.097,均P0.01)。结论东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较为严重。年龄、护龄、婚姻状况、职称、编制、夜班情况、平均月收入及医院级别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缓解压力有助于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东省湛江市护士工作投入的水平,及社会支持和工作家庭冲突对其造成的影响. [方法]便利选取该市的1457名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50份.护士的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工作投入得分分别为(3.79±0.63)、(4.36±1.41)、(2.81 ±1.10)和(3.45士1.17)分.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呈负相关(r=-0.11、-0.19,P<0.01),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33,P<0.01);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r=-0.28、-0.30,P<0.01).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工作冲突都可影响护士的工作投入,累积变异解释率为20%.同时,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在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广东省湛江市护士的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不高,仅略高于量表条目得分均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家庭冲突较高,家庭-工作冲突得分较低.增加工作中的支持既可直接促进护士的工作投入,也可通过降低护士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感间接增进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11.
周志利  张慧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77-1478
目的考察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服务行业版(MB I-HSS)、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和自编人口学问卷对1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的总检出率为55.8%;护龄、职称、工作科室对护士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职业倦怠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111--0.485,P<0.01)。结论必须重视护士职业倦怠问题,并应充分考虑领悟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化版和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唐山市某医院302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压力源、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为66.38±18.27,情绪衰竭维度得分24.95±11.43,去人格化维度得分8.65±7.99,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2.83±8.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情绪衰竭水平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压力源、积极人格特征、收入满意度、社会支持、再选护理工作;去人格化水平影响因素依次是积极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压力源、积极应对方式、收入满意度;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应对方式。该医院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源、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有不同的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在职业认同和职业紧张与隐性缺勤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9年9—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紧张量表和隐性缺勤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18名手术室护士,其职业倦怠得分为64.02±10.82,职业认同得分为97.14±14.52,职业紧张得分为442.56±84.38,隐性缺勤得分为22.38±4.52。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r=-0.446,P0.01),与职业紧张、隐性缺勤呈正相关(r=0.498、0.437,均P0.01),职业认同与职业紧张、隐性缺勤呈负相关(r=-0.339、-0.428,均P0.01),职业紧张与隐性缺勤呈正相关(r=0.392,P0.01)。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在职业认同和职业紧张与隐性缺勤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29%和36.03%。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在职业认同和职业紧张与隐性缺勤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有助于减少隐性缺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介入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路径,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介入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393名介入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介入医务人员高危心理障碍检出率为63.6%,不同文化程度、编制、职称、介意放射线的调查对象高危心理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压力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r=-0.175,P<0.001),与情感衰竭(r=0.565,P<0.001)、去人格化(r=0.395,P<0.001)、GHQ-12(r=0.281,P<0.001)呈正相关。社会支持、职业倦怠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中可以分别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以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总效应为0.28。结论:介入医务人员高危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减少工作压力,提高社会支持,预防职业倦怠有助于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疆某煤矿矿工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水平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加强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新疆某煤矿200名矿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aslach通用职业倦怠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度评定量表对其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40岁组情绪耗竭表现平均得分最高[(18.2±6.3)分],51~60岁组情感疏离表现平均得分最高[(13.2±6.8)分],51~60岁组缺少成就感表现平均得分最高[(18.6±5.2)分],41~50岁组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水平平均得分最低,分别为(6.3±1.6)和(28.4±1.2)分;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平均得分最高,为(8.4±2.3)分,不同年龄组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社会支持3个维度上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组情绪耗竭及情感疏离表现平均得分最高,分别为(16.2±6.4)和(12.3±5.7)分,不同文化程度在情绪耗竭及情感疏离两个维度上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井下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水平平均得分均低于井上组,井下组与井上组在社会支持3个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历、工种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301,P=0.000;r=0.163,P=0.000),年龄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290,P=0.000),学历及工种对社会支持的获得有负相关作用(r=-0.129,P=0.001;r=-0.189,P=0.000)。结论年龄、学历、工种是影响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广泛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工作中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倦怠对代谢性指标的影响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在湖北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426名儿科护士参加本次调查。所有被调查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血糖和血脂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1周内的职工健康检查数据。健康检查时间为2019年9—11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HSS)中文版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结果所有被调查者性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9.5±5.5)岁。所有被调查对象按情感衰竭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26人(29.58%),中度倦怠230人(53.99%),重度倦怠70人(16.43%);按去人格化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83人(42.96%),中度倦怠168人(39.44%),重度倦怠75人(17.61%);按个人成就感维度划分,轻度倦怠178人(41.78%),中度倦怠205人(48.12%),重度倦怠43人(10.09%)。在情感衰竭维度,不同职业倦怠情况人群BMI、收缩压和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去人格化维度,不同职业倦怠情况人群BMI(P0.05)、收缩压(P0.05)和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情感衰竭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收缩压和TC呈正相关(r=0.131、0.145、0.149,均P0.05);在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收缩压和TC呈正相关(r=0.134、0.135、0.194,均P0.05)。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评分分别与BMI(P0.05)、收缩压(P0.05)和TC(P0.01)存在线性相关。在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人格化维度,职业倦怠均能够正向预测儿科护士的收缩压(γ=0.18,t=3.55,P0.01;γ=0.16,t=4.22,P0.01)。结论在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职业倦怠能增加湖北省9家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BMI、收缩压和TC升高的风险,职业倦怠能正向预测儿科护士的收缩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开封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开封市9家医院的530名临床一线护士,运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综合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的检出率为43.9%。36~45岁护士情感衰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P<0.05);护师情感衰竭得分高于护士(P<0.05);本科学历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大专学历护士(P<0.05);工龄6~10年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高于1~5年护士(P<0.05);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工作能力为差、中、良的护士(P<0.01);工作能力为优的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最高(P<0.01)。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相关(|r|=0.618~0.17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能力、离职意愿及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结论开封市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工作能力及离职意愿影响护士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工作与家庭冲突是指个体的工作和家庭角色压力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对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态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某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现状,探讨家庭-工作冲突对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06-12-2018-02-25黄河三角洲地区某省属三级公立医院1065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压力量表、家庭-工作冲突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测验,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均数为91.64,职业倦怠均数2.24,家庭-工作冲突均数29.57,均高于平均水平,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家庭-工作冲突和职业倦怠水平均比较高。护士职业压力得分为(33.71±7.00)分,高于医生的(32.35±9.11)分,t=-2.75,P=0.006;家庭-工作冲突得分为(46.42±15.31)分,低于医生的(49.59±12.09)分,t=3.63,P0.001;职业倦怠得分为(67.54±10.51)分,高于医生的(63.73±9.95)分,t=-5.96,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适应(t=-3.82,P=0.045)、去个性化(t=-2.65,P=0.039)、成就感低落(t=-10.14,P=0.032)和情绪耗竭(t=-3.22,P=0.011)维度对医护人员家庭-工作冲突有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家庭-工作冲突越强,职业压力水平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护士工作负荷和职业风险大,职业压力高于医生。医生因高强度的工作更加难以照顾到家庭,家庭-工作冲突得分高于护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6年4—6月,应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资料问卷对深圳市226名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护士职业倦怠的总检出率为31.0%。社会支持总分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得分为负相关(r=-0.274,-0.353,均P0.05),与个人成就感得分为正相关(r=0.285,P0.05);年龄、科室、每周工作时间、护患不满程度和主观支持为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β=-0.1037、1.278、2.488、2.390和-0.141,均P0.05);去人性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科室、每周工作时间、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β=0.591、1.185、-0.163和-0.316,均P0.05);月收入和主观支持情况影响个人成就感高低(β=1.924、0.253,均P0.05)。结论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良好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可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