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慢性伤口护理的误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慢性伤口是指愈合时限延长、不能正常自愈而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慢性伤口往往是血液供应匮乏的结果。有些急性沾染伤口和污染伤口由于容易发生感染和愈合不良 ,多形成慢性伤口。传统的保持创面干燥疗法早已被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所更新 :196 2年医学专家GeorgesD .Winter提出了创伤湿法治疗理论 ,他支持性的研究证明[1] ,创伤如能在创造湿润的微环境下愈合 ,可提高上皮形成率。但在我们的临床护理中 ,显然对适当的湿性环境理解不够 ,对伤口护理简单地理解为更换敷料 ,致使在护理伤口时存在一些误区 ,表现在伤口护理整个过程中。1 …  相似文献   

2.
<正>湿性愈合疗法是指在伤口的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湿性敷料换药,促进伤口愈合。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2倍[1],且具有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溶解和肉芽生长、避免干痂形成和新生肉芽组织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等优点[1,2]。2012年1月,本院感染科收治1例因浅表静脉泵注高浓度氯化钾外渗致左手背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经湿性愈合疗法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52岁。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30余年,因反复呕血及黑便2年半、再发1月,拟诊肝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模式在P—J综合征患者外科术后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科治疗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P-J综合征患者后进行湿性愈合伤口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开放创面、渗液管理;交互式清创、银敷料控制感染;增加患者舒适度.力Ⅱ强营养支持、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等湿性愈合模式指导下的伤口护理措施,患者感染伤口愈合时间为:42~60d。结论湿性愈合伤口护理在P—J综合征患者外科治疗术后伤口感染创面处理中,可以起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伤口往往是血液供应匮乏的结果,外伤伤口未及时处理,导致伤口受到污染,易发生感染和愈合不良,进而形成慢性伤口.在临床伤口护理工作中,传统的保持创面干燥的伤口护理理念已经过时.伤口护理的新理念是伤口湿性愈合,创伤在创造湿润的微环下愈合,可提高上皮形成率.因此,正确理解伤口适当的湿性环境对伤口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慢性伤口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软组织感染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长期不愈可导致严重的伤口并发症,如感染、败血症、骨髓炎等,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效果,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以及住院经费增加~[1]。随着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新型敷料逐渐替代传统敷料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加速了慢性伤口愈合,减少了病人住院时间~[2]。2016年9月28日—2016年11月17日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对1例软组织感染伴糖尿病病人的伤口进行了护理,现将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术在淋巴瘤皮肤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技术,对24例淋巴瘤皮肤损伤患者进行伤口护理,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结果经湿性愈合技术护理后,17例患者存在感染的伤口均已控制,24例患者其中13例伤口痊愈,7例患者伤口显效,3例患者伤口好转,1例患者死亡。结论采用湿性愈合换药技术护理淋巴瘤患者的皮肤伤口,有利于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护士换药次数,降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高位截瘫多处压疮患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评估压疮及周围皮肤,确定压疮分期,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不同分期压疮选择相应处理方法和敷料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对于性愈合理论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结果 湿性愈合理论应用下,愈合天数等项目上均优于干性愈合,效果显著.结论 在高位截瘫多处压疮患者护理中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缩短患者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张小芳  张春仙  赵林红  张婷 《全科护理》2013,11(23):2165-2166
伤口护理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从最初期的模糊处理到现代的科学护理,经历了漫长的改良和创新。随着各类新型敷料在临床应用和推广,为伤口护理提供了新疗法和新技术,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特别是为伤口愈合提出一个新理论即湿性愈合理论[1]。康惠尔系列敷料是建立在伤口湿性愈合这一现代理论基础上的密闭性敷料,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1例应用湿性愈合理论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患者伤口愈合的护理。在做好该患者全身支持的前提下,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新型敷料的使用,进行了清创、控制感染、管理渗液,促使肉芽生长和上皮移行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7日,我院肾内科收治1例高龄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脑萎缩、臀部重度压疮的患者,入院后给予肾透析、抗感染、鼻饲饮食.压疮局部根据伤口的TIME[1]处理原则及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在伤口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从清创、控制感染到渗液管理,从选择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上皮愈合的各种敷料到清创缝合缩小创面,都体现了多学科合作[2]的重要性.患者压疮伤口于4个月后愈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程度及目前临床湿性愈合理论的运用现状,为开展伤口湿性愈合理论教学及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四川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62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对伤口湿性愈合概念、湿润环境、湿性愈合的优点、适应证及常用的湿性愈合敷料这5个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构成比等进行统计描述,用Wilcoxon法和Kruskal-Wallis H法等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ICU护士湿性愈合知识得分中位数为26.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25分,1.9%的护士完全不了解湿性愈合理论相关知识,8.4%护士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一半以上护士的湿性愈合护理实践认知较差。48.5%的护士最近一次获取相关知识是在1个月时间内,获取知识来源最主要来源于同事之间的交流。结论 ICU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临床伤口护理实践中需要不断增强伤口愈合知识的培训教育,更新观念,以提高临床伤口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湿性敷料的选择在糖尿病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慢性皮肤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烫伤、糖尿病大疱),往往久治不愈,伤口处理不当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随着伤口湿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各种湿性合成敷料大量涌现,如交互式湿性敷料、油膏制剂、糊剂以及水凝胶制剂等。而怎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敷料以达到促进伤口愈合,节约费用是我们护理研究的目的。我们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伤口患者67例,予以湿性敷料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湿性敷料的选择在糖尿病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慢性皮肤伤口(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烫伤、糖尿病大疱),往往久治不愈,伤口处理不当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随着伤口湿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各种湿性合成敷料大量涌现,如交互式湿性敷料、油膏制剂、糊剂以及水凝胶制剂等。而怎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敷料以达到促进伤口愈合,节约费用是我们护理研究的目的。我们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伤口患者67例,予以湿性敷料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模式在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3例肛周脓肿致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伤口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开放引流、瘘管科学处理,有效清创、控制感染、防止血流感染,合理固定、提高生活质量,科学营养支持、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人文关怀、多学科协作促进康复等湿性愈合伤口护理,所有患者均愈合,无病死、致残。结论湿性愈合伤口护理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创面治疗中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医疗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王庆喜 《当代护士》2018,(3):156-157
目的探析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慢性伤口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选择不同的伤口愈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愈合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伤口黑期、黄期以及红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湿性愈合法应用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可以加快伤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湿性愈合(红光照射联合湿性敷料)对自身免疫疾病难愈性皮肤溃疡伤口的促愈合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自身免疫病难愈溃疡的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红光照射联合湿性愈合方法护理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湿性愈合护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21 d分别测量伤口面积、疼痛计分、并计算每组伤口的缩小率,记录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3,7,14,21 d伤口缩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湿性愈合对自身免疫病慢性溃疡的促愈合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癌性伤口是指肿瘤患者在期望时间内,创伤部位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无法正常愈合,甚至演变为慢性溃疡、伤口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及皮下脂肪液化等情况的一类创面,临床一般认为6~8周未愈合的创面即可称为慢性难愈合创面~([1])。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伤口溃烂、脂肪液化、感染等,这些都影响伤口的愈合。湿性疗法是指在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敷料和(或)药液保持伤口湿润,给伤口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的环境,以促进愈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威  杨玉平  徐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432-1433
我院伤口护理中心2003年9月~2007年9月对292例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皮肤皮下等软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患者,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使用新型敷料加速组织的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3例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伤口的客观评估,根据伤口深度选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及合理选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观察到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愈合所用的时间。结果经湿性愈合敷料伤口护理方法处理后,4例皮肤黏膜分离伤口深度0.2~0.4 cm患者5~7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4例伤口深度0.5~0.8 cm患者10~15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3例伤口深度1.0 cm患者在经较深伤口护理方法处理后,伤口深度变浅,改用浅表伤口护理方法处理,18~21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2例伤口深度1.1 cm患者在较深伤口护理方法处理2周后,伤口深度变浅改用浅表伤口护理方法处理,20~28 d更换底盘时即可观察到伤口愈合。结论现代湿性愈合敷料的合理应用是帮助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尽快恢复和预防造口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糖尿病患者阴囊脓肿并软组织坏死的伤口护理。对伤口感染、坏死组织清创、肉芽生长修复的不同时期进行充分评估,根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银离子敷料、藻酸钙敷料、交互式清创敷料及水胶体敷料应用于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联合简易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的湿性环境。经手术二期缝合,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