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本院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度本院上报的39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中用量最大的4种中药注射剂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4种中药注射液分别是血栓通、金纳多、灯盏花素以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某医院HIS系统调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心内科住院病历,筛选含中药注射剂的病历212份,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心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无适应症用药、溶媒不当、超量用药、疗程过长、药物浓度过高、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某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中药临床药师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的审核点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使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9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DDDs排序前3位的是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注射用穿琥宁;同类中药注射剂单品种的DDC相差很大.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随着中药注射剂ADR逐渐显现,应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住院药房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以后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2011年度600例涉及到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的住院的患者病例,对其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据统计在调查的600例病例中主要涉及到的中药注射剂有:香丹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参麦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醒脑静等.在我院内科科室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率最高,外科次之.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性.结论:在我院临床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相对较合理,但依旧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因此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会议纪要     
《中国中药杂志》2012,(18):2694+2717+2726+2738+2773+2778+2813+2817
6种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启动2012年2月19日,"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专家会在京举行,同时宣告参麦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6个品种上市后安全监测启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2011-2013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2011-2013年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逐年增加;用药金额与用药总金额构成比逐年下降。3年中,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用药金额排序居前3位;舒血宁注射液2012、2013年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均列前2位。结论: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基于市场状况的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的重要剂型之一,在抗肿瘤、心血管保护和抗病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市场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康艾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5大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市场竞争状况。结合目前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进展,分析了这些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并围绕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对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进行合理用药管理前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实施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前后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单次最大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后,用药合理性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量过大、配伍不规范等问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上市频繁,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前期调查发现,本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呈现了用量逐年增大、日均费用较高、品种过于集中的趋势[1]。为进一步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9)
目的分析2012~2014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对比干预前(2012年)与干预后(2014年)数据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数据,对中药注射剂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查阅病历系统及合理用药分析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下降,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6.48%、7.15%、6.49%;祛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为广泛,位居第1位,历年占比均超过45%;舒血宁注射液连续3年居于DDDs排名第l位;药物利用指数(DUI)趋向合理。结论干预行之有效,干预后(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下降、品种减少,DDDs排序品种合理、DUI指数趋向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之处,有待通过行政监管、药学干预、合理用药宣传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2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他们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施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如:对症用药、合并用药、溶媒选择以及静脉注射时滴速的控制等,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8.7%(37/47),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62.5%(15/24),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前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自身因素与临床使用因素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医院要想降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就必须从中药注射剂的源头与使用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很多是由于其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并详细阐述了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类疑难的视神经病变,中医和西医治疗各有优势及特点,中医治疗主要是口服中药、静脉使用中(成)药注射液、针灸治疗、穴位注射等。西医治法主要是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配合植物神经调节剂、降眼压、神经营养药及高压氧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结合两者优势。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对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味药或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靶点,缺少清晰明了的归纳总结。为了明确与活血化瘀中药功效对应的现代药理学作用通路及靶点,文章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活血化瘀中药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活血化瘀类中药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刍议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点评莱医院住院医嘱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10月某医院内科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数、用法用量、溶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占病历总数的43.22%,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较多.结论 内科系统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应该合理使用健康发展,还是禁止使用全面封杀,一直存在激烈争论,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人对中药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存在诸多误解与偏见。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药成分复杂,中药研究、临床应用与西药不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与大量不合理用药,中药与西药盲目混用,不合法、不合格的假冒伪劣药,静脉输液过程操作不规范,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等辅料有一定毒性以及中药成分的问题等多种因素有关。发展中药注射剂是治病救人的需要。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系统研究工作,特别是中药安全性研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研究;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控制;加强各个环节的审批、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广大群众及病人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用药趋势,为评估本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情况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用药频度分析方法评估本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用药水平,评价药物使用频度与用药费用合理性。结果 2010-2012年,本院中药注射剂药品占有率为4.07%~4.47%,用药金额占全院所有药品用药金额的10.50%~12.69%,年增长幅度明显。其中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比例列居首位,用药频度呈年度上升趋势;3年的用药同步性表明,肾康注射液、艾迪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粉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用药日均费用偏高。结论 2010-2012年,本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相对频繁,且多倾向于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用药日均费用偏高的中药注射剂可能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中药因传统剂型的限制,在急症的救治方面存在弱势。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被开发研制,使中药在急救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目前临床应用于急性脑梗塞的中药静脉注射剂种类繁多,疗效确切,并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根据近3年来相关文献研究,对中药针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近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血概念的中西医比较及其跨文化交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中医基本概念血为研究对象,与西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血的概念相比较,分析中西医血概念的异同之处,提出中医基本概念血跨文化交流的原则并探讨了中医跨文化交流理论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