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多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依入院顺序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实验组使用鼻内镜修正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实验组92.3%的有效率,对照组57.7%的有效率,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多发性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修正术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内镜修正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结论鼻内镜修正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系统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80例行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患者,其中35例行传统手术设为传统治疗组,45例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设为内镜下修正术组,分析两组手术方式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传统手术方式组治愈6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4.29%;而内镜下修正术组治愈3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应用喷鼻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探讨。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外加实施鼻喷激素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复发率为3.2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复发率为19.35%,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鼻喷激素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体效果,且患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安全,不易复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鼻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鼻用激素治疗.对比2组术后3个月、10个月Lund-Kenned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术后10个月观察组的Lund-Kennedy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术后给予鼻用激素,能够显著减轻疼痛,促进鼻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则予以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鼻腔气流和嗅觉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2组手术治疗后与手术前比较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鼻窦内镜术较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鼻腔内通气气流的情况,帮助改善嗅觉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根治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邱秀环 《中外医疗》2016,(17):153-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5年6—12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术治疗,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还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鼻腔鼻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鼻腔鼻窦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89例。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行常规鼻腔、鼻窦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随访1年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情况,并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工作环境、合并症及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要显著好于常规鼻腔、鼻窦手术,且术后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可操作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对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4年12月~2016年6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均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症状、SNOT-20评分又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系统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王俊芳  黄学勤  程学仕 《吉林医学》2010,31(13):1846-1847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对74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74例患者治愈49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9%。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综合性治疗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等临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张礼琴 《中外医疗》2016,(27):70-7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将2014年3月一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激光、微波及药物等传统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概率)为93.33%及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及面部疼痛等各项VAS评分分别为(0.82±0.18)分、(0.65±0.36)分、(0.56±0.41)分及(0.55±0.36)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方案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喷鼻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有效促进鼻部症状的改善,减少鼻息肉体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艳  刘新义 《中原医刊》2011,(23):59-60
目的探讨微创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在鼻息肉中的应用意义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鼻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微创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鼻腔狭窄率、术后出血率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采取微创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能够减少常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大大提审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接受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观察组则联合盐酸氨溴索经鼻雾化吸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主观症状严重程度,Lund-Kennedy评分评价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5和IL-12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1% vs.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窦炎术后相关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涕、鼻塞、面颊部疼痛或胀痛、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查过程中,观察组鼻内镜评分及鼻窦CT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血清学指标测定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5和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经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较好,还可降低IL-5和IL-1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