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自动换血的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pH值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监测患儿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30.7&;#177;85.6μmol/L、230.8&;#177;93.1μmol/L,换血前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465.3&;#177;55.8μmol/L、220.6&;#177;65.2μmol/L,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6.5%、52.6%。换血前后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7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为(540.25±76.88)、(282.27±58.58)μmol/L;换血前、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为(498.92±84.12)、(256.82±57.16)μmol/L;换血前后实验宣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换血指征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4例,均采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均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检查。结果:24患儿例换血前平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69.74±45.36)μmol/L,换血后为(245.60±15.31)μmol/L,换出率为52.28%,平均换血量150180 mL/kg,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具有简单、实用及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方法 ]对 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外周静脉输血 ,输液泵控制速度 2 0 0ml/h~ 3 0 0ml/h ,外周动脉抽血速度参照输入速度。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培养等检查 ;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 ;随诊10个月至 2a ,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 [结果 ] 6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 ( 844 .0 7±3 14 .3 4) μmol/L ,换血后 ( 4 0 8.2 7±160 .40 ) μmol/L ,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5 1.3 3 % ,换血后白细胞、血清钾、氯略有下降 ,血清钙略为上升 ,其余生化指标均无变化 ,换血前后血培养均为阴性 ,生命体征稳定 ;追踪观察 ,1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表现 ,其余 5例发育正常。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具有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俊  吴本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63-1264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0.13±107.62)μmol/L、(193.40±37.86)μ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21.90)μmol/L、(216.83±63.66)μ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两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总胆红素换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自动换血法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新生儿换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指征、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生化、血糖、CRP的变化。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生化、血糖、CRP指标稳定。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是抢救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 5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恒速换血疗法 ,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 5例患儿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分别为 6 2 .4 9%与 6 2 .12 % ,在换血量达到一半时 ,其胆红素定量下降超过4 0 % ,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分别两两配对t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0 1) ;血常规、血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比较平稳 ,无不良反应 ;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疗效确切 ,安全 ,简便 ,还可提高换血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7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和血氯均明显下降,血钙和血钠无明显变化.74例患儿痊愈46例(62.2%),好转28例(37.8%).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且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9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液气体的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是(510.95±96.88)、(212.27±68.92);换血前、换血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是(452.10±84.12)、(189.13±63.11);换血前后实验室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前后血液内环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液内环境各项指标可能造成的变化.方法 对35例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使用同型全血,平均换血量为(136.9±27.4)ml/kg.换血速度为92 ml/(kg·h),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血糖.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78%,换血前后血Na~+、Cl~-、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明显降低[换血前为(4.45±2.40)mmol/L,换血后为(3.87±0.52)mmol/L,t=21.979,P<0.05].换血后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下降[换血前总胆红素、Hb、PLT、WBC、血清游离钙分别为(511.52±80.21)μmol/L、(145.20±11.70)g/L、(207.84±70.67)×10~9/L、(16.90±10.56)×10~9/L、(1.26±0.32)mmol/L,换血后分别为(236.41±66.54)μmol/L、(128.66±2.54)g/L、(134.86±48.61)×10~9/L、(8.94±7.44)×10~9/L、(0.99±0.22)mmol/L,P<0.05或P<0.01].结论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Na~+、Cl~-和血糖无明显影响;对总胆红素、Ca~(2+)、Hb、K~+、PLT、WBC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