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对血透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36例,分成UFH组(18例)和LMWH组(18例)。UFH组按个体化使用普通肝素抗凝;LMWH组使用低分子肝素于血透前动脉端1次注入LMWH。两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6个月后检测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UFH组患者透析半年后TG、TC、LDL-C明显升高,HDL-C降低;LMWF组患者透析半年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低分子肝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脂血症和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无明显出血倾向透析龄〉3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LMWH)组(19例)和普通肝素(UFH)组(17例),于透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及普通肝素动脉血路端注射,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次数等一些基本条件相仿,未服用降脂药物。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禁食12h,空腹检测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两治疗组患者透析前的TG、TC、LDL-c、HDL-c、Lp(a)、apo—Al、apo—B,差异均无显著性。LMW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TG、TC、LDL-c、Lp(a)逐渐降低,其中治疗12个月的TG、TC、Lp(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LDL-c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HDL-c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治疗前后也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后的apo—Al、apo—B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UFH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TG、TC、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脂质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方法 :选择 1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作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 ,先后使用LMWH和UFH各四次抗凝 ,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计算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清除率 ,测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 :与UFH相比 ,LMWH对KPTT影响小 ,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高 ,而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短 ,结论 :LMW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可代替UFH在血透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应用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合理剂量.方法 选取38例HD患者,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给予6种抗凝方法.小剂量UFH组(10例):uFH首剂35 U/kg,追加10U·kg~(-1)·h~(-1);小剂量UFH+预冲组:病例和UFH剂量同小剂量UFH组,并HD前给予40 mg/L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大剂量UFH组(10例):UFH首剂55 U/kg,追加16 U·kg~(-1).h~(-1);小剂量LMWH组(10例):透析前30 min法安明60 U/kg(3500 U)静脉注射;小剂量LMWH+预冲组:病例和LMWH剂量同小剂量LMWH组,并HD前给40 mg/L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大剂量LMWH组(8例):透析前30 min法安明80 U/kg(5000 U)静脉注射.分别在透析前管路动脉端、透析2 h管路动脉端和静脉端、透析结束管路动脉端采血,利用Sconoclot血凝分析仪测试玻璃珠活化凝血时间(gbACT)值、凝结速率(CR)值和血小板功能(PF)值.结果 (1)小剂量UFH组和小剂量UFH+预冲组:与HD前比较,HD 2 h的动脉端和静脉端的gbACT值均明显延长、CR值明显减少,HD结束后gbACT值和CR值无明显变化;但2组间各个时点的各种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别.(2)小剂量LMWH组:各个时点的gbACT值无明显差别;与HD前比较,CR值在HD 2 h的动脉端和静脉端均明显减少,但HD结束后无明显变化.(3)小剂量LMWH+预冲组:与HD前比较,gbACT值HD 2 h动脉端明显延长,但HD 2 h静脉端和HD结束无明显变化;CR值HD 2 h的动脉端和静脉端均较小剂量LMWH组进一步减少,但HD结束后恢复至透析前水平.(4)大剂量UFH组和大剂量LMWH组:与HD前比较,在HD 2 h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以及HD结束,gbACT值均明显延长,CR值明显减少.结论 小剂量UFH抗凝效果充分、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小剂量LMWH可达到一定的抗凝效果;大剂量UFH和LMWH可引起出血风险;40 mg/L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增加小剂量LMWH抗凝效果,但也增加HD过程中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时所致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UFH和LMWH抗凝治疗所致HIT患者6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221例患者应用UFH和LMWH后发生HIT6例(2.7%)。男5例,女1例,年龄49~73(63±12)岁,应用UFH息者5例,应用LMWH患者1例。血小板降低时间为应用UFH和LMWH后5~12 d,中位时间7.4 d;最低降至(36~87)×10~9/L,下降幅度均>30%。其中3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症状。所有患者均停用UFH和LMWH,改为阿加曲班或利伐沙班抗凝。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3~14 d,中位数6.7 d,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随访4~17个月,中位数9.5个月,6例患者均未再出现血栓栓塞及出血并发症。结论HIT可导致血栓栓塞等严重后果,应用UFH和LMWH时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5例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血管彩超检查情况.结果:UFH组总有效率达95.24%,LMWH组总有效率达93.02%,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UF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LMW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DVT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宁  尹友生 《华夏医学》2001,14(6):796-798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为期2年的长期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18例)及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组(22例),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检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及脂酶活性。结果:(1)两治疗组透析前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脂蛋白(Lp)(a)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apo-AL)水平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脂蛋白脂酶(LPL)活性较对照组低(P<0.05)。(2)LMWH组随透析时间延,LPL,LCAT逐渐升高,TG逐渐降低,而VLDL-c,LDL-c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但与UFH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长期使用RCA代替普通肝素抗凝,不加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障碍,并能部分缓解已存在的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
Arbit E 《JAMA》2004,292(12):1427; author reply 1427-1427; author reply 1428
  相似文献   

12.
13.
14.
Protamine--antagonist to hepari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透抗凝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低分子量肝素(LMWH,克赛)和普通肝素(SH)在血液透析(HD)中抗凝的疗效.方法23例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HD患者为LMWH组,应克赛抗凝,在HD前静脉端一次性注射40mg;10例无出血倾向者为SH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肝素抗凝.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临床有关征象及HD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透析器Curea和Ccr无显著差异(P>0.05);LMWH组对KPTT的影响较SH组小(P<0.01).结论LMWH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HD中应用安全、有效,优于SH.  相似文献   

16.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肺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3例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急性期抗凝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缺损肺动脉支数明显减少。普通肝素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67%,86%,5%,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63%,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通肝素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均为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抗凝药物,但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19.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 ,在一般治疗基础上 ,将UA 6 2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 (LMWH组n =30 ) ,给予速避凝 0 .4ml(相当于 410 0IUAXa)H ,每日 2次 ;肝素组 (RH组n =32 ) ,给予肝素 40 0IU·kg- 1 ·d- 1 持续静滴 ,每 8小时监测一次aPTT ,并调整剂量 ,疗程均为 7天。观察治疗前后 :①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疗效 ;② 2 4h总缺血时间疗效 ;③半年内心绞痛复发率、AMI发生率及死亡率 ;④副作用。结果 两组在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疗效显著 ,治疗后 2 4h总缺血时间明显减少 (P <0 0 0 1)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半年内心绞痛复发率及AMI发生率LMWH组与RH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出血副作用轻。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UA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磨红  袁伟杰 《广西医学》1999,21(4):618-620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clexane)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将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透析中使用clexane抗凝,另一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分别观察用药前后血小板、血脂、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等血液指标变化和透析器容积下降率,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表明clexane既能有效抗凝,又能降低血脂,升高血小板。提示clexane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有出血倾向、高脂血症患者,可代替普通肝素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