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王琦教授的体质学说,分析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内在关系.结果:30 ~50岁的女性中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尤其是在春季及长夏易发病.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好发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通过运用药物、加强锻炼等途径来调整病理体质从而有效减少并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与子宫肌瘤之间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筛查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例,统计发病率,所有子宫肌瘤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术前均检测血清雌激素(E2)水平,行腹腔镜下联合切除胆囊及子宫手术,切除的胆囊及子宫标本均行组织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雌激素水平均高出正常参考范围;胆囊及子宫肌瘤标本组织ER平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4%和100%.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很高,子宫肌瘤与胆囊结石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为女性最多见的生殖器良性肿瘤,发病率高,好发于40~50岁.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且发病年龄有明显下降趋势,未育即患子宫肌瘤患者相应增加.这部分患者对传统的开腹手术往往顾虑重重,超导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由于不开刀,不出血,痛苦小而为广大子宫肌瘤患者所倾睐.但未育患者选择该治疗可能出现些远期并发症.我院最近收治了两例在外院因子宫肌瘤凝固刀治疗术后孕晚期子宫破裂病例,就此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89例子宫肌瘤的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发病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89例,其中前壁肌层肌瘤51例,后壁肌层肌瘤11例,宫底部肌瘤4例,其他部位23例.结论 B超对子宫肌瘤的发病部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方便、安全、快速且准确率高,同时对临床及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的表达,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平滑肌组织和肌瘤组织中VEGF和IGF-IR的表达.结果VEGF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意义.IGF-IR在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肌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肌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肌层(P<0.05).结论VEGF在子宫肌瘤的发病过程中作用不大,可能充当促血管生长因子,为肌瘤提供血供,IGF-IR表达增高,与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150例子宫肌瘤易感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总结出子宫肌瘤患者的易感体质,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研表,对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及100例正常女性随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将各体质特征随机排列并逐一记录。结果通过对正常妇女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子宫肌瘤妇女病理体质以瘀血质、气郁质、痰湿质多见,占发病人数的76.7%。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与体质密切相关,且发病后体质影响着临床证候的发展。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过程以及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子宫肌瘤患者以育龄妇女为主,通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确诊。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阴道溢液以及不孕、流产等现象。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BBT自凝刀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和药物治疗。BBT自凝刀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子宫肌瘤都有较好的疗效,40例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0例。结论:采用微创无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具有简单、安全,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傅芝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1012-1013
目的探讨抵抗素水平在子宫肌瘤发病和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测定其抵抗素水平。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类型、数量及肌瘤的大小,分别比较其抵抗素的水平。结果两组妇女血清抵抗素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水平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2.23,χ^2=28.92,P〈0.05)。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子宫肌瘤数目、大小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和生长可能受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及其受体(sVEGFR1和sVEGFR2)水平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以及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选取30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和同龄正常女性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sVEGF及sVEGFR1、sVEGFR2含量.结果 研究组sVEGF及sVEGFR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sVEGFR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肌瘤患者sVEGF和sVEGFR2无月经周期变化(P>0.05),sVEGFR2与子宫肌瘤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VEGF与子宫肌瘤发病相关,sVEGF和sVEGFR2可以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组)及10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的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肥胖、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紊乱、经期延长、Ⅰ级亲属患子宫肌瘤、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肌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经紊乱、Ⅰ级亲属患子宫肌瘤、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9.497、12.668、7.643、4.375和4.714。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生殖系统炎症浸润、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WIT)检测86例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和80例非子宫肌瘤女性患者(对照组)的ERα基因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组织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  相似文献   

12.
钟素霞 《吉林医学》2014,(5):900-901
目的:采用B超对妇女子宫肌瘤发病情况进行探查,并且分析了相关发病因素。方法:选择进行检查子宫附件的妇女300例,进行B超探查,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子宫肌瘤患者40例,都经病理确诊,检出率为13.3%。多因素二项分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子宫肌瘤史、年龄、口服避孕药、宫颈糜烂和多次人工流产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女B超探查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效果,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25.0%~40.0%[1],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故近年来研究多围绕如何开展保守治疗,以缩小或抑制肌瘤的生长.本院自2007年2月至2009年8月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沧州地区子宫肌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与中医症候的相关性。方法对于住院的45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妇女进行中医症候的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找出本地区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血瘀证为主,多兼夹气滞和肾虚。结论认识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中医防治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研究表明[1]高雌孕激素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肌瘤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增高,增强了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促使了肌瘤生长,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取代体内孕激素与孕激素受体结合而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阴式子宫切除具有微创,腹部不留疤痕的优点,深受患者青睐,但对瘤体大于3个月的患者手术有一定困难.我们利用米非司酮可使肌瘤缩小的原理,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先行12周米非司酮治疗后行阴式子宫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的女性约有20%患有子宫肌瘤[1].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育龄女性年发病率达70/100 000[2].两者发病均与雌激素代谢紊乱密切相关[1-2].近年,随着SLE治疗水平的提高,10年生存率达75%,SLE患者并发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几率也增多.笔者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手术治疗的8例合并SLE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校健康体检发现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子宫肌瘤发病与月经紊乱、流产≥2次、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和亲属有子宫肌瘤史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妇科超声检查的127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中筛查出2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高达17.3%,其中多为肌壁间肌瘤和单发性肌瘤。结论在农村加强子宫肌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据临床观察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局部的高雌激素水平有关.子宫肌瘤在生长之初患者难以察觉,而一旦被发现和确诊其瘤体往往已较大,这时会给其身心造成很大的负担,因而该病素有女性生殖健康的“潜在杀手”之称.那么,女性长了子宫肌瘤能不能早一点发现呢?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因素不确切,一般认为与性激素紊乱有关.行手术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现将我院62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