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近视儿童的屈光参数变化规律及与近视度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10岁屈光度为-2.0~-14.5D,平均(-7.3±2.9)D的先天性近视儿童40例73只眼。按照近视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四组:-2.0~-3.0D、-3.25~-6.0D、-6.25~-9.0D、-9.25~-14.5D分别为低度(4眼)、中度(20眼)、高度(36眼)、超高度近视(13眼)组。睫状肌麻痹后用 A超测量前房深度(ACD )、晶体厚度(LT)和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AC)。【结果】患儿 ACD、LT、AL 和 AC分别为(2.60±0.52)mm、(4.21±0.44)mm、(25.28±1.22) mm、(44.22±1.36)D。SE与AL呈正相关;AL与SE、ACD呈正相关,与L T、AC呈负相关。散光度数(AD )、ACD 和 L T 四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SE、AC和AL在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近视度数越大,眼轴越长。随近视度数的增大,四组的 LT/AL和ACD+ LT/AL变小,AL/CR变大( P < 0.05),AC和 LT 与 AL 比值呈反向变化。LT/AL ,ACD+LT/AL与近视度数呈负相关( P <0.05),AL/CR与近视度数呈正相关。【结论】先天性近视儿童,眼球提前发育,眼轴延长,近视度数主要取决于眼轴长度。各组患者的 AC和 AL存在明显差异;AC、LT与AL的比值变化趋势不同,各屈光因素在先天性近视儿童的发育过程中起一定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2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检查资料。【结果】高频超声(77.8%)与钼靶(78.7%)检出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出率(90.7%)明显高于单纯高频超声或钼靶检出率(P <0.05),联合诊断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声像表现主要以边界不清(81.1%) ,RI≥0.7(79.4%) ,形态不规则(85.7%)等为主;钼靶显像主要以肿块(46.9%)、钙化(21.5%)以及肿块伴钙化(15.3%)等为主。【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测能够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钼靶检查各有优势,作用互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选择醋酸白上皮处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24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醋酸白上皮阳性处活检者为研究组(132例),醋酸白上皮阴性处活检者为对照组(111例),分析病理诊断与阴道镜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CINⅡ(15.15%VS6.31%)以及CINⅡ以上(36.36%vs10.81%)活检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CINⅢ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21.21%(28/132)与对照组4.51%(5/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CIN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白上皮明显或犀处CINⅢ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25.58%,22/86)与少许或薄处(13.04%,6/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处CINⅡ检出率(17.44%vs10.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宫颈炎及CINⅠ检出率两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别CIN与阴道镜下的醋酸白上皮异常图像相关,尤其与明显或厚的醋酸白上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实验性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离焦眼视力,探讨其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 方法:于2003—04/08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生及职工32人,年龄26~32岁。在眼前放置正负透镜诱导单纯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范围+1.00D~+3.00D、-1.00D~-3.00D。运用双屏视力及随机点立体视检查系统,检测实验性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离焦眼视力,观察屈光参差大小和屈光参差离焦眼视力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 结果:测试对象32人,均纳入结果分析,无缺失。①在1.00D、1.50D、2.00D和2.50D屈光参差度情况下,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视力比远视性屈光参差眼视力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屈光参差绝对值在1.50~3.00D时,近视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影响大于远视性屈光参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诱导单纯近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后在右眼视力相同的情况下,对立体视锐度进行比较,视力低于4.8时,立体视锐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相同屈光参差度的近视性屈光参差对视力的影响大于远视性屈光参差;相同视力的实验性近视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影响大于远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方法】选择AMI患者102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DL-C和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血清中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血清中TC和TG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8.46%、20.OO%和12.20%,H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54%、11.43%和31.71%,三组间TG和HDL-C异常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AMI患者血脂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不同情况调脂治疗对预防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 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0.05);观察组4、8、12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P <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用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小婴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的小婴儿8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ECG )和动态心电图(DCG )检查。【结果】阳性检出率普通ECG为23.2%,DCG为77.9%,DCG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ECG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DCG对小婴儿心律失常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西省学生视力状况,为制订更有效学生防近视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20所学校3个学习阶段的在校生共8183人进行裸眼视力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学习阶段间比较,以中学生的视力低下检出率最高(61.43%),小学生检出率最低(26.15%),小学、中学与大学视力低下率(50.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科学的预防是防治近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12月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后的1494次院前急救案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1~6月常规急救流程院前急救1308次案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院前干预次数、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往返时间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测量心率及血压、心电图检查、快速血糖检测、监测呼吸频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吸氧、GCS 评分、夹板固定等的抢救干预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院前急救收集既往病史、外伤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4.85%、家属满意度95.85%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92.74%、89.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抢救患者往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纠纷发生率0.47%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5%( P <0.05)。【结论】实施规范化院前急救流程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应予以坚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市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育方式评价表,对本市9所中学随机抽样23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13.3%;初高中、重点与非重点中学、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0.1%与16.8%、i8.1%与12.1%、16.2%与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在抑郁、偏执、敌对、恐怖等因子分存在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偏爱、母亲的惩罚严厉与干涉及文化程度、是否离异家庭、性别、年级和学习负担。【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过程中特点、学习压力、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值得医疗卫生保健与学校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组织(SCN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SCC)患者23例标本(SCC组)、SCNC患者23例标本(SCNC组)及正常宫颈23例标本(对照组),三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SCNC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和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SCC组、SCNC组中 VGFR 的阳性率分别为0%、52.2%、82.6%,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高表达与 SCNC临床分期、病理亚型、肌层侵犯程度有关(P<0.05);VEGF表达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75%显著高于表达阳性的3年生存率(1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EGF高表达可能与 SCNC的强侵袭性生物学特点有关,可作为 SCN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化教育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97例,根据是否给予规范化管理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教育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控制率、总控制率分别为67.35%、95.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5.83%、81.25%(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 FEV1/FVC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规范化教育管理能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恢复,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精神病患者痔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110例合并痔疮的精神病患者,80例行PPH术治疗为观察组,30例行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5% v s 90.0%,χ2=4.25,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BPRS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F‐36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其疼痛、出血、排尿困难、感染、大便郁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PPH手术治疗精神病患者痔疮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但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对精神病合并痔疮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次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均较对照组升高(P <0.05),试验组最大Bromage评分、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用量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5 min、10 min均较麻醉前降低( P <0.05);试验组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 HR、RR、SpO2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麻醉后10 min RR次数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其余各生命体征均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42%)明显升高(P <0.05);试验组低血压、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三组:A组,45例(单纯冠心病患者,HbA1c<5.7%);B组,48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C组,57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6.5%)。比较三组患者AMI发生率及冠脉病变特点有无差异。【结果】①C组A M 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1,P<0.05);B组AMI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 P <0.05)。②B、C两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多支、多节段弥漫性病变,A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单支病变,其次为双支病变,B、C两组多支病变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B、C两组冠脉病变支数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病变的血管分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三组Gensini积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水平控制不佳会增加AMI发病率,加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h脑电图(EEG)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临床拟诊癫痫的患者作常规EEG与2hEEG监测。【结果】常规EEG异常率为26.8%,2h EEG监测为90.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常规EEG痫样放电检出率为0.2h EEG监测检出率为68.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h EEG监测痫样放电主要集中在睡眠期,达89.6%,且以第Ⅰ~Ⅱ睡眠周期最多见,达87.5%,清醒期为1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h EEG监测可以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 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收集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 AD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4%(17/23),显著高于对照组52.2%(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M蛋白和卡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便秘、皮疹、血糖升高、骨髓抑制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合理血糖控制范围。【方法】收集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且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随机血糖>11.1 mmol/L )的危重患者200例,根据血糖控制范围的不同分为常规胰岛素治疗(CIT组)和强化胰岛素治疗(IIT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IIT 组低血糖总发生率为29.0%(29/100),明显高于CIT组13.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是7.0%、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危重应激化高血糖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较常规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但两种方法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市青少年近视流行情况和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邵阳市在校中小学生1000名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视力和用眼卫生知识、行为等情况。【结果】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率为58.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为36.5%,初中生的近视率为65.3%,高中生的近视率为81.7%,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存在不良的用眼行为。【结论】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增高。不良的用眼行为等是当前中小学生近视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8例,术后给予GnRH‐a治疗患者34例(观察组),术后仅常规治疗34例(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1.5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随访1.5年后复发率为5.88%(2/34),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8/34),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26/34)( P <0.05);两组治疗前痛经及性交痛的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痛经和性交痛的比例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FS H )、促黄体素(L H )、雌二醇(E2)及基础窦卵泡数(A FC )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妊娠率为44.12%(15/34)显著高于对照组17.65%(6/34)( P <0.05)。【结论】G 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能有效抑制术后复发,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