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正支气管哮喘是发生在呼吸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简称哮喘,也是一种多发病,主要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祖国医学属于"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或伴有咳嗽,还有胸闷、呼吸困难症状,从中医角度看,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常常由于饮食、外邪、抵抗力低下等原因而导致痰阻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或伴有咳嗽,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常因外邪、饮食、体虚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迁延难愈,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许多中医药学者就中药防治哮喘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单味中药用于哮喘的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明确指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而中医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证"范畴,多因宿痰伏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气上逆,肺失宣降,痰随气动,故至痰鸣如吼,  相似文献   

4.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童慢性咳嗽中的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长期咳嗽,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其病机关键在于痰饮内伏,与哮喘"伏痰"病机相似,而当前西医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及其细胞功能失调两个方面。文中以痰为论治主线,对从痰论治CVA可能影响Th1/Th2细胞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Asthma,CVA),临床上也称其为"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等,属于一种特殊发作类型的哮喘,是诱发儿童慢性咳嗽的众多因素中较常见的一类,其发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该症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和持续咳嗽,双肺听诊无哮鸣音,常伴清晨或夜间发作性咳嗽,无痰或少痰,运动时加重,无明显感染证据,可反复发作,此时往往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哮喘病同为持续性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痰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方法留取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检测其细胞成分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诱导痰液的中性粒细胞数较其缓解期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数与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巨噬细胞数与哮喘各期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哮喘病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不同发病时期气道内的炎性细胞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其发生是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诱发,以致痰气博结、壅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治疗,西医往往控制哮喘症状较快,但长期运用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哮喘,其控制症状虽不如西医那样迅捷,但其可以从整体进行调整,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而且可以消除病理产物,缩短疗程,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8.
哮喘又名哮病、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中医认为,哮喘的病理基础为宿痰伏肺,每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在哮喘缓解期采取适当的中医善后治疗及调养方法,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韩旭 《中国医学创新》2006,3(5):225-226
哮喘为痰阻喉间,痰气相击所致的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突然、反复发作,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最早的中医文献中没有哮喘之名,其病名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发展到今天,其定义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的疾病,它的含义显然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中医学对哮喘病因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有别.现代医学大多数主张哮喘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中医认为哮喘是一种新感引发宿疾(又称夙根)而发生的疾病,新感因素包括外感六淫、疫气、内伤七情、饮食劳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6 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34例 )和哮喘缓解期组 (2 6例 ) ,2 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 ,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组最大呼气流量 (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 (E0 )、中性粒细胞数 (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 ,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是哮喘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是反映气道炎症活动指标之一。测定哮喘儿童痰液ECP水平可监测和指导儿童哮喘的抗炎治疗。布地奈德为临床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本实验就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前后痰液ECP水平变化作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实用的气管炎症监控技术,探讨它在儿童哮喘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中不同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作用。方法收集20例哮喘、26例慢性COPD和12例健康者的诱导痰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4和IL-8浓度,采用放免法检测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哮喘组痰液中嗜酸细胞比例增高,IL-4浓度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明显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5);COPD组痰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IL-8浓度明显高于哮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和COPD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气道慢性炎症,IL-4参与了哮喘的炎症过程,而IL-8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最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生伴有哮鸣音的、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中医认为,哮喘属于“哮证”的范畴。按照哮喘患者的病情缓急,可将此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期。哮喘发作期包括两个类型,即寒痰伏肺型和痰热壅肺型。哮喘缓解期包括3个类型,即肺卫虚弱型、脾虚气弱型和肾元不足型。下面就介绍一下各型哮喘的特点及如何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袁梅玲 《微创医学》2005,24(5):782-783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医学正传·哮喘>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哮必兼喘,喘末必兼哮.中医学认为哮喘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乏虚,肺有痰积,内积乏痰常因外邪、疲劳、遗传、饮食失宜、体质、精神刺激、尤以气候变化等因素而诱发.<时方妙用>: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前,痰窠结于肺膜,内处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之伤即发,伤酒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并表现为反复发作.根据证候表现以分为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  相似文献   

16.
吸入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在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一种痰液诱导的方法。采用哮喘患者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30min诱导痰波,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的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在用力呼气容积中的比值(FEV1/FVC)较基础值有轻度下降,但所进行的62人次的诱导中,有61人次产生了足量的痰液,诱导痰中鳞形细胞所占百分比在哮端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分别为4.55%、5.49%和5.3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痰液诱导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无创性研究哮喘气道炎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哮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哮喘是以多种炎症基因表达增加或异常表达为特征,由多种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和气道结构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及细胞组分(细胞因子、化学因子、黏附分子、酶类和受体)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1],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感染、免疫、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其中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2,3]。现将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黏膜杯状细胞增生及化生致黏液高分泌,而血管渗漏导致黏液清除机制受损,表现为患者黏液分泌量成倍增加及黏液栓形成,引起气道梗阻和窒息,使哮喘病死率升高。中医认为哮喘病机"专主于痰",从痰治喘是治疗哮喘发作的关键环节。深入探讨哮喘发作期气道黏液增多与痰饮之间的关系,可为中医治疗哮喘理论及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常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疾病.在中医学中,它属于“哮病”范畴,多由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触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目前的治疗手段能很好的控制哮喘症状,但对于症状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除长期吸入激素外尚无太好的办法.本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本科用咳喘糊穴位贴敷结合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6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痰诱导方法研究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方法28例哮喘儿童(轻度12例、中度10例、重度6例)进行痰诱导,测定诱导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对轻度和中度哮喘组于4h和8h后再重复诱导两次,集痰液涂片,进行总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500个细胞中的各类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轻度和中度哮喘发作组诱导前后PEF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哮喘发作组诱导前PEF值为153.2±18.0ml/min,诱导后为121.4±12.3ml/min,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轻度哮喘发作组4h和8h以及中度哮喘发作组4h的细胞计数与第1次相比,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哮喘发作8h的细胞计数与第1次相比,细胞总数和上皮细胞分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细胞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哮喘轻度和中度发作的儿童进行痰诱导是安全的,而对重度哮喘发作的儿童进行痰诱导会引起PEF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危险;轻度和中度发作儿童8h内重复诱导细胞计数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