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分析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1名低年资护士对高危药品使用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和归纳,结合我院高危药品管理的实际,探讨并建立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结果:11名低年资护士对高危药品的概念模糊及相关知识认识较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结论:对低年资护士加强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组织30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学习、急救技能演示、急救模拟训练、急救实践操作、轮转科室学习等综合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急救综合能力考核,并调查医生及麻醉师对低年资护士在急救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培训后,30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以及急诊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医生与麻醉师对急救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培训前也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急救综合能力培训可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意识与急救技能,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带教工作的做法.方法 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制定我科低年资护士的项目,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科室基本技能及专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及心理素质等.结果 通过实行一对一带教明显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专科护理水平,完成了各项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带一工作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13年2月~2013年3月本院精神科低年资护士101人上夜班时的应急能力进行调查,了解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夜间病情观察、应急技能、应急流程、急救药品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同年资的精神科护士夜班应急能力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急救设备的使用在抢救能力中得分最低。结论应加强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夜班应急能力的分层次培训,提高本科护士的应急技能,提高急救设备使用的熟练度,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让低年资护士参与急救车管理,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使其熟悉急救车内物品药品,熟练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增长急救知识,提高其急救能力。方法:安排14名低年资护士每2人1组管理急救车1个月,1人负责急救药品的管理,1人负责急救器材的管理,半个月后再2人对换管理。结果:低年资护士参与急救车管理后,加强了责任心,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了100%,药品效期管理、急救相关理论知识、急救时物品盲取速度、急救器材使用的熟练度均高于参与管理前(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参与急救车管理,能保障急救物品完好率,保证急救时能熟练、安全、有效地使用急救物品及药品,提高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低年资护士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制订工作坊的内容,采用示范—练习-考核的工作坊模式对全院72名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由34.72%升高至90.28%,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由27.78%升高至91.67%,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及工作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方法:结合神经外科实际,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合理分工,统筹安排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结果:明显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和专科护理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结论:有计划地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强化训练,并对专科流程管理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采用急救理论培训、急救技能训练、医护合作式急救情景模拟等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可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应急能力和急救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颖莉  卢彩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83-1584,1593
护生临床基础护理实习期是护生职业态度形成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主要时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我国的医学院校多数是采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即护生先学习3~4年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再安排1年的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适于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用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喂养,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喂养的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及腹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每日记录早产低体重儿体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终末体重2.18±0.31kg,比对照组2.02±0.28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平均每日增长体重0.015±0.15kg,比对照组0.0046±0.16kg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低体重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日益深化,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种标志。已经渗透到卫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为提高野战医院护理信息化保障能力,我院与某炮兵指挥学院科研部共同研发了一体化护士工作站,并试用于野战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在CT引导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科64例行PK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疗法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DS、SAS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经过2周治疗后,其抑郁、焦虑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认知疗法对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对其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术期,为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了首例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临床病例以来,艾滋病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护理者,也是群众了解HIV/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者,因此,  相似文献   

16.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因手术同时带有的创伤,即便手术的技术性不断加强,但因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或因认识局限性,或条件限制等因素,很有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但大部分并发症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重度心力衰竭(CHF)患者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方法对10例植入CRT-D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CRT-D相关知识介绍,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出院随访等。结果本组10例均成功植入CRT-D,切口愈合良好,随访4-16个月体外起搏测试起搏器功能良好,阈值正常范围,无误感知、误放电现象。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提高Ⅰ-Ⅱ级,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围术期护理中,心理护理应贯穿于始终,严密监测起搏器功能,及时发现及有效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用药指导,重视随访管理是CRT-D手术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术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对新聘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岗前培训可促进护士角色的转换。传统的岗前培训内容以规章制度及护理相关内容(如消毒隔离、仪容仪表、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工作流程等)为主,而忽略了德育和人文教育。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传统的新聘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方法日显其弊端。医院文化泛指医院的主客体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体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在门诊医疗护理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对2009年1-12月门诊4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按报告流程实施诊疗及护理。结果 4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病情好转。结论危急值报告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而护士在多部门紧急合作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玲  李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4):1908-1909
目前国内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已由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rn,HMIS)转向临床信息系统(clinicinformationsystem,CIS)。据统计,美国25%的1000张床位以上大型医院使用了CIS。国内的CIS处于理论探索和临床初步摸索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