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使用灵蒲合剂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予62例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灵蒲合剂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各血管Vm均明显降低(P〈O.05或P%0.01),且多数血管PI明显升高(P均〈O.05)。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管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或P〈0.01);且P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灵蒲合剂可改善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供血,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他司汀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培他司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6例)和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4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67%),对照组痊愈7例(1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对照组(64%);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各参数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应用培他司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改善(P〈0.05),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CC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血流量,治疗CC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为SLE的临床监测、病情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方法:用M型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功能指数: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心尖四腔切面获取二尖瓣血流,测量舒张功能参数:舒张早期E峰最大流速(Ve)、舒张晚期A峰最大流速(Va)及Va/Ve。心尖五腔切面获取主动脉瓣血流,测量收缩功能参数:射血前期(PEP)、左室射血期(LVET)及PEP/LVET(P/L)。结果:SLE组治疗前后Va/V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Ve降低(P〈0.05),Va升高(P〈0.05);治疗后V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a升高(P〈0.05)。治疗前Va/Ve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V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组治疗前后P/L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CO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V,EF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前CO高于治疗后(P〈0.05),但P/L,SV,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UCG作为一项无创、敏感、价廉的检测手段,可早期定量显示SLE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使大量狼疮性心肌受累患者得以检出,为SLE的临床监测、病情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红梅  韩俊峰  姜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163-4164,4167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氯沙坦50mg/(次·d)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尿肌酐、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和血脂(TG)。采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58例患者经过治疗,各项指标除BUN外,UAER、HbA1c、Scr、FBG、TG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肾动脉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平均流速(Vm)显著增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肾血管血流参数的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疗效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比较血管紧张素ⅡⅠ型(ATI)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ARB代文组(口服代文80todd)、ACEI洛丁新组(口服洛丁新10mg/d)和常规对照组,各组疗程均为30d。治疗前后心功能按NSHA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内径(L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舒张末期(E/A);治疗前后拍摄X线片测定心/胸比。结果 代文组和洛丁新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E/A无显著性差异(P〉0.05)。代文组和洛丁新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代文组与洛丁新组治疗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代文和洛丁新对CHF均有效,以代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治疗前后用配对比较进行“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诺迪康胶囊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诺迪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诺迪康胶囊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均采用血塞通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诺迪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3周。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动力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变化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6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53例,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血流动力学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治疗组仅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好转。结论诺迪康胶囊能改善脑供血,降低全血粘度,改善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少,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牵引按摩改善颈源性头痛脑血管机能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牵引按摩对颈源性头痛(CH)患者脑血管机能障碍改善的机理。方法: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测125例有颈椎曲度异常或颈椎退行性改变的颈源性头痛患者牵引按摩前后与正常对照组90例的9条颅内血管(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并对TCD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颈源性头痛组(125例)牵引按摩治疗后,大脑中、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降低,其值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2.治疗后颅内成对动脉的Vm差异缩小,其代表值-非对称指数(AI)的异常率以及均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更接近(P〈0.01)。结论:牵引按摩治疗可双向调整颅内动脉的异常血流速度增高和减低,从而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脑血管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供血不足患者280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予灯盏花素针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用药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测定左/右椎动脉(LVA/R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R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两组用药后较用药前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值增加(P〈0.05),PI增加(P〈0.05),RI减少(P〈0.05);治疗组用药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增快(P均〈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传统中药气雾吸入基础上,结合现代超声雾化吸入与氧疗技术综合形成针药氧综合疗法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北省中医院2003-09/2005-09入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氧综合疗法,将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脑康合剂(主要成分:川芎、薄荷、冰片、丹参、檀香各9g)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药氧液,给予雾化吸入,同时施以针刺治疗,针刺选穴: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留针30rain,1次/d。对照组单纯采用氧针疗法。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参与观察者对照组因资料不全脱落2例,最后进入结果分析238例。①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5%,88.1%,P〈0.01)。③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④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两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脑康合剂胶囊通过调节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了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TcD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2例分为康复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用吞咽功能训练;另设正常组20例。治疗前后检测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及对照组的BA、LVA及R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3周后,2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康复组及对照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康复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BA的血液循环,促进吞咽功能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病程3个月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12周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血中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一氧化氮浓度显著增加(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同时可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中肾动脉血流的检测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36支肾动脉血流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进行分析,将肾动脉真腔供血及假腔供血分为两组,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肾动脉真腔供血与假腔供血的血管内径及收缩期加速时问差异克显著性(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束期流速及阻力指数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彩色超声能为临床手术前后肾动脉血供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早期糖尿病患者心脏左室功能变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初次就诊和系统治疗半年后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体重指数、舒张压、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糖明显得到控制(P〈0.01);糖尿病组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晚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肺静脉血流频谱: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心房收缩期逆向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对糖尿病性心脏病做出诊断,以及早进行系统治疗能改善左室功能,避免严重的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意义。方法88例重症患者心脏术后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并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总结应用左西孟旦前后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血流动力学及LVEF、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变化。结果患者应用左西孟旦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在应用后8h开始较用前降低,应用后24h开始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从应用后8h开始逐渐降低或减停,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前后收缩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中心静脉压(cvp)、乳酸有下降趋势,CVP从应用后24h、乳酸从应用后8h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从应用后8h开始显著增多(P〈0.05)。应用后24h、3d与7dLVEF比应用前明显升高(P均〈0.01);proBNP逐渐下降,从应用后3d开始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使用左西孟旦可显著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管内皮损伤与病情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17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共25次,观察患者接受CBP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次日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象、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等变化;根据患者接受CBP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血标本时间不同,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CBP治疗后组vWF较治疗前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APACHEⅡ和MODS评分也较治疗前组明显降低(P〈0.05);CBP治疗前组,vWF与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呈正相关(P〈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0.05);CBP治疗后组,vWF与WBC和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P〈0.01,0.05)。CBP治疗后存活组患者,vWF仅仅与血WBC呈正相关(P〈0.01);而CBP治疗后死亡组患者,vWF与总脱水量及红细胞比积呈正相关(P〈0.01),而与PT-INR和APTT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CBP治疗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在CBP治疗过程中,脱水过多,又可能加重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及血黏度。结果:杏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M、vWF、FIB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下降(P〈0.05),APTT显著延长(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N患者体内存在内皮的损伤,高凝倾向。对DN患者早期使用杏丁治疗,可以有效地保护其血管内皮系统,改善其体内的高凝状态,对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具有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脑血管结果分析,评价经颅多普勒对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与100例健康人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改变及频谱的形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结果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中脑血管痉挛管及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均为98例,均为占总病例数的52.78%;70例脑供血不足,占总例数中的37.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家族性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诊断和对脑血管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住院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血清FT3、FT4较对照组低(P〈0.05),TSH较对照组高(P〈0.05)。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较对照组低(P〈0.05),而TSH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T3、FT4、TSH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T4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抑郁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