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总疗效明显优于中药内服组(P0.05);在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中医症状、局部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组分别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及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组与中药内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保留灌肠药渣外敷热疗法的总疗效为96.7%。三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及药渣外敷热疗法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乳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2年0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或急诊就医的42例早期乳痈患者,均采用内服中药,外敷膏药加手法排乳治疗的中医综合疗法。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92.7%,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早期乳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30例痛经患者中药内服及外敷加上针刺穴位治疗。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痛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联合采用冷敷制动、理筋手法、中药熏洗加外敷及内服等方法综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治愈69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TDP灯照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TDP灯照射+中药离子导入,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独服用塞来昔布,连续治疗2周,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医证候学评价和关节炎严重性程度评价。结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显效率、有效率及改善关节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茹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7-18
目的: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分别给予内服中药配方、保留灌汤、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药内服治疗方案,统计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疗程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采取中药内服法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疗程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程少、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外敷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外敷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5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6%。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中医四联疗法(内服自制中药汤剂、外敷中药、按摩、艾灸)治疗.结果:30例中,观察疗效1个月,临床治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7%.结论:应用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秦泗锋 《新中医》2015,47(6):119-121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服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内服中药汤剂和中药外敷或熏蒸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3天,观察组胸腰部肿胀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天,2组胸腰部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1月、3月,观察组的Cobb角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内服、刺络拔罐和面部中药湿敷疗法后倒模,对照组仅予中药内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疗效及皮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粉刺积分及皮损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效果优于单纯服用中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对照组13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推拿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JOA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及妇科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于治疗3个月后随访并观察复发率。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及随访时,2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15、36.120,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39,P<0.05)。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完成全部研究的38例患者中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愈显率84.21%(32/38);对照组36例患者中治愈1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愈显率41.67%(15/36)。2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86,P<0.05)。 结论腹部推拿配合腧穴热敏化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时采用中医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患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B组患者57例采用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B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明显。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采用推拿及针灸联合治疗时,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中药活血止痛汤对于临床妇科痛经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月-12月接诊的妇科痛经急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CT或MRI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加稳压,调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中药加稳定血压,调脂对症等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30例,23人好转,4例病情稳定,3例患者未愈;对照组30例,15例好转,6例病情稳定,9例未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针灸推拿疗法配合中药加稳定血压,调脂对症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加稳定血压,调脂对症等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内服、牵引、推拿综合治疗,15d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临床结果痊愈26例,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治疗颈椎病眩晕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临床最为常见、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不良影响的多发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目前中药现代研究发展逐步加快,中医已经广泛应用于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安全且疗效明显,积极的促进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措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键  姚万霞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283-1284
目的:分析50例不同证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推拿前后的脉图参数变化,探讨原发性痛经推拿疗效与脉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Ⅲ型智能脉象仪进行检测。结果: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并且推拿治疗前后脉图参数中t1、h3/h1、h4/h1、h5/h1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图参数的变化可作为原发性痛经推拿疗效评判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宣肺止嗽汤联合小儿推拿对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临床疗效、证候评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自拟宣肺止嗽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转归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对照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自拟宣肺止嗽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较单独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咳嗽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有效缓解炎症反应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李亚  吴萌  尚坤  张欣 《吉林中医药》2014,(3):299-302
原发性痛经是影响青年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症。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从常用操作手法、治疗部位、治疗时间与疗程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提出了其中存在的手法操作不够规范、临床研究不够严谨等问题,并指出了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