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留置导尿时间对外科男性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需行手术的男性患者按导尿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麻醉前留置导尿,对照组30例在麻醉后留置导尿,观察两组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拔除尿管三天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三天内排尿情况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后留置导尿较麻醉前留置导尿对患者尿道膀胱粘膜刺激小,对膀胱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尿道润滑剂进行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麻醉苏醒期燥动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外科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诱导插管后进行留置导尿,实验组采用舒泰作为尿道润滑剂,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尿道润滑剂,观察两组患者全麻术后燥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燥动,但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舒泰使用方便,具有润滑和导向的双重作用,能降低因置入尿管带来的不适和尿道黏膜的损伤所致的麻醉苏醒期燥动,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91-95
目的 探讨常规留置导尿失败后处理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的不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一次性留置导尿成功率,尽早解除尿路梗阻并减少尿道损伤。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我院20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尿道扩张后留置导尿组(尿扩组)和内镜下导丝引导留置组(内镜组),分析两组留置导尿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尿扩组中所有女性患者、无尿道手术史患者及尿道外口狭窄患者经尿道扩张扩后均能成功留置导尿;内镜组中TUR及TURP患者均可成功留置导尿管。TUR及SP患者两组留置尿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URP(P0.001)及RP(P=0.008)患者内镜组留置尿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尿扩组。内镜组留置尿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尿扩组(95.7%vs 80.9%,P=0.001);内镜组术中VAS疼痛评分(2.2±0.3 vs 5.7±0.9,P0.001)及术中明显肉眼血尿发生率(5.4%vs 23.5%,P0.001)均显著低于尿扩组;术后3个月拔除尿管后,内镜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扩组(15.1%vs 28.7%,P=0.02)。结论 女性及无尿道手术史的男性患者大多可经尿道扩张后即可成功留置导尿;而对于合并尿道手术史,尤其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的男性患者,内镜下留置导尿管优于单纯尿道扩张。  相似文献   

4.
严琼  张晓秋 《四川医学》2011,32(8):1319-13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留置导尿患者尿管插入膀胱后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将神经外科留置导尿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改进的留置尿管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尿管内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过程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尿道粘膜损伤出血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9%,尿道粘膜损伤出血率为0,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5%,尿道粘膜损伤出血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的留置尿管内固定方法(膀胱内固定)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尿道粘膜损伤出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管外固定装置对留置导尿的影响。方法将留置导尿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用尿管外固定装置固定导尿管,对照组60例不做尿管外固定。比较两组尿道粘膜损伤及尿管脱出数。结果实验组第7d尿道粘膜损伤及尿管脱出率分别为23.3%、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8.3%、24.9%(P<0.05)。结论尿管外固定装置固定导尿管有利于减少尿道黏膜损伤及尿管脱出。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因气囊尿管导尿引起尿道损伤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1~73岁,因尿潴留或术前准备而行导尿术,或因原发病治疗需要而行导尿术。因使用气囊尿管留置导尿临床操作不当而致男性尿道损伤5例,因患者意识障碍自行拔出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4例。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尿道疼痛、尿道出血、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男性患者导尿术导致尿路损伤原因分析和对策.方法对男性患者导尿术178例中的尿道损伤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导尿术后24小时的不适感109例,24小时发生血尿、尿道口流血和排尿困难33例,气囊尿管脱出导致全尿道损伤6例,气囊置前尿道导致球部损伤8例,气囊排空障碍尿管嵌顿导致后尿道损伤3例.结论医疗人员必须重视男性患者导尿术,预防措施到位,尿道损伤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郑亚珍  韩文峰 《中国病案》2011,12(5):64-65,6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晨起麻醉前导尿,观察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尿道刺激症状,粘膜损伤及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尿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减轻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男性病人使用不同型号导尿管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宗武 《河北医学》2005,11(9):829-829
临床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过程中经常发生尿液外渗污染床单,甚至诱发病人产生褥疮。原因可能与留置导尿常规首选使用较小直径型号导尿管,而老年男性病人尿道膜部括约肌松弛、收缩乏力有关。本文对比观察了使用较大直径型号(20~22号)尿管留置,并适当增加插入深度导尿方法对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导尿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洁悠神"对预防男性经尿道手术后留置导尿期间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尿道口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常规尿道口护理后在尿道口及周围区域喷洒"洁悠神",观察两组尿培养菌尿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置管期间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水平,而实验组菌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尿道手术可能增加术后置管期间尿路感染几率,而术后用洁悠神对患者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雪玲 《吉林医学》2014,(11):2456-245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用于男性患者导尿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需要实施导尿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插尿管前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行尿道灌注后实施插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尿管,观察两组一次插尿管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插尿管的成功率高达95%,对照组一次插尿管的成功率仅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行尿道灌注后实施插尿管,可减轻患者插尿管的不适,提高一次插尿管的成功率,操作简便,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间歇导尿与医院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对比.方法 通过分别对两组各30例入院时无菌尿完全脊髓损伤(CSCI)患者A组留置导尿和B组间歇导尿在当日、第3、7、10、14日以无菌方法直接从尿管壁向内用灭菌注射器抽取尿液,即刻送检培养病原菌,比较两组发生率.结果 尿路感染发生率A组明显大于B组.结论 间歇导尿术对于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海棠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06-1907
目的比较分析无痛留置尿管与常规留置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600例中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0例,观察患者留置尿管前、留置尿管操作中、留置尿管后的生命体征,同时观察B、C 2组患者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A、B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组。结论无痛留置尿管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尿道损伤机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如何减轻留置导尿对患者尿道的损伤。方法抽取观察对象20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尿管引流通畅,患者无不适感。结论小剂量固定组能减轻尿道口的损失及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医源性尿道损伤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尿道损伤是指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导致的患者尿道损伤 ,临床上并不少见。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可促进愈合 ,减少并发症 ,避免医疗纠纷。我院 1990— 2 0 0 2年共收治院内院外此类损伤 76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均为男性 ,年龄 16~ 82岁 ,平均4 2 .5岁 ,其中≥ 6 0岁 4 2例。因气囊尿管导尿损伤 4 0例 ,拔气囊尿管损伤 6例 ,金属尿管导尿损伤 4例 ,尿道扩张损伤 9例 ,膀胱镜检损伤 8例 ,膀胱镜液电碎石损伤 3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损伤 6例。损伤部位后尿道 6 5例 ,前尿道 9例 ,多处损伤 2例。1.2.…  相似文献   

16.
杨玉兰 《当代医学》2010,16(26):11-12
目的减轻成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将200例成年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程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尿道刺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手术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17.
魏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8+31-28,3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解决办法。方法分析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发生尿道损伤的原因,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尿道损伤与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导尿管置入不到位、气囊注水量过大、护理防范措施不到位有关,通过掌握导尿技巧、减少气囊注水量、做好护理防范措施、创新损伤尿道的尿管置入方法等,20例病人均痊愈拔除尿管出院。结论根据老年男性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情,掌握导尿技巧,提前做好防范,改进导尿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留置气囊尿管导尿所致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对接诊处理的245例因留置气囊导尿管导尿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245例中,尿管周围溢尿143例,血尿45例,尿道损伤21例,尿道溃疡、尿道瘘6例,拔管困难30例.所有病例经相应处理,多数恢复良好.结论 留置气囊尿管导尿已非常普及,但须严格掌握指征,加强导尿操作过程中规范操作,留置尿管期间加强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变传统留置导尿管给成年女性患者带来的不适反应。方法:将200例需留置导尿的成年女性患者按单双日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强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增加管周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穴位注射、按摩与常规留置尿管两种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的不同.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80名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留置尿管组及间歇性导尿组,对常规留置尿管组实行常规护理,对间歇性导尿组实行间歇性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结果常规留置尿管组泌尿系统感染率35%,残余尿量197±2.9ml,间歇性导尿组感染率19.3%,残余尿量102±7.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容量无差异(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穴位注射与按摩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