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Q热是一种在全世界流行广泛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许多国家屡次发生,范围有所扩大;年龄偏大的男性发病较多,职业特点有淡化趋势;发病在上半年多见;猫在传播本病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是城市病例的重要传染源。动物感染非常普遍,且种类繁多。病人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造成误诊。水文就Q热的分布情况、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鲁南地区首次进行了Q热和斑点热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人间Q热和斑点热的感染率分别为1.69%和16.38%。畜间Q热的感染率为山羊37.5%,犬5.89%,牛和驴均为0;斑点热的感染率则为牛57.14%,驴53.57%,山羊和犬为0。通过血清学证实了该地区人、畜间Q热和斑点热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孙桐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88-889
为了解山东地区立克次体性疾病感染和流行状况,分别进行了斑疹伤寒、Q 热、斑点热和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山东是全国斑疹伤寒的重点发病疫区之一,以第四季度为发病高峰,青壮年病人较多,男多于女,农民和学生是主要职业;山东人间Q 热、斑点热感染率分别为118 % 和1007 % ,动物间也有较高的感染率;恙虫病在山东的危害日趋严重,疫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基孔肯雅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孔肯雅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所致.该病主要经蚊虫吸血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剧烈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体征,称为"基孔肯雅热".人群对基孔肯雅热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当基孔肯雅热初次暴发时,可使大量人群发病[1].  相似文献   

5.
中国Q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概述自 1937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而称之谓Q热(“Q”乃Query的第一个字母 ,即疑问之意 ) ,并证明其病原体为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burnetii,俗称Q热立克次体 )后 ,6 0余年来除个别地区尚未发现Q热病例外 ,目前已报道的Q热疫区已遍及全球各大洲几乎所有国家 ,成为当前分布最广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我国Q热的发现和研究开始于 5 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以前 ,Q热在我国为一片空白 ,大家 (包括医务人员 )对其临床和防治均非常生疏。 195 0年张乃初等为探讨Q热在我国的可能存在 ,在北京用Q热…  相似文献   

6.
从1990年开始,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具体做法是:坚持质量教育,规范QC小组管理,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指导;健全激励机制。在开展群众性EQ小组活动中体会到:开展QC小组活动是改进质量的有效方式;领导亲自参与以带动全员参与;QC小组活动课题选择要小,活动要实,形式要活,要有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一头孕猪体内及其所产全部乳猪均检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孕猪分娩有死胎,且乳猪多在产后1周发病死亡,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烦躁不安、喜卧、行动缓慢。用EHF病毒抗原阳性标本接种乳鼠,可检出特异性荧光物质。该孕猪感染发生在10月,以发病季节可基本排除乙脑感染。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乳猪全部感染与发病均在EHF最短潜伏期内;可排除水平传播的可能,故推测此孕猪系怀孕后期自然感染EHF病毒后,经胎盘传播而导致乳猪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一般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全年均可散发。患者主要为儿童。福建省宁德地区第一医院从1987年到1996年10年内共收治100例流腮并发症病人,分析于下:1一般增况100例患者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2~6岁36例,7~12岁64例;2~6月份85例,7~8月份15例;学龄儿童占64%。以上数据表明上半年发病多,夏季也有小流行。2临床表现病例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并发症一般发生于腮腺肿大之后,但有8例发生于腮肿之前。3并发症分类100例中,脑膜脑炎84例、胰腺炎4例、星丸…  相似文献   

9.
一起院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的传播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一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分析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院内SARS感染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通过座谈了解,查看病案和感染现场调查相结合进行追踪和个案调查。绘制传播链说明本次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描述发病时间分布、接触史和接触方式。结果:传染源为1名输入性病例,与该案例传播相关接触者54人,发病5人,总罹患率为9.26%。其中指征病例传播了1例和这名二代病例又传播了4例续发病例,其传播过程可以用清晰的传播链加以描述;此5例病例均与前代病例的症状期有密切接触史,发病潜伏期长,潜伏期平均10d以上;后对在症状期所有接触者进行隔离,无发病。结论:本案例中所有续发病例都有与症状期病例明确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史,但密切接触者并非全部发病;病原体传播与环境条件有关;急诊科护士是SARS感染高危人群;院内SARS感染可防可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性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影响。方法分析19例自然绝经后发病的女性SLE患者一般情况、初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与75例育龄期女性SLE进行对比。结果自然绝经后发病的SLE患者肌痛、肌无力及体重下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皮疹的发生率则较低,P〈0.05;白细胞下降及抗核抗体(ANA)阳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性激素在SLE的发病及临床表现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绝经后发病的女性SLE患者的病情侵袭性低。  相似文献   

11.
故障一:开启电源,选择导联,热笔等工作均正常,按下START键后不走纸。分析与检修:走纸稳速电路由锁相稳速电路(IC210、IC211),走纸电机驱动电路Q201、Q202和开关管Q203等组成。当工作方式选择在STOP或CHECK状态时,IC202的2脚输出高电平,使Q203导通,Q201、Q202截止,电机不工作,机器不走纸,当在START状态时,IC202的2脚输出低电平,Q203截止,Q201、Q202导通,电机转动走纸。现电机不工作,先测电机正常。开机后,测Q202基极,无论在STOP…  相似文献   

12.
1996年4~6月,对黑龙江省绥芬河、东宁地区驻军及部分林业工人进行了蜱传斑点热、Q热、莱姆病的血清学调查。应用Micro-IF共调查221人,三种蜱媒疾病的总感染率为22.2%,其中斑点热感染率为最高(11.8%),同莱姆疾病(5.9%)、Q热(4.5%)相比差异显著(P<0.05)。部队战士的感染率略低于林业工人,分别是斑点热:9.5%和21.4%,莱姆病:5.6%和7.1%,Q热:4.5%和4.8%。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蜱媒疾病在该地区存在程度不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延广 《家庭医学》2009,(7):48-49
中暑分为哪些情况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有人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  相似文献   

14.
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临床分析湖南省娄底地区人民医院(417000)朱华江无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NQAMI)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与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QAMI)有所不同。我院近10年内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其中N...  相似文献   

15.
金属烟热是由于吸入金属氧化物烟而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自限性,往往被忽视,但近些年金属烟热严重病例国内外也时有报道,故应引起重视。据此,就近些年金属烟热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生物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金属烟热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猫抓病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CSD)是一类典型的良性、自限性淋巴管疾病,主要是通过猫的抓伤和咬伤而感染,也可通过跳蚤的叮咬传播。儿童和青年人发病较多,少数病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表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已经证实,汉赛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导致猫抓病的主要病原体,其储存宿主是猫;也有关于五日热巴尔通体(Bquintana)和克氏巴尔通体(Bclarridgeiae)感染导致猫抓病的报道。美国Jackson等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推算每年大约有24000例CSD新发病例。由于猫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必须借助实验室辅助诊断才能够确诊。猫抓病的诊断标准至少包括3个方面:(1)有猫接触或猫抓伤史;(2)猫抓伤处皮肤测试阳性;(3)局限性淋巴管炎并排除其他原因的淋巴管炎,淋巴活检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损伤。本主要对国外猫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从来,迅速蔓延,现在己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在目前是全球60亿人的最大流行瘟疫,一跃为人类的第四杀手,在非洲是第一杀手。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通常是性接触或血液、血液制品传播,侵犯免疫系统,临床表现为全球性迅速传播、发病缓慢,为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没有特效的疫苗预防,有限的对症治疗不能根治,仅能延缓生存时间。感染者一旦发病其预后是可悲的,因无治愈的方法,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阳市伤寒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阳市1953~2001年伤寒疫情、个案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3~2001年,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10.08/10万,病死率为0.36%。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病率在3.00/10万以下;疫情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发病高峰为8~11月;高发人群为20~49岁年龄组,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轻型和不典型。[结论]控制伤寒发病的关键是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普及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疫情监测是降低伤寒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西北大学654名学生AIDS认知水平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仅有48.01%的人,主要从报刊和电视上获及AIDS的知识。学校和家庭是薄弱点;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对AIDS的病原流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总知晓率为31.15%。知晓率最低的是临床表现;赞成非婚同居的占25.54%,有性交行为的占8.41%。这部分人是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针对以上状况,在高等院校开展AIDS预防的健康教育,控制HIV的感染,已是摆在教育和卫生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而严峻的任务。希望能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第一中学一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基本情况,探讨流行因素以及防制措施。方法 对2004年2月22日至27日该中学所有发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情况及防制措施等相关资料。结果 大同镇第一中学790名学生中共发病36例,罹患率为4.56%,发病班级以初(一)四班最多,为31例.占发病总数的86.11%;发病时间为2月22日,26日达到发病最高峰,28日以后再未新发病例;发病学生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4~16岁之间;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全身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为63.89%,病毒分型为甲3型;采取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后,该中学学生及周围人群再无新发病例发生。结论 根据流感的流行因素、流行规律以及临床特点,及时排除了SARS和人间禽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防止流感在学校等聚集性场所中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