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测定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患者及相应对照者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SH、L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雌激素水平过低及雄激素水平过高可能是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测定29例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并发症(A组)、26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B组)和25例绝经后正常妇女(C组)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的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并发症者E2及E2/T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T显著增高。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失调可能是其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或促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定3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女性正常对照组,均测定瘦素(LEP)、空腹胰岛素(FINS)、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卯泡刺激素(FSH),骨密度(BMD)。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女性糖尿病组LEP、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2、BMD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E2水平、BMD较绝经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后T水平升高(P〈0.01)。(2)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发现,T、LEP、E2与BMD相关。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性激素与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88例年龄≥60岁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及67例年龄≥60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测定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男性糖尿病组LH、FSH、T、E2水平无差别(P〉0.05);女性糖尿病组E2水平低于女性对照组(P〈0.05),T、LH、FSH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性激素的紊乱。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心脏X综合征患者性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关系 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心脏X综合征患者55例(实验组)和健康无心脏X综合征的绝经后女性5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ELISA法测定性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其中测定的性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孕酮和睾酮。结果 CSX组血清E2及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清LH、F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SX组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降低(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SX患者血清E2和VEGF呈显著正向相关性。以VEGF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E2与VEGF密切相关(P<0.05),而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孕酮和睾酮与VEG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绝经后女性CSX患者雌激素缺乏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降低,导致冠脉微血管的生成受限,进而导致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6.
林松  陆建建 《内科》2007,2(1):33-3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患者性激素和血脂的关系。方法比较30例绝经后CHD患者和30例绝经后正常女性的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绝经后冠心病患者E2显著降低,T、P、FSH、LH无明显差别。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TC、TGH、LDL呈显著负相关,而与HD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雌激素水平与血脂谱异常有关,提示绝经后女性CHD患者与性激素水平有关。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控制CHD风险。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9种性激素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9种性激素在老年人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180例老年人进行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17α-羟基孕酮(17α-OHP)、睾酮(T)、硫酸去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如)等9种性激素含量测定。结果 绝经妇女的性激素水平较之育龄妇女有明显差别(P〈0.001)。除LH和FSH呈高水平外,其他激素均明显低下。其中27例(59.4%)的E2接近零。成人男性组的E2、P、PRL和A2较女性为低,T、DHEA-S则高于女性;FSH、LH、17α-OHP近似女性女性卵泡期水平。老年男性组性激素水平与成年男性组比较略有差异。结论 健康妇女绝经后性激素水平有显著的变化,老年男性与成年男性之间性激素水平略有差别。本研究提供了老年人9种性激素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绝经后AD女性患者35例,绝经后健康妇女42例,测定血浆雌二醇(E2)水平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绝经后AD妇女E2水平较绝经后健康妇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LH和FSH水平在AD组明显上升,AD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LH、FSH均与E2呈显著负相关(r=-0.902,-0.910,P<0.01)。结论随着血浆E2水平下降,LH、FSH水平上升,AD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四物汤对老龄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华  杨丽 《山东医药》2010,50(20):47-48
目的探讨自然衰老的机理及四物汤对老年女性延缓衰老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对照组、四物汤组、维生素E组、成年对照组大鼠各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含量。结果四物汤能升高老年雌性大鼠T、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P〈0.05或0.01)。结论四物汤可通过调节老龄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坤更欣胶囊对雌性“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自然更年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期对照组、更年安组及坤更欣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另设青年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各组常规性饲养1周后,后五组分别予更年安胶囊、坤更欣胶囊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15d;末次灌胃并禁食12h后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FSH、LH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更年期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FSH、LH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更年安组及更年期对照组比较,坤更欣胶囊高剂量组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坤更欣胶囊能明显提高“更年期”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及LH水平,此为其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尚云 《山东医药》2008,48(18):63-63
选择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于绝经前行单纯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阴道炎、宫颈炎未绝经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免方法测定观察组术后1、3、5 a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对照组统一测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E2、P水平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FSH、LH水平呈上升趋势.认为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各项检测指标与不同年龄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30岁以下年龄组和30岁及以上年龄组PCOS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ESTO)、孕酮(Prog)水平,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岁以下年龄组和30岁及以上年龄组LH高于对照组(P〈0.01),E2高于对照组(P〈0.05),TESTO高于对照组(P〈0.01)。30岁以下PCOS患者组和30岁及以上PCOS患者组各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LH,E2高水平及TESTO增高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示因子,高LH、高E2、高雄激素血症可能是引起PCOS发生的因素之  相似文献   

13.
将66例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卵泡直径达9~10 mm时经阴道行卵泡穿刺抽吸术,对照组仅行常规促排卵,连续观察6个月。手术前后检测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水平,排卵情况,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E2、PRL水平无明显变化,LH、LH/FSH、T值均较术前降低,FSH值明显升高(P〈0.01);未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认为卵泡期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抽吸术治疗PCOS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高,是PCOS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雷小敏  陈蔚  李秀华 《山东医药》2006,46(14):40-41
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12例卵巢早衰(POF)患者(观察组)与2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应用磁性匀相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泌乳素(PRL)水平。结果观察组CD4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降低;FSH、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E2、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雌激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E2降低,CD3、CD4/CD8分别与E2呈正相关.E2与CD8^+呈负相关。提示E2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张强  杨明飞 《山东医药》2010,50(30):16-17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 d采集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睾酮(T)、孕酮(P)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颅脑损伤后FSH、P水平下降,T、E2水平升高;与局限性脑损伤患者比较,弥漫性轴索伤患者FSH、P、T、及E2水平变化较大;颅脑损伤越严重,FSH、P、T及E2变化越大;与正常人及轻型损伤患者比较,重型损伤患者FSH、P、T及E2变化更大(P均〈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可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变,这一改变与损伤类型、损伤严重程度和性别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脑梗死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变化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动态测定97例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病情、梗死部位及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1)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FSH、LH、E2值下降,T值升高,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FSH、LH、E2、T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急性期中、重型组血清FSH、E2、T的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血清LH无明显差异(P>0.05)。(3)急性期皮质组、皮质下组、混合组比较,梗死范围≥2cm×2cm×2cm组与梗死范围<2cm×2cm×2cm组比较,血清FSH、LH、E2、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随着疾病的好转趋于正常。且这种紊乱不受梗死部位及梗死范围的影响,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 :探索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有关的体内性激素 (SH)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 30例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 ( 组 ,平均年龄 6 0 .8± 0 .82岁 )、 35例绝经 1年以上无冠心病的患者 ( 组 ,平均年龄 6 1.6± 0 .79岁 )的血清雌二醇 (E2 )、促卵泡刺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 H)及血脂谱。结果 : 组 E2 水平明显降低 ,为 组 E2 水平的 53% ; 组 FSH、 L H水平较 组显著增高。结论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 ,E2 水平显著降低 ,可能为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6,(6)
目的比较不同睡眠质量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探讨性激素水平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社区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80例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睡眠质量问卷调查,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选取睡眠质量较好的患者38例作为睡眠质量尚可组,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42例作为睡眠质量较差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睾酮(T)性激素的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睡眠质量尚可组患者E2、TSH及T水平显著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患者,LH和FSH水平显著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睡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2、FSH及LH水平是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E2水平降低,FSH和LH水平异常升高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绝经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绝经后冠心病(CAD)女性及无冠心病女性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激素、血脂对女性冠心病的影响。方法:以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有一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的绝经后女性CAD患者为CAD组.40例经造影冠脉无明显狭窄的绝经后女性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ApoB及B/A比值,以放免法测定雌激素(E2)、雄激素(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CAD组的TG、TC、LDL-C、LP(a)和Apo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CAD组的HDL-C及Apo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85±0.52)mmol/L:(1.23±0.54)mmol/L.(1.24±0.24)mmol/L:(1.86±0.33)mmol/L.P均〈0.05];②CAD组的E2、LH水平[(11.99±6.81)ng/ml,(22.33±13.45)mIU/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40±5.41)ng/ml,(35.96±23.39)mIU/ml]。P〈0.05~〈0.01;③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poB、HDL-C、E2和LH是对女性绝经后对冠心病有影响的因素(β=3.592,-1.496,-0.183,-0.056,P均〈0.01)。结论:HDL-C、E2和LH是绝经后女性免于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血脂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规律,为今后开展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选择1992.9-1994.10在我院就诊的78例绝经3~28a有骨癌症状病员,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羟脯胺酸(OHPROL)、吡啶并酚(Pyd)、尿钙(Ca)、肌酐(Cr),双能x线(DEXA)骨密度(BMD)检查.提供降钙素及1α羟化活性维生素D3《1α-OHD3)治疗3个月,判断疗效.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病员血清E2.BGP.Pyd比值下降(P<0.05),血FSH、LH,尿Pyd/Cr.Ca/Cr比值增高(P<0.05),经治疗后症状改善,BMD值升高(P<0.01).病员BMD值下降与绝经年限及血清E2下降呈正相关(系数r=0.6872)。提示绝经后妇女应警惕骨质疏松发生.降钙素及1α-OHD3应用有助于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可减少骨松后并发症骨折的发生.对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医药耗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