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海南省某医学院的21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医学生在手机成瘾得分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医学生的手机成瘾总分高于农村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三个变量之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心理弹性是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0.49.结论:高心理弹性是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克服手机成瘾倾向的“保护因子”.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以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角度入手,进而减少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山东省内9所高校选取的84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检出率为21.13%(179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t值分别为3.98,3.97,2.02,-4.56,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各量表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0.59,-0.42,P值均<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8和-0.15),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4).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心理健康,高校可通过提高个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来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社会支持和自伤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对909名大学生施测,并运用SPSS21.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童年期心理虐待(责骂、恐吓和干涉)、心理忽视(情感、教育、身体)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自伤行为呈正相关(Ps0.01);(2)社会支持分别在童年期责骂、恐吓、干涉虐待与自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依次为24.53%、23.35%和25.16%;(3)社会支持分别在童年期教育、情感、身体忽视与自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依次为21.53%、20.34%和22.68%。结论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伤行为的作用部分通过社会支持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王卫平  薛朝霞  王冰  牛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17-5319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560名大学生村官施测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依次进行层次回归和复回归分析,检测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在大学生村官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结果 ①简回归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高、中、低社会支持组,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权重分别为43%、30%和9%;而高、中、低自我效能组,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权重分别为43%、30%和20%.②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中介变量后,职业倦怠对大学生村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由引入前的0.55下降为引入后的0.47/0.49.结论 职业倦怠对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社会支持具有调节效应,自我效能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IOS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1 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评估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4%,东南地区略高于西南地区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大三年级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28,P<0.01),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61,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Beta=0.478,P<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减轻自杀意念的形成,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在自主支持感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改善大学教育环境、营造自主性氛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主支持感问卷、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问卷(简版)对5所高校的7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自主支持感得分为(54.44±8.86)分,幸福感得分为(30.95±5.87)分;归属需求得分为[(29.77±6.82)]分,高于胜任需求[(23.88±5.57)分]和自主需求[(23.68±6.19)分]得分;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与自主支持感和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求在自主支持感与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9。结论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在自主支持感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现状及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大学生村官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山西省太原市486名大学生村官实施调查。结果:(1)14.40%大学生村官被筛检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2.17,p<0.05)。(2)工作角色冲突(β=0.24,p<0.01)和角色模糊(β,=0.33,p<0.01)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R2=0.15,p<0.01)。(3)工作角色压力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可预测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SB=-0.10,p<0.05)。(4)引入社会支持中介变量后,工作角色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回归系数由引入前的0.40明显下降为0.33。结论:14.40%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不同程度障碍;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是损害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两个潜在危险因素,在工作角色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社会支持同时具有调节效应和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与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购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网购成瘾量表(OSAQC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安徽某高校的46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网购成瘾得分为(81.38±14.65)分,15.09%的大学生存在网购成瘾状况。其中性别、是否恋爱、平均月生活费和平均网购月消费在网购成瘾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网购成瘾之间呈正相关(r=0.282、0.299,P值均<0.05)。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购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遮掩效应。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网购成瘾间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心理弹性在其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成人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SCL-90心理自评量表》对452名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和AMO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得分高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得分低于2分;除心理弹性的计划风格因子和社会能力因子与心理健康的部分因子相关较低外,其余因子之间都呈显著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χ~2/df=2.571;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0.054、NFI(赋范拟合指数)=0.946、CFI(比较拟合优度指数)=0.962、IFI(增量拟合指数)=0.968、GFI(拟合优度指数)=0.933、A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0.911]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中国心理韧性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省某理工院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350人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297人的儿童期虐待水平、心理韧性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  结果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儿童期受虐待水平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Z=-2.696,P=0.007)且心理韧性水平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Z=-3.267,P=0.001);心理韧性与儿童期虐待、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均呈负相关(r=-0.279,P < 0.001,r=-0.247,P < 0.001),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水平得分呈正相关(r=0.280,P < 0.001);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直接效应为0.247,通过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02%。  结论  心理韧性在儿童期虐待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对有留守的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以提高心理韧性水平为主要目的干预活动,进而提高他们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自编积极情绪问卷,对28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积极情绪均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P0.01);(2)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可以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总效应值为0.535;社会支持和积极情绪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16%。结论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积极情绪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学生焦虑、网络社会支持寻求、社交网络(SNS)成瘾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潜在关系和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和提高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焦虑子量表、网络社会支持寻求量表、社交网络成瘾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Smart PLS 3.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焦虑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会支持寻求(β=0.475)和SNS成瘾(β=0.406),网络社会支持寻求显著正向预测SNS成瘾(β=0.228),焦虑(β=-0.159)、网络社会支持寻求(β=-0.150)和SNS成瘾(β=-0.227)均显著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此外,网络社会支持寻求和社交网络成瘾在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25。结论大学生心理焦虑水平与其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密切相关,但网络社会支持寻求和社交网络成瘾行为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网红引导对容貌焦虑的影响以及自主性在网络引导与容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为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33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采用社交外观焦虑量表(Social Appearance Anxiety Scale)、青少年自主性量表(Adolescent Autonomy Questionnaire)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红引导与自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容貌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自主性与容貌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网红引导对自主性和容貌焦虑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当放入中介变量自主性后,网络引导对容貌焦虑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结论 网红引导会影响容貌焦虑,自主性在网红引导与容貌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积极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主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内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Connor-Davidson Elasticity Scale Simplified,CD-RISC10)、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Scale,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对山东省1 0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睡眠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9, P<0.001),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89%,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的交互项对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显著(t=-4.72,P<0.001),焦虑情绪能够调节社会支持对睡眠质量的作用(t=2.70,P<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提升作用,心理弹性和焦虑情绪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分别存在中介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能够促进心理韧性发挥积极效果,为预防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实施自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山东省1170名大学生,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一般健康问卷(CHQ-20)进行现场调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检出率为12.70%(149名);②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低(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高(P<0.01);③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分数与心理健康分数均为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分数为正相关(P<0.01);④PC和NC在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中都发挥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62.15%。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和创伤后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某一所三甲医院乳腺外科病房和门诊患者300名,应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对30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3、0.736,P0.01)。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12%。结论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创伤后成长存在正相关,心理一致感能部分中介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大学生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间接联系和调节效应。方法 从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抽取1 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流调用抑郁量表(CES - D)、网瘾量表(IAII)、社会支持量表(SSRS)、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 - RISC10),使用SPSS20.0和AMO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ES - D量表得分与IAII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 = 0.640,P<0.01);CES - D量表得分与SRSS、CD - RISC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 = - 0.364、r = - 0.393,均P<0.01);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抑郁与网瘾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10.36%;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在高心理弹性水平下,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成立[95%置信区间为(0.004~0.166)];而在低心理弹性条件下,则不成立[95%置信区间为( - 0.028~0.139)]。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抑郁与网瘾间的中介效应成立,并且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并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网络欺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网络欺负问卷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西南宁市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较高(3.59±0.43),其中,男生得分为(3.59±0.45)分,女生得分为(3.58±0.41)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男生的情绪控制得分(3.40±0.69)显著高于女生(3.14±0.73);女生的人际协助得分(3.52±0.54)显著高于男生(3.38±0.5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361,P0.001),心理韧性与网络欺负呈负相关(r=-0.184,P0.001),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0.435,P0.001);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络欺负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可能通过心理韧性间接的影响网络欺负或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期受忽视、社会支持与中职生自伤行为的中介作用,为中职生自伤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辽宁省5所中职院校的学生814名。采用童年期被忽视问卷、青少年自伤行为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检验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社会支持与童年期受忽视、自伤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0~-0.26,P均<0.01),而与自伤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0.28,P均<0.01)。儿童期受忽视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3,P<0.01);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82%。结论 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受忽视与中职生自伤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278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直接作用显著(r=0.462,P0.05);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分别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又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x~2=127.875,df=72,GFI=0.916,RMSEA=0.062)。结论职业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分别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又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形成了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