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药物性肝衰存活率和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药物性肝衰的存活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豚鼠为供体 ,海藻酸钠 氯化钡法微囊化。SD大鼠为受体 ,氨基半乳糖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制作肝衰模型。 4 8h后将微囊化豚鼠肝细胞 (1 5× 10 7个 )移植于大鼠脾脏内。豚鼠裸肝细胞 (1 5× 10 7个 )移植及生理盐水 1 2ml脾脏注射为对照。移植后观察受体大鼠 14d存活率和肝功能的改变。结果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存活率 80 %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2 5 % )和裸肝细胞移植组 (70 % ) (P <0 0 1与P <0 0 5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 14d总胆红素 (0 6 8± 0 0 5 μmol/L)和ALT(5 5± 6 7U/L) ,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0 82± 0 0 7μmol/L和 91 0± 8 0U/L)和裸肝细胞组 (0 76± 0 0 6 μmol/L和 74 0±7 1U/L) (P <0 0 5和P <0 0 1)。总蛋白 (117 0± 8 4 g/L)和球蛋白 (6 6 0± 5 6 g/L) ,明显高于对照组 (78 0± 6 9g/L和 4 3 0± 6 2 g/L)、(96 0± 7 4 g/L和 5 2 0± 6 9g/L) (P <0 0 5与P <0 0 1)。结论 药物性肝衰大鼠脾内移植微囊化异种肝细胞有显著逆转肝功能和提高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瘦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检测对照组、无肾病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各 30例血清瘦素、胰岛素、Ⅳ型胶原及血糖浓度 ,分析瘦素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无肾病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 7 51± 3 77μg/L、8 31± 4 80 μg/L及 1 0 36±5 1 1 μg/L ,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无肾病糖尿病组 (t=2 2 1 ,P <0 0 5)及对照组 (t =2 75 ,P <0 0 1 ) ,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胰岛素呈正相关 (r =0 2 4 ,P <0 0 5 ;r =0 36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血清瘦素浓度已升高 ,提示肾脏清除瘦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 (HQI)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肝损伤模型 ,并测定肝功能 ,肝组织学检查及肝组织血浆和血清脂质过氧化测定。结果 :硫代乙酰胺模型组 2 4 h后大鼠血清 GPT为(1110 .0± 15 2 .5 ) U/10 0 m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HQI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GPT分别为 (788.3±75 .3) U/10 0 m L、(76 0 .7± 6 7.7) U/10 0 m L、(5 17.1± 6 2 .2 ) U/10 0 m 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0 .0 1)。HQI治疗组肝组织和血清 MDA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 ;病理学改变显著。结论 :HQI0 .5 g/kg~ 4 g/kg可对抗硫代乙酰胺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 ;本实验结果提示 ,HQI具有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瘦素与巨大胎儿发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T)检测 2 0例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正常体重儿 (对照组 )孕母血清、脐血瘦素水平。结果 ,巨大儿组孕母血清瘦素为 ( 2 5 6±8 2 ) μg/L ,显著高于对照组 ( 1 8 8± 7 8) μg/L( P <0 0 5)。巨大儿组脐血瘦素水平为 ( 1 6 8± 7 0 )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 ( 7 7± 4 6) μg/L( P <0 0 0 1 )。两组孕母血清瘦素与胎儿出生重量无相关性 ,而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 =0 65,P <0 .0 1 )。结果提示 ,巨大儿的发生与脐血瘦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姚焕焕  路屹 《安徽医药》2019,23(2):237-239
目的 探讨海人酸(KA)诱导的癫痫大鼠血液中铁和铁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30只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KA的方式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1周和给药后2个月取静脉血,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血清铁,采用放射性标记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分别观察两组大鼠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分别为(3.502±0.475) mg/L、(29.229±1.912) 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8±0.760) mg/L、(23.449±1.711) μg/L(t=1.328、19.169,P=0.018 3、0.026 7)。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与癫痫发作具有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0.732(P值分别为 0.035 0、0.013 9)。结论 KA诱导的大鼠癫痫模型血液中铁和铁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与海人酸诱导的癫痫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6.
何云绮  史荣  登科 《贵州医药》2001,25(4):313-3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时外周血象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 130例肝硬化病人的血红蛋白 (Hb)、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数值。观察脾肿大程度与血象变化的关系及并发感染时白细胞及分类的变化。结果 10 5例 (80 8%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细胞减少 ,减少程度与脾肿大有关。脾正常组 (A组 )、脾轻度肿大组 (B组 )、脾中度及重度肿大组 (C组 )的Hb值分别为 94 6± 2 8 2g/L、82 6± 2 6 1g/L、70 1± 2 2 0g/L(P <0 0 5 ) ;PLT分别为 79 2± 2 6 1× 10 9/L、6 0 6± 19 9× 10 9/L、5 5 9± 15 4× 10 9/L ,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比较P <0 0 1,B组与C组比较P>0 0 5 ;WBC分别为 3 96± 1 2× 10 9/L、3 16± 1 1× 10 9/L、2 47± 1 0× 10 9/L(P <0 0 5 ) ;伴有感染时 ,WBC >10× 10 9/L者 16例 (2 4 2 % )。WBC≤ 4 0× 10 9/L的人数 ,无感染组 (6 4例 )占 82 8% ,感染组 (6 6例 )占 16 7% (P <0 0 0 1)。白细胞不增高的病人 ,中性粒细胞≥ 0 75者 ,无感染组 17 1% ,感染组80 % (P <0 0 1)。结论 80 %以上肝硬化病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细胞减少 ,减少程度主要与脾肿大有关。合并感染时 ,白细胞增高者仅 2 4 2 %。凡肝硬化病人WBC≥ 4 0× 10 9/L且中性粒细胞≥ 0  相似文献   

7.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4  
目的 观察高脂饲料配方对制造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16wk ,观察体重及肥胖指标 ,并与普食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分别为 (491 6 2± 4 6 89)g、(394 2 0± 5 0 78) g ,Lees指数分别为 319 0 4± 9 4 9、30 4 6 3± 5 99,经统计学处理 ,高脂组优于普食组 (P <0 0 1,P <0 0 5 )。造模成功后 ,高脂组大鼠的附睾脂肪量、肾周脂肪量、心包脂肪量及肝、肾重量均大于普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含 12 %猪油、总油脂量为 18%的高脂饲料致肥效果较好 ,配方组成较为合理 ,致肥率达 5 8 9% ,高于以前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
张贺平 《河北医药》2002,24(6):472-47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心脑血管病人 65例 (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2 5例、急性脑梗死组 2 0例、急性脑出血组 2 0例 )和健康人 5 0例 (对照组 )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 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T3的含量分别为 (1.63± 0 .3 5 )、(1.74± 0 .5 5 )、(1.80± 0 .5 2 )nmol L ,低于对照组 (2 .0 8± 0 .3 9)nmol L ,P <0 .0 5 ;FT3含量分别为 (3 .63± 1.0 0 )、(3 .5 3± 1.2 0 )、(3 .43± 1.0 2 )pmol L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76± 0 .46)pmol L ,P <0 .0 1。死亡组的T3、FT3水平与非死亡组T3、FT3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能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急性心脑血管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有益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在新生SD大鼠头颅骨第 2继代成骨细胞 (OB2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10 - 1~10 - 9g·L- 1)尼莫地平 ,分别观察OB2 的增殖功能(用波长 5 70nm处OD值表示 ) ,分化功能 [用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表示 ]和矿化功能 (用每视野矿化结节数量表示 )。结果 :增殖功能OD值为 0 .12 1±s 0 .0 0 9~ 0 .41±s 0 .0 4(P <0 .0 5 ,P <0 .0 1) ;ALP活性为 (0 .0 92± 0 .0 0 8)U·mg- 1Pro(P <0 .0 5 ) ;每视野矿化结节数量为 (1.3± 0 .9)个 (P <0 .0 1)。结论 :尼莫地平不同浓度对OB2 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作用各异 ,当尼莫地平浓度为 10 - 6 g·L- 1时 ,对OB2 的增殖和分化功能具有刺激作用 ,对OB2 的矿化功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与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 (ACEI)联合应用和单用ACEI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 2型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比较。方法  5 2例临床确诊的 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两组 ,A组单用ACEI治疗 2 0例 ,B组ARB联合ACEI治疗 32例。结果 治疗 2个月后A组 2 4小时尿蛋白平均 3 0 2± 1 10g ,B组 2 4小时尿蛋白平均 2 6 6± 1 32g (P <0 0 1)。血浆白蛋白A组 2 4 6 0± 1 80g/L ,B组 2 6 80± 1 2 0g/L (P <0 0 5 ) ,6个月后 2 4小时尿蛋白A组 2 5 4± 0 89g/L ,B组 2 14± 1 0 3g/L (P <0 0 1) ,血浆白蛋白A组 2 8 80± 2 10g/L ,B组 31 10± 1 80g/L (P <0 0 1)。经过一年治疗 ,A组肌酐清除率平均下降速率为 3 5ml/min·y ,B组为 2 8ml/min·y。结论 ARB与ACEI联合应用对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 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用ACEI组 ,并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含中药骨金散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金散低剂量组和骨金散高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骨金散低剂量组和骨金散高剂量组大鼠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4周后低剂量骨金散组和高剂量骨金散组按1.8g/kg和3.6g/kg灌服骨金散,每日一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每天一次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制备含骨金散血清。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观察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OPG、RANKL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的骨金散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高于去卵巢组(P〈0.01)。低剂量的骨金散组和高剂量组血清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升高OPGmRNA表达水平(P〈0.01),降低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P〈0.01),使OPGmRNA/RANKLmRNA的表达比值升高(P〈0.01)。结论:中药骨金散能增加去势大鼠BMD,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成骨细胞OPGmRNA表达,降低RANKLmRNA表达,发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这可能与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water extract of Cajanus cajan (L.) Millsp. leaves (WECML) on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primary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ECML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100?μg/mL and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12.12%. When its concentration descended to 0.01~10?μg/mL, it turned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osteoblasts. The effects of WECML on differentiation of osteoblasts depended on concentrations and time. It promoted the mineralization function of osteoblasts at concentrations of 0.01, 0.1, and 1?μg/mL, but inhibited the mineralization function at concentrations of 10 and 100?μg/mL. It inhibited bone resorption activity as indicated by the dose-dependent reduction in the pit numbers and areas (P?<?0.05).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ECML may be a potential source of natural anti-osteoporosis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骨肽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75,150,300,600和1 200μg/L的骨肽注射液培养6 d,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12 d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骨肽注射液150~1 200μg/L组1~6 d的细胞增长速度较快(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骨肽注射液300μg/L对成骨细胞的增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骨肽注射液75~1 200μg/L组培养3,6,9和12 d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P<0.05),骨肽注射液300μg/L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加速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新康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活性影响。方法:SD大鼠灌胃给药3 d取得含药血清。分离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细胞活性,AKP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程度,用骨吸收陷窝数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含骨新康血清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10%,20%骨新康组含药血清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P<0.01),抑制骨陷窝的生成。结论:骨新康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对临床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Mice were intragastrically treated with single doses (0.05-0.8 g/kg) of schisandrin B (a dibenzocyclooctadiene derivative isolated from the frui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schisandrin B administration, the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 was increased by 10-235%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However, the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28% at a dose of 0.8 g/kg. When given once daily (0.01-0.2 g/kg) for 4 days, schisandrin B also dose-dependently elevated the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 (17-134%). Kinetics parameters estimated by Scott's plot analysis of schisandrin B-induced changes in serum and hepatic triglyceride levels were determined: serum-E(max) (maximal effect)=6 mmol/L (384% increase, P<0.001); K(D) (affinity)=0.59 mmol/kg; pD(2) (an index of affinity)=6.62; liver-E(max)=21 micromol/g (68% increase, P<0.001); K(D)=0.37 mmol/kg; pD(2)=6.83. The efficacy of schisandrin B in increasing the triglyceride level was 5.6-fold higher in serum than in liver tissue. Fenofibrate (0.2g/kg) treatment, when in combination with schisandrin B (0.2g/kg), for 4 day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chisandrin B-induced increase in serum triglyceride level (by 81%, P<0.001). Hepatic triglyceride level was also decreased (by 100%, P<0.001) by co-treatment with fenofibrat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chisandrin B treatment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a mouse model of acute hypertrigylceridem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甲氨蝶呤组(阳性对照组,3 mg/kg),独一味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0.5、1、2 g/kg,以生药量计)和独一味总黄酮组(200 mg/kg,以黄酮提取物计),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右后足垫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注射FCA次日,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仅甲氨蝶呤组每3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给药第15、30天时,分别测定大鼠左后足的足肿胀度,计算其关节炎指数。第30天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水平,计算其胸腺指数、脾指数,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第15、30天时的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以及给药第30天时的脾指数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给药第30天时的胸腺指数、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踝关节可见明显的滑膜细胞增生、浸润关节腔等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给药第15、30天时的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以及给药第30天时的脾指数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第30天时的胸腺指数和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关节炎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与独一味水提液高剂量组比较,独一味总黄酮组大鼠给药第15天时的足肿胀度以及给药第15、30天时的关节炎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踝关节病理学变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独一味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总黄酮可能是其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丹参水提物 (DWE)对糖皮质激素造成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同时研究DWE和有效成分丹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 4mon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以泼尼松 2 7mg·kg- 1·d- 1灌胃 ) ,丹参水提物组 (泼尼松 +DWE 5 0g·kg- 1·d- 1)和综合治疗组 (泼尼松 +司坦唑醇 0 5mg·kg- 1·d- 1+VitD3 2 50IU·kg- 1·d- 1+葡萄糖酸钙 0 5g·kg- 1·d- 1) ,共给药 12wk。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定量观察大鼠胫骨松质骨的骨结构 ,同时测定骨无机及有机质含量 ;②采用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培养 ,测定DWE和丹参素对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的活性及药物量效、时效关系。结果 泼尼松可导致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 ,骨结构异常 ,破骨细胞增多和骨形成率下降 ,伴随骨无机质钙盐 (Ca)和有机质羟脯胺酸 (HyP)下降 ,血钙上升 (以上指标P <0 0 1)。DWE完全对抗由泼尼松引起的上述异常并增加骨干重 ,对增加骨干重和骨有机质含量优于综合组。DWE和丹参素均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ALP活性 ,呈量效关系 (DWE最佳作用浓度为 1 0~ 2 0g·L- 1,丹参素为 0 1~ 1 0mg·L- 1)和时效关系 (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增强 ) ,DWE的效应按含丹参素量计算 ,与丹参素作用相当。结论 丹参水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辣木果实对链尿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血糖和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辣木果实7.80、15.61、31.22 g/kg组,每组各10只。另取正常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ig同体积的纯净水,二甲双胍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2 g/kg。所有大鼠给药体积均为20 mL/kg,连续给药8周。观察药物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耐量、血中红细胞山梨醇水平、坐骨神经山梨醇水平以及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辣木果实15.61、31.22 g/kg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曲线下面积(P0.01)。治疗8周后,辣木果实15.61、31.22 g/kg组红细胞山梨醇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辣木果实7.80、15.61、31.22 g/kg量组坐骨神经山梨醇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8周后,辣木果实15.61、31.22 g/kg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辣木果实组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病变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辣木果实15.61 g/kg组基本恢复正常,神经纤维排列紧密。辣木果实31.22 g/kg组改善情况弱于辣木果实15.61 g/kg组。结论辣木果实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体内山梨醇代谢异常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淫羊藿总黄酮对体外培养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 (HEF)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酶消化法和体外机械分离法获得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EF ,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功能、分化功能和矿化功能。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形态 ,Image ProPlus图像软件分析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结果 :增殖率测定HEF浓度为 10 - 4mol·L- 1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碱性磷酸酶活性浓度≥ 10 - 8mol·L- 1,差异有显著意义 ;矿化结节面积/孔HEF 10 - 10mol·L- 1组和 10 - 4mol·L- 1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P <0 .0 1)。骨片培养 3d ,吸收陷窝计数的结果显示 ,各浓度对破骨细胞吸收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仅10 - 4mol·L- 1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陷窝面积 10 - 10 mol·L- 1组和 10 - 4mol·L- 1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HEF可以通过影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矿化促进骨形成 ;而在体外减少破骨细胞数目 ,减弱破骨细胞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