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的认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的认知情况,为有效减少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89名护理人员和40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增多原因的看法、在纠纷中最关心的问题以及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结果护理人员和患者对护患纠纷增多原因持不同观点(P0.01),患者群体选择最高的是护理工作责任心问题(21.8%),护理人员选择最高的是患者法律意识的提升(22.4%)。29.3%护理人员最关心纠纷中的人身安全,41.9%患者最关心健康利益的损害,两群体所持观点显著不同(P0.01)。81.5%护理人员与56.3%患者认为护患纠纷发生后应协商解决。结论护患双方对护患纠纷中的认知存在差异,但大多趋向协商解决问题。纠纷的防范需要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疗机构要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纠纷调解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状况,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发生、做好纠纷处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患纠纷认知调查表对40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3例患者对医疗行为中护患双方权利与义务非常了解,不太清楚及不知道分别为10.2%、68.5%及21.1%。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的患者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认为目前护患纠纷增多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1.8%)、服务态度不好(20.3%)、护理技术不过硬(18.5%)。47.1%的患者认为发生护理纠纷后他/她对该医院的评价取决于其对纠纷处理结果是否满意;35.5%的患者会对该医院评价降低,以后不会再到该医院就诊。结论患者对护患纠纷的认知不乐观,应加强对患者权利与义务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使患者对护患纠纷中双方的权责与义务有准确的界定和认识,以促进患者更加合理、有效地保障自身权利。护理人员要加强技能与业务培训,适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7起护患纠纷、投诉的原因。结果 27起护患纠纷、投诉的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足7起(25.92%);服务态度不满5起(18.52%);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强5起(18.52%);候诊时间长3起(11.11%);患者自身因素3起(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2起(7.41%);就诊环境及设施2起(7.41%)。结论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患沟通,是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以保证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对全院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情况调查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培训前(44例)和培训后(88例)的调查,结果培训后护患关系,语言清晰,内容通俗,使用语言、非语言形式,沟通技巧熟练程度及沟通内容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进行护士沟通技巧培训对密切护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手册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头讲解形式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口头讲解结合护患沟通手册的访视方法;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入手术室前)的焦虑值、血压、心率,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与配合手术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访视后对照组血压、心率、焦虑程度及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访视前(均P〈0.05),观察组除手术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访视前(P〈0.05)外,其余项访视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访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配合手术程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患沟通手册用于术前访视,可使患者易于接受手术相关知识,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减少血压、心率波动,以最佳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缝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卞红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81-82
本文分析了普外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提示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转变观点,加强法制、安全教育,提高服务意识,规范执业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护理告知及知情同意书对防范血透中心护患纠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落实血透中心患者护理告知、知情同意书制度,降低护理纠纷及投诉发生率。方法按时间顺序将590例血透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0例)和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宣教;观察组采用口头护理告知,并自行设计包括5个系列28个务目的告知与知情同意项目书。采取书面告知、图文宣传告知及多媒体讲座告知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结果两组除环境设施与制度所致的护患纠纷外,因安全防护措施、护理操作、治疗不良反应及相关费用所致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履行护理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可减少护患冲突和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发生护患纠纷后38名护士的心理变化。结果 发生护患纠纷后仅4名护士表现为正性心态(10.5%);34名(89.5%)表现为负性心态。其中高年资(护龄≥10年)护士心态显著优于低年资(护龄〈10年)护士(P〈0.01)。负性心态中低年资护士以愤怒和悲观为主(82.1%、75.0%),高年资护士以迁就为主(50.0%)。结论 发生护患纠纷后,护士以负性心态为主,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应重点加强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教育,强化其优质服务意识,尽早公平解决纠纷,以使护士尽快恢复正常心态。  相似文献   

10.
医改中护患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程韶 《护理学杂志》2001,16(8):502-503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利益调整、内外环境、群众需求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1] ,医院面临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遇见的新问题 ,特别是护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有的甚至发展为护理纠纷。由此给护患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也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开展。如何改善护患关系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就医改后所碰到的一些护患矛盾与纠纷作一些分析与探讨。1 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1 .1 病人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同护理人员认识之间的差异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护患互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光红 《护理学杂志》2000,15(9):568-570
护患互动是指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发生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活动,影响和制约护患互动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医院环境因素和护患个体和为护患互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护理人员要善于利用有利于良性护患者的积极因素,消除不利于护患互动的消极因素,以实现良性的护患互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的增强,医疗纠纷投诉案例逐年增多。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护理活动,就必定存在护理风险,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护理管理者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消除各种护理隐患,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保证护理安全[1]。1护患纠纷护患纠纷是指因护士原因或纯属于护理工作的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的纠纷。2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2.1护理工作者法律意识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目前部分护理工作者包括管理者法治观念淡薄,不认真组织学习如《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卫生规章制度,不依法管理、依法执业,看不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隐患。2.2护理资源缺乏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医护比例倒置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减员增效,使护理人员的配置达不到标准。一名护士常常同时执行几名医生的医嘱,造成医嘱不能及时执行而延误病人的治疗或因抢救和护理重危病人而忽略其他病人,导致护患纠纷增加。2.3护士长缺乏管理力...  相似文献   

13.
论护患沟通技巧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论述了护患沟通的目的、情感条件及沟通技巧。提出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及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等心理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患沟通双方对沉默这一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使用感受,为医护人员有效应对沉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录像法、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50名医院实习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的护理人文部分护患沟通进行录像分析并初步建模,结合对7名护士的深度访谈及5名患者及家属的焦点小组访谈,运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访谈内容形成主题编码。结果提炼出7个主题,分别为安全的沉默、解决问题的沉默、缺乏兴趣的沉默、共情的沉默、中立的沉默、制造压力的沉默、尴尬的沉默。结论沉默行为在护患沟通过程中的出现主要与护患双方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或需求如安全、解决问题、缺乏兴趣、共情、中立、制造压力、尴尬等有关。制定护患沟通中的沉默应对模型,形成护理人员对沉默的应对措施,将利于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护患冲突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朱爱群 《护理学杂志》2003,18(8):611-612
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急诊科护患冲突,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关系调查表对3所三甲综合医院急诊科7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任国英  方云  周玲 《护理学杂志》2008,23(15):51-52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 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护患共享决策实践的认知,为促进高质量护患共享决策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4所三甲医院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及所属的10个亚主题:对护患共享决策实践的态度(肯定认同、疑惑犹豫),实践过程的认知(实施顺畅、实施困难),实践中的障碍因素(护士自我效能不足、患者支持系统缺乏、共享决策支持系统不完善)和对实践的建议(提供护患双方情感支持、提升专业素养、完善决策管理支持系统)。结论护理人员对护患共享决策秉持积极的认知观并发挥主动引导参与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面对一定的现实阻力和困境。各级管理者需关注并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和完善实践模式,以促进护患共享决策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护患纠纷防范的管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护患纠纷防范管理方法.结果:护士的法律意识、护惠纠纷防范意识增强,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护患纠纷防范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落实健康教育内容,使用自行设计的护患沟通记录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使健康教育与护患沟通融为一体,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论护理人员性格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护理人员性格的分类;指出护理人员良好性格可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不良性格将对护患关系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性格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提出护理人员性格改善的途径.它将从本质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循环并使之与时俱进。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推动护理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