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顺行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最大面积15cm×10cm。最小9cm×7cm。结果移植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结论应用顺行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此皮瓣解剖位置表浅,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重要血管和神经.术后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2.
带蒂皮瓣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价。方法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43例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男38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皮瓣面积4cm×3cm~25cm×15cm。采用9种带蒂的肌皮瓣和筋膜皮瓣进行治疗:(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上1/3合并膝关节前及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2)小腿前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段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3)带隐神经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前足足底缺损1例;(4)带胫后动脉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5)小腿内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6)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7)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8)外踝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9)足内侧远端带蒂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第一跖骨头处皮肤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43例皮瓣中有37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5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皮瓣全部良好。结论治疗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2例小腿及足踝部深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缺损面积11 cm×6 cm~20 cm×13 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无皮瓣边缘坏死.12例均获随访,时间9~12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及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4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5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6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1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5例,桥式皮瓣11例(带血管蒂健侧小腿内侧皮瓣9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桥接2例)。切取皮瓣最大面积约22.0 cm×12.0 cm。结果随访5个月~6年,平均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坏死。感染3例,其中瘘道形成1例。皮瓣的外形及足踝部功能较满意。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科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合理选择外科皮瓣的修复方式。方法:临床应用局部皮瓣、邻近带蒂皮瓣转位、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与小腿外侧皮瓣移植,对8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结果:术后3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二期切痂缝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在尽早彻底清创后,根据伤情合理选择不同外科皮瓣进行修复,均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3~56岁.车祸伤5例,重物压伤3例,皮带绞伤2例,慢性溃疡2例.缺损部位:小腿中下部8例,足跟部2例,内、外踝各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in×3 cm~11 cm x 8 cm.均伴骨、关节、肌腱或钢板外露.急诊手术1例,择期手术11例. 结果 术后2例皮瓣边缘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伤口I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色泽与周边皮肤相似,下肢负重、行走正常.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足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ee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和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及VSD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带腓动脉小腿外侧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经VSD治疗后,坏死组织少,创面感染得到控制,行带腓血管小腿外侧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后,无感染发生,1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VSD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小腿外侧皮瓣提供良好条件,小腿外侧皮瓣为后期创面修复的良好手段,二者联合应用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4种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56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0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1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6例,桥式皮瓣9例。切取皮瓣最大面积约20cm×10cm。结果随访5月~6年,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感染3例,其中瘘道形成1例。皮瓣的外形及足踝部功能较满意。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不同类型皮瓣移植修复,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5例。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营养血管在外踝与腓动脉穿通支的位置,以及血管蒂隧道的处理方案。结果足跟软组织缺损2例,外踝缺损1例,小腿内下端1例,跟腱外露1例,皮瓣最大面积16cm×12cm,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手术简单,是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319例,从移植皮瓣的成活率和受、供区外观以及随访功能结果,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 临床应用319例,皮瓣成活310例,失败9例.失败的病例均为游离组织移植. 结论 对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首选邻近带蒂组织移植修复.游离组织移植应根据受区的要求选择,尽量选择解剖恒定、供皮面积大和可恢复感觉功能的组织移植,受区应选择主要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小腿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小腿皮神经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VSD治疗1~2个疗程,二期应用小腿皮神经皮瓣(隐神经皮瓣5例,腓肠神经皮瓣13例)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6.0 cm~8.0 cm×10.5 cm。结果 18例中16例皮瓣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1例大部分坏死,患者拒绝再手术。17例患者经3~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外形及足踝部功能满意,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外形满意。9例随访12个月时皮瓣恢复部分感觉。结论 VSD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小腿皮神经皮瓣提供良好成活条件;小腿皮神经皮瓣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良好手段;二者联合应用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3例,修复足背缺损6例,修复足跟部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6例.皮瓣切取面积5 cm×7cm~ 13cm× 19cm.术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重建皮瓣静脉回流、将腓肠神经与受区可供吻合的神经行端端或端侧吻合重建皮瓣感觉. 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完全成活.术后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色泽与周边皮肤相似,皮瓣两点辨别觉10 ~ 16 mm,平均14 mm,下肢负重、行走正常. 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均择期手术。结果 27例皮瓣均成活,随访3~24个月,外形无臃肿,弹性、质地良好,不影响穿鞋行走。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动脉,皮瓣易成活,抗感染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支皮瓣顺行、逆行或交腿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25例.结果 25例转移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5年,皮瓣均成活且且外观功能良好.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支血管皮瓣具有手术简单易行,对供区及受区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外观良好等优点.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5月~2003年10月,1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2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单。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瓣血供可靠,提供了对于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范围8 cm ×7 cm~ 18 cm×11 cm.采用VSD覆盖创面,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4例,腓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例,皮瓣范围9cm×8 cm~21 cm×12 cm.结果 术后5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出现表浅水泡;1例出现短暂的静脉淤血;在大的螺旋桨皮瓣患者中出现短暂一过性的小腿水肿.获随访7~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局部稍饱满,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供区损伤小,成功率高,应该被考虑作为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适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1999年5月~2003年10月,1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顺行或逆行修复.皮瓣面积6cm×5cm~21cm×10cm.结果术后18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2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踝上动脉腓浅神经血管蒂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单.该方法扩大了小腿皮瓣面积,皮瓣血供可靠,提供了对于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目的:报道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以腓肠浅动脉及外侧皮动脉与胫后动脉踝部吻合支为双血供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皮瓣能修复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易取,是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9.
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采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7月,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局部移位修复34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7例,女7例,年龄17~61岁。病程4h~8个月。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18例,足踝部缺损11例,足跟负重区缺损5例。其中伴胫骨或跟骨慢性骨髓炎者13例,创面感染8例,骨外露3例。所取皮瓣范围6cm×4cm~15cm×12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加压包扎。结果术后31例筋膜皮瓣全部成活,3例部分坏死,对症处理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及外观均满意,小腿及足踝部血运、功能活动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告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近4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和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皮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5例皮瓣表皮剥脱,4例略显臃肿;经3—16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软耐磨,效果满意。结论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是修复小腿胫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操作容易、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