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必修课,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改革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案例教学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从案例的选择、引入时机、分析和评价几个环节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情境教学法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且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本科阶段要学习的其它主干课程有横向到纵向的贯通作用,起到连接理论课和临床课的作用。结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从高中进入中医院校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石,是中医其他各临床专业的理论基础,也是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笔者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BOPPPS有效教学模式改革,设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应用BOPPPS模组设计教学环节。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喜爱BOPPPS教学法,综合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认为BOPPPS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班(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和对照班(传统教学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成绩考评对PBL教学法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传统教学法比较,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实现综合素质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彤 《中医教育》2003,22(2):31-32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来说,如果中医基础理论学得好,学习中医学的其他课程就有一种登堂入室的感觉。因此,有必要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的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利于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下面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教学法。1适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法1.1融会贯通法信息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整体性,而中医学又是一门注重整体性的科学。所以在教授中医基础理论时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这门专业基础课,针对现…  相似文献   

6.
病案问题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长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开展了病案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应用。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以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本文拟就病案问题式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索,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长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了MOOC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抽象与教学手段滞后等问题,提出将技术先进,受众面广,符合学习规律,趣味性强的MOOC教学法运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不但教学师资、对象与方法可行,而且MOOC课件制作还可填补传统教学法空白,对于深化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现代化、可视化、立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学教育中,尤其是临床各课程的教学中。但医学基础课程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阐述了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中医学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四个方面的运用体会。  相似文献   

9.
对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本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是激励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个讨论—自学—再讨论—再自学的学习过程,适合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分阶段推广运用,将有力地推进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CBL教学法是一种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案例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形成中医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理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互动式结合传统式和传统式对2个班的中医基础理论课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2个班的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2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差异,得出互动式教学法比较适宜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概述辩论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并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用辩论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期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应用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证明,此教学法能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金匮要略课程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元化能力,提升中医文化自信。方法对金匮要略课程中不同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和讲授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过程性评价质量优于对照班,终结性考核实验班平均成绩(82. 61分)优于对照班(71. 25分),综合考评平均成绩实验班(83. 13分)优于对照班(73. 97分)。结论探究式教学法以培养动机、兴趣、态度为开端,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注重学习自主性,突出探究参与过程,把课堂教学与课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增强"读经典,做临床"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中医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当前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面临无现成教材、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等困境,需要从做好教学设计,规范实施过程,重视形成性评价,做好总结性评价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药剂学》中部分章节的理论教学特点,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结果: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及课堂教授效果。结论:探究式教学法作为药剂学课堂辅助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入门课程,采用单纯LBL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致力于以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为目的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发现"LBL-CBS-PBC"联合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形成,加深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本文阐述中医基础理论"LBL-CBS-PBC"联合教学法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运用的必要性、具体方法和要求。"LBL-CBS-PBC"联合教学法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LBL-CBS-PBC"联合教学法,教师选取临床典型病例,在授课开始阶段,把病例简要叙述并作为相关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以该问题为契机引导新课程的学习;第二部分采用"CBS-PBC"联合教学法,教师把典型病例完整呈现出来,设置与新学课程紧密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研究、讨论与相关专业知识有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并从中获得完全准确的理论知识。实践证实,中医基础理论"LBL-CBS-PBC"联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法,从问卷调查、终结性考试成绩两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开展实验教学法,是推动其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尝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设计病案、组织问题、文献查阅、分工合作、教学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基础课程。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探索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