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针罐结合进行治疗。针刺攒竹、内关、中脘、足三里,留针30 min。肺俞、膈俞、胃俞闪罐治疗,留罐8至10 min。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2例,占73.33%(22/30),有效5例,占16.67%(5/30),无效3例,占10.00%(3/30),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结论:针罐结合疗法对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简易埋针法治疗呃逆.取膈俞穴耳穴耳中(膈)和胃埋针,治疗呃逆症患者24例.结果症状消失21例,缓解1例,无效2例.部分患者的呃逆症状可即刻停止发作.该法收效快速,维持疗效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肺俞、膈俞、肝俞、章门等穴,循序闪罐3~5分钟后,膈俞穴刺络放血,1次/d,3次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27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l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6.30%。结论:闪罐合膈俞穴刺络放血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清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6):365-365
呃逆 ,古称为“哕” ,俗称“打呃”。笔者临床运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治疗本病 6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本组 6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 19岁 ;病程最短 2d ,最长 15d。2 治疗方法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以和胃降逆为主。针刺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 ,用毫针刺 ,得气后留针 3 0min。 1次 /d ,10d为 1个疗程。同时 ,TDP照射神阙 3 0min ,以中等热度为宜。3 治疗结果3 .1 疗效标准呃逆完全消失 ,并无复发为痊愈 ;偶有呃逆 ,但次数及频率较前减少为好转。3 .2 结果 6例均治愈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呃逆48例,通过针刺第一组穴攒竹、内关、扶突、中魁,以及第二组穴肺俞、督俞、膈俞、胃俞、肝俞。两组穴同时应用,1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7.10%。结论:针剌以上穴位对于改善和消除顽固性呃逆症状明显,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针刺天突穴为主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忒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忍。自2000年起笔者在临床运用针刺天突穴为主治疗呃逆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呃逆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在21~55岁之间,病程最短1天,最长者12天,单纯发病(饮食不节、寒凉刺激、不明原因)31例,继发者(手术后引发)15例,患者均来源于理疗科门诊。2治疗方法取穴:天突、膻中、中脘、内关、太冲及呃逆点。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在天突穴位置皮肤常规消毒,取2寸28号毫针直刺0·2寸,然后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得气后用提插捻转的泻法刺激,然后针刺中脘、内关(双)、太冲穴及呃逆点,同样采用泻法强刺激,留针20 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5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1天。3疗效标准痊愈:呃逆停止,症状消失,2周内无反复;好转:症状减轻,呃逆次数明显减少;无效:呃逆无改变,呃逆次数无减少。4治疗结果治愈44例,其中治疗1次呃逆即止的25例,治疗1个疗程呃逆即止的15例,治疗2疗程好转的4例,未愈2例(肝肿瘤),总有效率97·8%。5典型病例赵某某,男,22岁,2004年6月2...  相似文献   

7.
蔡欣 《国医论坛》2012,27(4):30-30
呃逆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吴茱萸醋调后贴敷足三里、膈俞、胃俞、肺俞、肾俞等穴治疗呃逆28例,并与654-2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14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 43例呃逆患者均采用针刺治疗,主穴:膈俞、膻中、天突、翳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攒竹,再根据临床中医辨证分型配以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治疗后,痊愈2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结论针刺疗法对于呃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取穴:1组大椎、肺俞、膈俞,2组至阳、大杼、风门。方法:常规皮肤消毒后,取5ml注射器1只,抽取无菌注射用水5ml,用6号针头刺入穴位,待有针感后回抽无血快速推入药液,每穴为1ml,两组穴位交替,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可行第2疗程。疗效标准:痊愈为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为主症消失,体征明显减轻;有效:主症减轻,体征有所好转;无效为主症及体征无变化。结果:46例中痊愈30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5例(其中包括2例途中自行停止治疗),总有效率为89%。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讨论:鼻为肺之窍,鼻病与肺有密切联系,故治…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呃逆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病程2天~半年。2治疗方法体针:取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灸法:用艾条间接灸,取中脘、关元、膻中,每穴15min。以上2种方法每日1次,5次为1疗程。3治疗结果显效(治疗1疗程呃逆即止者)12例,有效(2疗程呃逆止者)6例,无效(3疗程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4体会呃逆病位在膈,病人多系胃寒、虚证,久而伤脾,致中焦虚寒,升降失司,或因肝气犯胃,均可胃气上逆,而致呃逆频繁,采用针刺可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灸法则温中散寒、疏通气血、调理气机、顺气降逆。二…  相似文献   

11.
指压攒竹穴治疗肝炎后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笔者从事传染科临床工作多年,发现肝炎患者出现呃逆症状为数不少。其中重症肝炎及肝硬化腹水患者更为多见,常提示病情趋重。对此,本人采用指压攒竹穴治疗肝炎并发呃逆30例,结果27例治愈(呃逆消失,愈后无复发者)。2例有效(呃逆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仅1例无效(呃逆症状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膈俞组、眼针组和眼针膈俞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呃逆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3组,每组20例患者。膈俞组体针针刺膈俞穴;眼针组眼针针刺双侧3、4、5、7区;眼针膈俞组针刺体针膈俞穴和双侧眼针3、4、5、7区。每位患者治疗至少7 d,随访2周,分别统计3组患者的疗效并加以对比。结果眼针膈俞组的总好转率高于眼针组、膈俞组,眼针膈俞组的总好转率分别与眼针组和膈俞组对比,疗效均有提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眼针疗法或者单独使用膈俞穴疗法,眼针疗法配合膈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龚晓强  王梅花  苏永立  黄涛 《河南中医》2009,29(12):1218-1219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选取双侧额旁1、2线、内关、足三里、太冲穴针刺,进针后,双侧额旁1、2线处针柄接G一6805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频率150—200次/min。对照组选双侧膈俞、内关、足三里、太冲和中脘穴,常规针刺。两组均留针30min,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6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48.15%。结论: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脘穴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芒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芒针组予芒针速刺中脘穴后留针,常规针刺组予中脘穴直刺后留针。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4日,于治疗结束后两周随访1次。以呃逆症状评分及临床有效率评价疗效。结果:1芒针组、常规针刺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芒针组、常规针刺组治疗后2周随访呃逆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芒针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芒针组治疗后两周随访呃逆症状评分较常规针刺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芒针组痊愈19例(63.3%),有效9例(30.0%),无效2例(6.7%),常规针刺组痊愈12例(40.0%),有效10例(33.3%),无效8例(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刺与常规针刺中脘穴为主均能有效缓解顽固性呃逆症状,中脘穴芒针速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治疗。夹脊穴选取胸 8~ 12 ,先泻后补 ,配合泻法针刺胃俞、大肠俞、上、次 ,留针30min。每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中停用一切药物。治疗 30天后评定疗效。 4 3例中 ,男 34例 ,女 9例 ;年龄 2 1~5 8岁 ;病史 6个月~ 16年 ;肠镜检查 :肠粘膜散在溃疡面 16例 ,肠粘膜轻度糜烂 14例 ,肠粘膜充血水肿 13例。结果 ,基本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肠镜检查结肠粘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 ,溃疡愈合 2 2例 ;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 ,大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 18例 ;无效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用针灸治疗 80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0例中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8岁 ;3月以内者 4 4例 ,半年以内 2 4例 ,1~ 2年者 12例 ;男性 6 8例 ,女性 12例。2 治疗方法  针灸 :以温经散寒、疏通经脉 ;益气养血通络祛风为治则。取穴 :肾俞、肝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灸留针 15分钟 ,中间捻针 2次。针灸服药 7天为 1个疗程。3 治疗效果1~ 3个疗程 ,症状缓解 ,能从事体力劳动者为痊愈。 5个疗程症状不减者为无效。痊愈 76例 ,无效 4例。其中 1个疗程治愈 8…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敷贴治疗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古称“哕”,一般都很轻微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自愈 ;而有些患者可昼夜不停 ,或间歇发作 ,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 ,严重影响饮食、睡觉、说话 ,非常痛苦。笔者针对后者用针刺配合敷贴疗法治疗 2 8例 ,同时以针刺 1 5例进行对照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共 43例 ,病程在 2 4 h以上 ,经服吗丁啉或肌肉注射 6 5 4 - 2后 ,无明显改善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 2 8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8例 ;对照组男 1 0例 ,女 5例 ,两组年龄在 3 0~ 70岁。治疗方法1 .治疗组(1 )取穴 膈俞、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2 )操作方法 常规…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止 ,常规治疗无效 ,达 1个月以上者。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患者中 ,男 18人 ,女 10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3岁 ,平均 4 3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7个月。本组病  相似文献   

19.
丛秀玲  高峰 《新中医》2016,48(8):50-51
目的:观察针灸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各60例,针灸组选30号华佗牌针灸针,以头体穴并用,主要是五脏俞、膈俞、百会以及神庭等处,按穴位的常规操作针刺l~1.5寸,刺入后留针30 min,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持续8周。西药组帕罗西汀给予相应常规治疗,时长亦为8周。结果:治疗1周、治疗4周、治疗8周,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犀角散联合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治疗湿热瘀阻痛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4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2例秋水仙碱1mg,4次/d;布洛芬300mg,2次/d早晚饭后服用。治疗组22例犀角散(水牛角30g,白茅根、鸡血藤、车前子、泽泻各20g,大青叶、马齿苋、蒲公英各15g,黄连、升麻、栀子、茵陈、黄柏、黄芩各12g,青黛10g),1剂/d,水煎150mL,分3次口服;三棱针穴位点刺放血(大椎、双侧肺俞、双侧俞、双侧脾俞、双侧膈俞、双侧太白、双侧曲池、双侧足三里),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尿酸、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犀角散加味配合穴位放血治疗湿热瘀阻痛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