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佗牌针刺手法针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华佗牌针刺手法针疗仪(SXDZ-100)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面瘫患者随机分入针刺手法针疗仪观察组(44例)和G 6805电针治疗仪对照组(43例),两组取穴相同,取患侧局部穴位和远端的合谷、三阴交、太冲等,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在总有效率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治愈率为90.9%,对照组为62.8%,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华佗牌针刺手法针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瘫治愈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中药关白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银杏叶为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子。银杏是我国特产。八十年代以来,因发现银杏内酯(ginkgo1ilde)系列化合物有高度专属性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引起西方医药行业的特别重视。现已有英国Ipsen公司于1987年5月开发提取ginkgolide的技术。但国内尚未见研究及应用报道。  相似文献   
4.
腹泻是临床常见病 ,本文顽固性腹泻是指应用各种中西药物久治不愈 ,病程半年以上者。笔者应用岳美中老中医之大灸疗法 ,治疗 3 8例顽固性腹泻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 8例中 ,男 2 0例 ,女 1 8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45岁 ,其中以 3 5~ 5 0岁多见 ;病程 0 .5~ 1年 1 7例 ,1~ 2年 1 5例 ,2年以上 6例。治疗方法1 .操作用品(1 )咸萝卜 2 5 0 0 g,切成厚 5 mm宽 2 5 mm方块若干。(2 )紫皮大蒜 75 0 g捣烂如泥 ,分取少许摊于各萝卜片上 ,中间用食指尖轻点一下 ,露出萝卜片中部 ,周围蒜泥围成一圈。(3 )艾绒 2 5 0 g,制成小枣大艾炷若干 ,…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临床应用和针灸调节胃肠活动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的资料。临床应用部分包括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常用穴位、常用方法,针刺减轻胃镜检查心率异常,针灸配合胃镜检查提高胃镜诊断准确率;相关的针灸调节胃肠功能活动的实验研究包括针灸对胃运动及胃电的影响、对胃酸及胃肠激素的调整作用、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以及经络及穴位的特异性。认为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疗效肯定,无副作用,比药物治疗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关系论背俞功能带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目的:证明背俞功能带的存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方法:从背俞穴与夹脊穴的发展源流、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方面,探讨同一脊柱水平背俞穴与华佗夹脊穴的同一性.结论:同一脊柱水平上的穴点,具有相同的发展渊源、作用机理和临床功能,从而证明背俞功能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止 ,常规治疗无效 ,达 1个月以上者。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患者中 ,男 18人 ,女 10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3岁 ,平均 4 3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7个月。本组病  相似文献   
8.
论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中医学中的诊断归属以及病因病机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近10年来四关穴的相关文献分析,从3个方面对四关穴在慢性疲劳综合征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结论:对于涉及身心两方面众多纷繁复杂症状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四关穴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Hua Tuo Manual Acupuncture Therapeutic Stimulator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87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SXDZ-100 Nerve and Muscle Stimulator treatment group (44 cases) and the G6805 Electric Stimulator control group (43 cases). The acupoints selected for both the two groups were local points as well as distal points as Hegu (LI 4), Waiguan (TE 5), Sanyinjiao (SP 6), Taichong (LR 3). Effectivenes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100%. But the cure rate was 90.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3.0% in the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No side effects were found in either of the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SXDZ-100 stimulato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G6805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or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板蓝根中活血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atis tinctoria L.)根中分离鉴定十种化合物。其中尿苷(Ⅰ)、次黄嘌呤(Ⅱ)、尿嘧啶(Ⅲ)、水杨酸(Ⅳ)、青黛酮(Ⅴ)、和胡萝卜甙(Ⅸ)六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板蓝根中得到。并且,Ⅰ~Ⅳ对由ADP 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