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 la japon 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britann ica L.,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等症[1]。旋覆花含有旋覆花素、大花旋覆花宁、蒲公英甾醇、槲皮素、异槲皮素、绿原酸、咖啡酸等成分[  相似文献   

2.
欧亚旋覆花为菊科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咳的功效,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但无定量测定项。目前报道的欧亚旋覆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和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化合物,据报道欧亚旋覆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黄酮有关。但有关欧亚旋覆花总黄酮的量测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欧亚旋覆花总黄酮进行了测定,旨在为欧亚旋覆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可用于欧亚旋覆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旋覆花主要来源有二,一为旋覆花(Japanese inula),叶基部渐窄,无小耳,《证类本草》的随州旋覆花与《本草纲目》的旋覆花图即为此种;二为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叶基宽二抱茎,有小耳,花序较大,《救荒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旋覆花为此种,此二者为传统药用正品旋覆花。旋覆花主要分布于我国、韩国和日本,我国主产于河南、河北、江苏、  相似文献   

4.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江苏省内10 市提供的旋覆花样品,结果说明,本法对鉴别旋覆花样品真伪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曾报道从沙旋覆花Inulasalsoloides中得到细胞毒化合物泽兰内酯(eupatolide)及两种细胞毒倍半萜inulasalsolin和inulasalsolide。从同属的湖北旋覆花I.hupehensis和水朝阳旋覆花I.helianthusaquatica中分离出两种倍半萜内酯二氢锦菊素(ergolide)和锦菊素(bigelovin),并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与计算机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将湖北旋覆花干粉(15kg)在室温下以95%乙醇浸泡,浓缩得浸膏2.75kg,分别用石油醚、一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二氯甲烷萃取部分(43.6g)以硅胶柱层析(1800g,100~200目),用石油醚-乙…  相似文献   

6.
齐峰  盖丽娟 《大家健康》2013,(12):43-44
正《伤寒论》第161条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从条文中看,旋覆代赭汤为治疗因吐下伤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病机为中阳虚寒,痰阻气逆,症见上腹部痞塞满闷不适,按之紧硬而不痛,频频嗳气,或见呃逆,呕吐,舌苔白腻或厚腻,脉缓或滑。方中代赭石为苦寒重镇之品,在方中的剂量是明显小于其它六味药的,仲景如此用法,意在既  相似文献   

7.
王立彪 《中医学报》2016,(5):679-681
王晓燕老师认为儿童抽搐障碍皆可归于"风",病位主要在肝,与心、脾、肾也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当以熄风止惊为基本原则。辨证论治:眨眼频繁者,多加白蒺藜、木贼、菊花等平肝熄风明目之品;耸鼻皱鼻者,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撅嘴、歪嘴者,多用白僵蚕;干咳吭吭者,当佐以安神、滋精之品,如板蓝根、桔梗、木蝴蝶;喉间异常发声者,多加合欢皮、射干、石菖蒲;头部摇动者,加川芎并重用天麻;扭脖伸脖者,加葛根;四肢抽动加木瓜、伸筋草、鸡血藤;鼓肚吸腹者,加木瓜、延胡索并重用白芍;注意力不集中者,加石菖蒲、远志;胸闷叹气者,加丹参、郁金;呃逆泛呕者,加代赭石、旋覆花;吐涎者,加代赭石、旋覆花、益智仁。  相似文献   

8.
关格是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以小便不通为关,呕吐不止为格,该证多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成,以浊邪壅滞三焦、气化功能不得升降为主要病理改变。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治疗杂病注重调畅气机,认为气机升降有序是人体气血调畅、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擅于使用多种理气药物如厚朴、苦杏仁、枳壳、白蒺藜、荷叶、旋覆花、沉香、枇杷叶、煨葛根、升麻等,其治疗关格亦以调畅气机为重点,治法严谨,组方灵活。  相似文献   

9.
例1:王某,女,35岁,1996-05-20就诊,该患20天前钝器撞伤头部、伤后意识丧失20min。清醒后血压、呼吸,心率均正常,曾于某医院拍摄CT片无异常,但遗留有头痛、呕吐、恶心,并且自述每B下午头顶部发热并伴有轻微畏寒。诊断脑外伤后症候群。中医为瘀血停滞.气虚上逆.治以活血祛瘀,益气降逆。药用旋覆,花代贫石汤合血府通瘀汤:半夏、衣警、柴胡、桃仁各10克,旋覆花、中膝、当归各15克,生地20克、黄茂、丹参、代格石各30克.三剂水煎服。眼三剂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午后已不发热,呕吐、头痛均消失。偶尔恶心,舌淡红脉沉弱,改…  相似文献   

10.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性状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生品辛、温,有毒;具燥湿化痰,止呕之功。用于痰饮、咳喘、胸腔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生品外用治痛肿。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胃肠、眼、咽喉等粘膜的强烈刺激。生食可使人口腔麻木,肿痛,流诞,张口困难,重者呕吐甚至导致窒息。用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炮制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半…  相似文献   

11.
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从旋覆花属植物中相继又发现许多新化合物,有倍半萜及其内酯、二萜、三萜类及黄酮苷等,并对其中某些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如抗肿瘤、降血糖、抗菌、抗炎和保肝作用等。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分布很广,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都有分布,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据报道,欧亚旋覆花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3,4]、抗肝炎、抗肝损伤[5]、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用8种肿瘤细胞:SK、ASPC、BG、HGC27、PANC、H466、Colon和Eca-109对得到的四部分萃取物进行抗肿瘤试验,发现氯仿和石油醚部分对不同细胞系在72 h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其石油醚部分中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甾醇酷酸酯(Ⅰ)、β-香树脂(Ⅱ)、β-扶桑甾醇(β-rosasterol,Ⅲ)、豆甾醇(Ⅳ)、羽扇豆醇(Ⅴ)和ψ-蒲公英甾醇(Ⅵ),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中药蜈蚣列于《神农本草经》,为下品,辛、温,有毒,入肝经。有熄风,止痉,解毒之功效。现代临床用于瘰疬肿毒,面神经麻痹,破伤风,百日咳,务钙过低至手脚抽搐痉挛等病症均有可靠疗效,并试治食道癌等,癌肿溃疡患者疗效较明显。从古至今,伪品及类似品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江苏省内10市提供的旋覆花样品,结果说明,本法对鉴别旋覆升华 样品真伪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气滞胃炎颗粒剂是由白芍、甘草、高良姜、香附、柴胡、枳壳、旋覆花、郁金、元胡等组成的中药新药。功能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本文对其主要药效学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乌梅的化学成份及药理作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乌梅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我国民间早已应用,《本经》及《本草纲目》均有记载,乌梅叶,果、根等均可入药。主治久咳,久泻,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等症,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乌梅除药用外,同时可食用,是一重要的药食两用品,极具开发潜力。本文对近十年来中药乌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线叶旋覆花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IBE-5)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Seienhome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5%醋酸(5:20:75,V/V/V),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IBE-5在0.3-1.5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3397.5X-46.92,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5%,RSD为2.28%(n=3),旋覆花中IBE-5的平均含量为2.35%。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测定线叶旋覆花中IBE-5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半夏的几种炮制方法岳文元,赵玉珍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茎,主产四川,7─8月采挖。生品有毒,有毒成分可使舌、咽、口腔麻木和肿痛、流诞、呕吐、张口困难、严重者可窒息。内服必须经过炮制加工,才能药用。因炮制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辅料有白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不同药用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显脉旋覆花药材中麝香草酚和异丁酸百里香酯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95%乙醇回流提取。色谱柱C18(Col-umn 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65∶35),检测波长:220 nm。结果麝香草酚和异丁酸百里香酯主要存在于显脉旋覆花的根中;麝香草酚和异丁酸百里香酯含量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较高;显脉旋覆花的采收期以9、10月份为宜。结论本研究可为显脉旋覆花药材的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气滞型用胆胃Ⅰ号糖浆(柴胡、枳亮、白芍、苏梗、旋覆花等);脾虚气滞型用Ⅱ号糖浆(党参、白术、白芍、陈皮、半夏、柴胡、旋覆花等);均20ml/日3次口服。4周为1疗程。经治3个疗程后,显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胆汁返流消失、胃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