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穿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成像在胆管梗阻病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运用16层螺旋CT对45例胆管梗阻病变行胆管造影及血管造影多期扫描,重组胆管系统、肝动脉、门静脉的三维图像, 对病变的部位、性质作出诊断,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对恶性肿瘤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 45例胆管梗阻病例的CTA和43例胆管造影成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对照手术和病理结果,定位诊断率为100%;整体定性诊断率为97.8%,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率为100%.36例手术探查患者中,判断肿瘤与肝动脉、门静脉关系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及94.4%.2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在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上,准确率为95%;在评估肿瘤不可切除性上,准确率为88.8%.统计学检验分析,Kappa值为0.795,提示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极好.结论 MSCT血管和胆管造影检查对判断胆管梗阻病变的部位、性质,门静脉、肝动脉受侵犯情况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在恶性肿瘤特别是高位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以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和管腔狭窄(12例),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3例强化,14例延迟强化。结论:胆管壁局限增厚、胆管内肿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较特征性CT征象,MSCT扫描结合薄层三维重建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5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7例均有延迟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65例,每例患者均收集详细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前CT及三维重建结果分别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Bismuth-corlette分型、TNM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并以术中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胆管癌诊断、分型、分期及可切除中的准确性。结果 165例患者的术前CT对肝门部胆管癌检出的诊断准确率为100%;256层螺旋CT对Bismuth-Corlette各个分型和术后分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准确率为97.58%,N分期准确率为87.27%,M分期准确率为92.72%。165例患者的CT术前评估可切除62例,术中评估可切除54例,术前术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双期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双期扫描三维重建预测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40例临床和超声检查疑为胆囊癌的患者接受前瞻性MSCT双期扫描,其中剖腹探查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和姑息性切除术35例.剖腹探查患者MSCT双期扫描的图像行3D容积再现重建和多平面重建,根据其表现进行分期、评估血管侵犯情况和血管解剖、预测手术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根据CT表现,13例为可切除,22例为不可切除. 手术可切除17例,不可切除18例.CT分期偏高4例.手术可切除敏感性为76.5%, 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81.8%,准确性为88.6%.肝脏、血管、胆管侵犯,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CT诊断与手术的符合率为100%.CT显示9例血管变异,6例在根治性切除术中证实.结论 MSCT双期扫描三维重建有助于预测胆囊癌手术可切除性和制定根治性手术血管入路.  相似文献   

7.
肝外胆管癌的16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平贵  郭勇  杜秀琴   《放射学实践》2009,24(4):405-407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16层螺旋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对全部受检病例行16层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然后进行多平面重组及胆管曲面重组;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各期CT表现。结果:胆总管癌19例,肝门区胆管癌16例。直接征象为胆管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环状不均匀增厚、结节状或肿块状改变。胆管曲面重组可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狭窄或闭塞全貌。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以静脉期强化为主。结论:合理应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可以很好显示肝外胆管癌的直接征象,对确立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或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的磁共振诊断与手术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手术可切除性估价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MRI及MRCP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18例在肝门区可见软组织肿块, 2例未见到肿块,仅表现肝内胆管扩张及管壁增厚。根据MRI与MRCP影像特点,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结果为: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7例,与术中所见对比符合率80%;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术前评估,敏感度75%,特异度75%,诊断符合率80%。结论 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分型及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26例肝门胆管癌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在注入造影剂后30s、70s时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另有15例加做了3~4min的延迟期扫描。肝门区采用3~5mm的薄层扫描。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强化的特征和累及的范围。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多期相扫描能发现所有病灶。动脉期16个病灶有强化。门脉期26个病灶均有强化,其中19个病灶明显强化。15个做延迟期扫描的病灶均有持续强化。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为84. 62%。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薄层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强化特征,明显提高了肝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估价的准确性,有助于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
MSCT胆管成像对高位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涛  潘爱珍  陈焕伟   《放射学实践》2010,25(8):877-879
目的:探讨MSCT胆管成像对高位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对高位胆管癌术前分型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对25例高位胆管癌患者行胆管成像检查,在工作站通过VR、MIP技术重组胆管树三维图像,对肿瘤类型作出评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价MSCT胆管成像在高位胆管癌的应用价值。结果:25例患者经手术探查,在判断肿瘤分型上,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极好。结论:MSCT胆管成像检查对胆管癌分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高位胆管癌术前评估以及制订手术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直接征象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 应用MSCT对19例无痛性黄疸患者行上腹部常规平扫及静脉注射对比剂后25和60s双期增强扫描,15例应用增强扫描数据行三维图像重组,以3级评分法,判断MSCT对肝门区胆管细胞癌直接征象的显示能力。分析病变胆管的形态学特征、胆管受累范围。19例均经手术病理(15例)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4例)证实为胆管细胞癌。结果 15例行三维图像重组者有14例显示肿瘤直接征象和肿瘤累及范围,19例行25和60s双期增强扫描者分别有8例和7例显示肿瘤直接征象和肿瘤累及范围,三者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注药25s时肿瘤强化最明显,表现为肝总管管壁环行增强、增厚、管腔局部狭窄或完全闭塞,三维图像呈模拟染色体样表现,并可观察到病变远、近端胆管内播散结节。结论 MSCT在注射对比剂后25s扫描,病变增强最明显;三维重组图像可观察胆管的直接征象和受累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分型在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MSCT定性诊断为肝门胆管癌的患者30例,对MSCT轴面图像及多平面重组(MPR)图像进行分析,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dette分型及大体形态分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Bismuth-Corlette分型和不同大体形态分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情况.结果 3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1、3、4、5和17例,其中1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1、2、1、4和9例,不同Bismuth-Corlette分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75,P>0.05).MSCT对Bismuth-Corlette分型的总准确率达86.7%(26/30).大体形态分型为浸润型、外生肿块型及管内结节乳头型的患者分别为13、13和4例,分别有6、8和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不同大体形态分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83,P>0.05).MSCT对肿瘤大体形态分型的诊断准确率达100%(30/30).结论 MSCT能作出较为准确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及肿瘤大体形态分型诊断,为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评价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hepatic hilum cholangiocarcinoma,HHC)的分型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价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MSCT及MRI均定性诊断为HHC的患者25例,对MSCT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MRI轴位、冠状位图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进行分析,分别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并与术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比较MSCT及MRI对HHC分型及可切除性评价的情况。结果25例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2、4、3、9和7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和Ⅳ型分别为2、3、1、5和1例。MSCT评价肿瘤病灶的Bismuth-Corlette分型诊断准确性达84%(21/25),MRI诊断准确性达88%(22/25),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MSCT及MRI对肿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与术中评价一致率均为80%(20/25),两种方法对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1例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7例,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蜂窝样囊性病灶(6例)且单个小囊最大直径≤2cm、分叶状(4例)、囊壁及囊内间隔增强后呈轻度强化(7例)、囊壁光整(7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主要CT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4/4)、绝大多数小囊的最大直径〉2cm、囊壁较厚且厚薄不均(4例)、2例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有轻度一中度强化。胰腺囊腺癌10例,CT平扫示肿瘤呈囊状低密度影,有壁结节及分隔;增强扫描示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呈中度一明显强化。结论:胰腺黏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起源于下甲状旁腺,右侧4例,左侧6例,均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肿瘤大小约0.9cm×1.0cm~3.0cm×8.0cm,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完整。平扫肿瘤呈等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密度。增强后10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均较周围血管密度及正常甲状腺密度低,增强后肿瘤呈均匀强化者8例,坏死不均匀强化者2例。结论:MSCT增强及三维重建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及其对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CT图像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结果:MSCT T分期:T1期诊断准确率75.00%(6/8),T2、T3、T4期准确率分别为70.59%(12/17)、68.42%(13/19)、80.00%(4/5);N分期:N0期68.75%(11/16),N1期准确率为59.10%(13/22),N2期63.64%(7/11)。M分期中除1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行该部位的CT扫描不计入统计之列外,其余48例M分期的准确率为M0为90.91%(40/44),M1为50.00%(2/4)。结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建和CT仿真内镜等后处理技术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图像特征,提高MSCT诊断女性盆腔病变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收治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68例(89个病灶),均经病理及手术证实,所有病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分析其CT图像特征及诊断结果。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共发现89个囊性病灶,囊性病灶大小15~209 mm;其中良性74个,恶性15个;CT诊断定位正确81个病灶(91%),定性正确69个病灶(78%)。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14个病灶;卵巢囊腺瘤10例12个病灶;卵巢囊腺癌4例9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1例15个病灶;卵巢囊肿16例21个病灶;输卵管脓肿6例9个病灶;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5例5个病灶;其他4例。结论各种盆腔病变的MSCT扫描图像均有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MS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利民  胡祥华  张文伟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20-1022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MSCT及多平面重组(MPR)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MSCT平扫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区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23例,局部肠壁环状增厚2例,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胆总管中重度扩张,梗阻端形态呈截断状突然狭窄,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与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一致。5例MPR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软组织肿块突入十二指肠腔内。结论:MSCT不仅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区肿块及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而且能显示肿块的强化模式,能为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症实的27例恶性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作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肿瘤来源于胃11例,小肠9例,结肠5例,肠系膜2例;肿瘤横径4.2~22cm。边缘清晰12例,边缘不清15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19例可见分叶。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病灶内部可见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区,9例呈囊实质性改变。合并肝脏转移4例,肺部转移1例,淋巴转移2例。本组定位准确率为85.2%(23/27),定性准确率77.8%(21/27)。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轴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对恶性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