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探讨钼靶乳腺摄影及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术前均经X线钼靶摄影及定位穿刺作病理学检查。结果:100例乳腺癌中X线钼靶摄影及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92例,准确性为92%。结论:X线钼靶摄影及定位穿刺活检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临床特点,寻找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腺局限性增厚42例(61%),可触及结节者仅24例(34.8%);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50例(72.5%).钼靶X线单纯钙化27例(39.1%),肿块结节影11例(15.9%).56例(81.2%)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8.6%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25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44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 高危因素妇女乳腺增生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在超声、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X线立体定位活检在乳腺钙化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乳腺钼钯X线立体定位活检对乳腺微小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0例乳腺微小钙化的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结果  5 0例病人中经病理证实 ,乳腺癌 18例 ,其中原位癌 3例 ,临床Ⅰ期 10例 ,临床Ⅱ期 5例。良性病变 3 2例 ,其中纤维腺瘤 6例 ,显微囊肿 5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1例 ,导管扩张 2例 ,囊性增生 18例。结论 乳腺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对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定性诊断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腺病的X线表现及在立体定位活检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经X线钼靶及立体定位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患者年龄29~84岁,平均45.2岁。14例患者可触及乳腺结节,7例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X线表现:38例(63%)X线表现为单纯钙化,其中簇状钙化24例,13例(22%)表现为单纯结节,6例(10%)结节内部或边缘伴钙化,3例(5%)表现为局部腺体密度增高或结构紊乱,其中1例伴钙化。结论钙化是乳腺腺病最常见的X线征象。乳腺腺病缺乏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核芯针穿刺活检或立体定位导丝导向切除活检可对病变的良、恶性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56例,分析其乳腺X线摄影表现。结果: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影116例,微小钙化39例,毛刺征36例,边缘呈分叶状46例,瘤周透亮环及异常血管影34例。男性乳腺癌1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能直接观察乳腺肿块的大小、分叶、毛刺征及肿块周围的透亮环与异常增多血管影,必要时采用加压放大摄影,可提高微小钙化的检出率,实现乳癌的早期诊断,是乳腺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立体穿刺定位活检术在隐匿性乳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患者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立体穿刺定位活检术,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接受SNLB检查的54例患者中有29例呈现簇状颗粒样、泥沙样、混合性钙化,直径≤10mm;8例结节伴钙化;12例单纯结节;5例局限性结构紊乱,呈现放射状毛刺或"星芒征"。所有患者定位满意,全部定位成功。手术病理结果:其中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7例、纤维腺瘤11例、腺病9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5例、导管上皮增生4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囊性增生病2例、粘液癌1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立体穿刺定位活检术可以有效应用全数字化乳腺X光机及配套进行立体定位活检系统,获得的病理诊断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能力,能够获得可靠的病理结果,并可对微创手术治疗提供精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X线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X线片显示的微小病灶28例,采用乳腺钼靶X线定位下穿刺,留置导丝于微小病灶区,引导手术将病灶切除活检。结果28例微小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定位满意率93%,手术切除完整。病理检查:恶性病变9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例,导管内癌2例,髓样癌1例;良性病变19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灶的性质,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诊断及其摄影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特征及钼钯X线摄影技术要求。方法收集分析200例经手术、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摄影资料。结果乳腺良性肿瘤138例,X线征象多为圆形、椭圆形肿块,临床触诊质地较软。62例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为不规则形肿块37例,占59.7%;类圆形25例,占40.3%。有微小钙化32例,占51.6%;局部浸润4例,占6.5%。触诊质地较硬,X线测量比值小于临床。结论X线钼靶摄影是乳腺肿瘤首选检查方法,显示乳腺癌的主要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X线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和立体定位穿刺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55例早期乳腺癌和25例乳腺良性病变均行两侧X线摄影、彩超检查,再经立体定位穿刺,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55例早期乳腺癌中,X线钼靶摄影诊断早期乳腺癌45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和88.0%;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43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2%和84.0%,准确性为80.0%;立体定位穿刺诊断早期乳腺癌53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92.0%,准确性为95.0%,无假阳性。综合影像诊断早期乳腺癌54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96.0%,准确性为97.5%。结论X线摄影、彩超和立体定位穿刺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乳腺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对乳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意大利IMS公司生产的钼靶乳腺机及配套的立体定位穿刺活检装置及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计算机X线影像处理系统对3200例病人行双乳轴、侧斜位数字化乳腺摄片检查,对检出的可疑病灶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对检出的52例乳腺局灶性病变行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检出乳腺癌33例(63.46%),其中原位癌9例,良性病变19例(36.54%)。结论:乳腺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分析(附114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X线分型和病理关系,以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影像资料的乳腺癌114例,回顾分析其钼靶X线征象及与病理关系。结果乳腺癌分5型:肿块型34例,肿块伴钙化型27例,钙化型28例,结构异常型21例,隐匿型4例。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61.4%,其次是单纯癌,占20.1%。结论肿块型、肿块伴钙化型和钙化型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乳腺钼靶X线摄影能明确诊断。结构异常型乳腺癌X线表现不典型,认识其X线征象,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影像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字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片.结果 X线显示肿块22例(61.1%),肿块伴钙化7例(19.4%),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4例(11.1%),Pagets病1例(2.7%),仅有钙化者3例(8.33%),异常血管影3例(8.33%),皮肤增厚4例(8.73%).结论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癌的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X线摄影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癌33例,所有病例均行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X线机检查,常规体位包括:双侧乳腺均行头尾位、内外斜位摄片,必要时加照局部点压,或局部点压放大摄影。通过双侧乳腺图像对比,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然后统计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单纯性钙化14例;致密小结节4例;不对称性局限性致密影3例;局部结构紊乱4例;其他5例,如乳头内陷及乳头后漏斗征,血管影迂曲、增多、增粗,皮肤增厚及皮下脂肪浑浊;无异常X线表现3例。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发现早期乳腺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对临床不可触及的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年性乳腺癌CR钼靶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钼靶CR摄影在青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35岁以下经病理证实的青年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浸润性小叶癌26例,浸润性导管癌24例。肿块影13例,单纯钙化7例,结构扭曲5例,片状阴影16例,片状阴影伴钙化4例,肿块伴钙化5例,晕环征6例。结论钼靶CR摄影仍然是青年性乳腺癌最佳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钼靶三维立体钩丝定位对乳腺钙化病灶切除术前的指导意义,以期为隐匿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灶精准切除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临床触诊阴性、X线钼靶发现不同形态钙化灶的患者32例,行钼靶三维钩丝定位后手术切除病灶,标本再次行X线摄片,确定病灶切除完整性,送病理科,根据快速病理结果选择手术方式。 结果:32例患者中,钩丝头均距离病灶<2 cm,定位准确。恶性11例,其中导管原位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良性病变21例:乳腺增生伴钙化16例,纤维腺瘤伴钙化3例,不典型增生2例。根据病理结果选用不同手术方式。 结论:钼靶三维钩丝定位可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指导外科精准切除病灶,减少了正常乳腺组织的误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乳腺X线钼靶片中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病例,观察钙化的数目、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疾病均可出现钙化。本组病例乳腺恶性病变112例,其中导管原位癌24例,浸润性导管癌88例,良性病变48例。钙化呈簇状分布、沿导管方向走行或呈蠕虫型、混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癌,弥漫性分布及粗颗粒型或融合型形态的钙化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结论分析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形态学表现、密度、数目、走向分布及钙化与肿块的关系,能显著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6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①61例患者中,单纯肿块41例,肿块伴钙化13例,单纯钙化8例,结构扭曲5例,结构扭曲伴钙化4例,局灶性致密影5例,磨玻璃样改变1例,阴性1例。②有钙化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有肿块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粘液腺癌和髓样癌,结构扭曲者和局部致密性影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结论①乳腺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钙化伴肿块、单纯钙化和结构扭曲。②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大部分,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X线表现。③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检查阴性的患者,但对致密性乳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摄影表现。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3月共10150名乳腺检查及体检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片,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特征、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特征。结果①无临床表现者49例,发病年龄27~76岁,其中40~49岁年龄段者占总病例数的42%,X线表现钙化27例(其中18例无肿块),小结节19例(34%)。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扭曲或紊乱10例(18%);未扪及肿块者22例(39%);导管原位癌(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7例(66%),浸润性导管癌17例(30%),浸润性小叶癌2例(4%)。②乳腺数字钼靶X线可显示早期乳腺癌病变微细结构。结论数字钼靶x线成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的特征,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将71例乳腺癌X线征象中钙化、毛刺、病变密度、是否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P53基因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71例乳腺癌中,钙化40例,占56.3%;毛刺征23例,占32.4%;病变区表现为高密度38例,占53.5%;乳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46例,占64.8%.P53基因表达阳性40例,占56.3%.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53基因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患者X线征象中钙化、毛刺、结构紊乱、病变密度增高、边缘浸润及是否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ER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钙化者98例,占54.4%;出现毛刺征75例,占41.7%;结构紊乱72例,占40%;病变区表现为高密度90例,占50%;有边缘浸润者96例,占53.5%;乳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91例,占50.6%。ER表达阳性100例,占55.6%。毛刺征、边缘浸润征组及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者ER阳性表达率高;结构紊乱、病变区高密度ER阳性表达率低,钙化征与ER表达无关。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